自考让我有了追求的希望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三年之前,我是一名普通的师范生。三年以后,我是一名重点中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我考上研究生的那时,我所教的第一届中学生也在经历着严酷的会考。我没有出席过万众瞩目的会考,但却在另一个同样激烈的战场上拼搏过,那是我人生中一段曲折而完美的逆袭光阴。
#
函授让我有了追求的希望 #
2002年6月,还不满18周岁的我从一所普通的师范学院结业,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中学同学。读师范学院,是家人的意愿,我的心里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甘愿。从小就懵懂地绽开梦想的风帆,至此却跌入悲哀的深渊,为什么我的高中梦就这么破灭了吗?我不晓得该怎样走出苦恼,并且和某些早已上大学的同事断绝了往来,由于我不想见到他们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身影。但绝望之中我好像听到了一丝光明,通过专升本去圆自己的学院梦——那时考上博士研究生对我来说并不是水底月、镜中花,由于在学院的宣传栏里,我发觉两个结业的师兄前辈早已成为教授研究生了。这就是我身边的楷模,它们才能做到,我坚信自己也能!
此后,我出席了自学考试。在规避平常的学习之余,我把闲暇时间全用到了备考专升本的书籍上。当时我们昨晚8点下自习,寝室9:30关灯,关灯以后想要学习只好点蜡烛。每礼拜我都要去超市买一大捆蜡烛,白天酌酒夜读,时间一长,洁白的外墙都让我熏黑了。当初为了应付中学的教室卫生检测,只好一点点刮干净,实在不行就买艺人的海报贴起来。之后都指着美女美眉看书,心情也惬意太多。
备考困难不算哪些,最让我丢脸的是自考生的身分。由于年纪太小,大人都问我如何不考高中呢?在它们眼里,函授也是为了职称晋级,远不是我这些年纪出席的考试。同样,阅卷同学对自考生只是轻蔑一顾,它们瞧不起这些荣获学历的形式。每位静寂的夜晚,只有窄小的烛火伴我走过自考的生活,但一想起每一点努力就会让自己离遥远的梦想又近一步时,心里的感动与激情让我有着无穷的动力,正是这强悍的动力让我顺利荣获了本科和硕士的学历。
#
荣获硕士学历,也就意味着我具备了报名研究生的资格,离专升本梦想又更进了一步。并且能够考上研究生,也有一个“拦路虎”——英语,我身边也不乏因英文不过线与研究生失之交臂的事例,这让我对法语不敢有非但为难。而我的数学基础薄弱,只有小学六年的正规学习。为了给自己找到清晰明晰的学习目标,我决定出席中学数学四级、六级考试。专门搬到市里的书城买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当时我才晓得有王长喜、星火德语。我把函授的后劲全部用在数学备考上,每次坚持听外语广播、看英文新闻。在我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居然两次考试都顺利通过,这让我惊喜至极,也使我格外自信:只要坚持努力,一切皆有或许。 #
现实把我狠狠地摔了一跤
2006年我开始打算专升本,其实是自考生的恐惧心理在作祟,我坚定地觉得一定要考取名校,证明自考生也可以成为名校的研究生。而这时爷爷考入了上海高校,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上海。当穿行于清华校园,望着熙熙攘攘的高中生从我身边走过,体验着学院里浓浓的学习气氛,我的心里是这么渴望能成为其中一员,然后我下定决心要考上海师范学院教育学的研究生。 #
确定目标后,我开始着手打算,大量订购参考书。但就在专业课还没看完一遍时,才得悉教育学要会考,这意味着我要再次购买参考书。偏偏考试大纲又出得迟,我在8月末才抢到。仔细拜读大纲,才发觉要看的内容居然这么多,但是又没有指定用书,心里一阵恐慌,我只能在网上胡乱搜集一些推荐书目华东师范大学自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赶快去买。望着近二十本拼凑成山的参考书,我忽然手足无措。平常教学工作也很紧张,有近九十名中学生,光是批阅作业就够头痛目眩了,因此只好运用早上的时间备考。但艰巨的备考任务却又让我顾此失彼,看了专业课,落下了公共课,我不得不压缩英文学习的时间。勉强坚持了一个月,我倍感实在精力不济,向学院请了三个月的假,跑到了暂时没人居住的房屋里,全身心迎战专升本。
