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替考的大学生值得我们惋惜却不值得同情(图)

2023-01-3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前不久,在西安一些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周六兼职两小时,英语四级水平的均可英语职称考试,男女不限,工资300-600元,联系电话: ××××9袁老师,感谢转发。”知情人士称,这是公开招募“枪手”,目的是在3月26日帮助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考生替考。记者调查发现,“袁老师”所在机构今年招募超过60名大学生替考。(3月27日华商网)

#

遇到此类替考事件,大多数人都会对被替考者抱以鄙夷和不屑的态度,并且强烈谴责某些替考组织的无良和奸险。而对于替考者大家谈之较少,甚至有人会觉得一旦被逮到处以重罚,只是去替考的他们还属于事件中的“受害者”。笔者认为,这些替考的大学生值得我们惋惜,却不值得同情。

#

从以上的招募信息来看,该“兼职”时间不长,要求不高,工资却很“诱人”。由于替考组织的工作人员一再声称,他们会保护替考者们的安全,不少大学生自我安慰,抱着侥幸心理,加之被金钱诱惑便参加了这次替考活动。

#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既是对被替考人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那些被替考的人努力不够,能力不及,凭什么可以通过考试?这对于为了考试真正付出了心血的人也是一种不公平。 #

同时,替考的大学生们自己本身都是通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得以进入大学、享受充沛的教育资源,一旦被发现有替考行为,严重者将被开除学籍。所以,为什么要为了区区几百块钱赌上自己的文凭和未来?金钱的缺乏可以通过以正当渠道挣得来弥补,而诚信的缺失、道德的落差和底线的崩塌所带来的亏欠感可不是简单的几百块钱可以填空的。做人必须要有原则英语职称考试,坚守底线才能无愧良心、无愧他人。

#

替考行为不仅是某些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一种反映,更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早在今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实施起,替考就已入刑。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今天替考的是职称英语考试,不排除以后会有人代替他人参加高考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替考行为不仅会在学校被处罚,在法律上也会受到相应的处分,这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也是一个污点。

#

所以,代替别人参考的学生们,好好想想吧!“帮助”他人免于“补考”,你们需要“重修”的却还有很多很多啊。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