那边没有电视,没有网路,也碰不到熟人,我彻底与世隔绝,在那种小屋里倔强地固守着自己的梦想。备考的日子寂寞孤独,每次看书12个小时,为了保持较差记忆力,我又应当有充足的睡眠,因此常常混淆休息时间与备考时间。并且我都是指着书本自己寻思,没有上补习班,也没有交流对象,经常觉得撑不下来了,舍弃的念头一直牵制我。但每到夜阑人静,站在窗户上看着窗前零散的灯光,我发觉也有租赁车车主、小贩们在为生计奔走,我便告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比我辛劳艰辛的人也有这些,我是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有哪些资格说苦说累呢?我应当倍感幸福。每天这么一想,我的备考后劲又来了。
#
总算熬到了考试的那两天。结果下来了,但是我超出复试线三十多分,但复试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我的第一次专升本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竞争激烈,自己的功底薄,专业知识贫乏,很多是我在复试时遇见的最大问题。此次失败给了我沉重的惩处,我一度担心,像我那样的自考生是否还能叩开名校的正门,不管考多少分,复试都是过不去的一道坎。我早已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专升本又不是我惟一的症结,我为何要这样辛劳?为何不愿意站在低处却冀望登上“高峰”?我深陷了困惑和迟疑,看不到梦想实现的希望,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梦想再度照进现实
#
儿子获知我专升本落败后,邀我到上海踏青。同游苏州中学,我的心情异常复杂。景依然,人不同,望着同样来来常常的中学生捧着书本有说有笑,我又有了重新读书的欲望,心中的梦想再度燃起。父亲也看出了我的不甘愿,鼓励我说:“姐,当时你能努力通过一次次自学考试,恐怕一次专升本能够让你舍弃追寻梦想的胆量?你可晓得,你从小就是我的楷模,我仍然以有个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荣获硕士文凭的父亲倍感骄傲……”弟弟一番掏胸口的话让我泪眼娑婆。是啊,为何一次失败就让我如此脆弱不堪?战胜自己的人是自己,击败自己的人只是自己,我可以从头再来,寻求风雪后的彩虹。
上次专升本我选择了华南师范学院。一是考虑到不想再一次败在同一所中学的正门外,二是希望还能离家人近一些,随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我仍然是边工作边备考,看着熟悉的政治和数学,我讨厌去想。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复试失败的阴影挥之不去,心情反复不定。许多同学劝我舍弃,放心自己的工作华东师范大学自考,上班后轻松玩乐。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反倒是默默地捧起书本能够让我的心灵安宁。
冗长的备考生活快让我发怒了,总算在每天上午爆发。我摔了书本夺门而出,我不想这么下来了,我臣服于命运了。走在路上,寒冬习习,并且飘起了雪花。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乞讨者,狭小的路灯笼罩着她花白的发丝。她拉着一辆残破的四轮车,车上全是废铁,但她还不时地翻看着街边的垃圾桶。看着她艰辛地弯劈叉去拾一个个杯子,我的心被打动了。我也不清楚为何总是这么的画面能打动我、激励我,虽然是我有稳定的工作,不用为生计奔走,而她们为了生活的梦想,即使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舍弃任何希望。好像这个奶奶一样,拾到一个杯子就是她的生活梦想,她不会轻易舍弃一个杯子。不管我的起点在那里,我一步步地走,总会爬到树梢,我也不能舍弃任何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
回到家,我一本一本捡起被摔在地上的书,如同捡起实现梦想的一个个机会,于是在每本书籍的扉页上都写上:不舍弃,华中科大的丽娃河就是我的天堂!之后每逢见到这行字,我都会幻想着自己穿行于丽娃湖畔,于是信心爆棚,趁着这个后劲就在划得面目全非的书籍、几大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上写下我的努力与坚持。 #
这些东西我没法改变,并且当命运还把握在自己手里时,一定要全力一搏。2008年,我凭借努力总算敲开了华北师范学院的正门,成为了华北师范学院的研究生,完成了从自考生到研究生完美而漫长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