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攀登计划-执业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的价值和学习方式

2023-01-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攀登计划-执业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从12月到1月为大家准备了3场,针对初学者咨询师提供解题思路的直播。之前向「攀登计划」的学员收集了一些案例,然后围绕这些案例进行拓展收集到很多类似的案例,并将这些实例的细节提取组成了一个术语叫混合案例的例子。这种既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同时又保留了可供讨论的细节,能够更真实的向咨询师传达解决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就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博士——丁建略老师为我们分享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价值和学习方式》直播逐字稿。(部分阐述过于口语化,略有调整)

#

今天选题讲的是心理咨询的学习方式、心理咨询的价值。我们先从价值入手,慢慢去体会学习方式。 #

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心理学很容易,看点书觉得会一点,再往前学就感觉误入深林深处。到处都是路,不知道怎么走,没有方向和导图。这个过程会使学习的迷茫感与不信任增加。怎么又得学,怎么这么多东西。感觉学了很多东西都不尽全貌。

#

就像误入森林深处,花花草草很多,都足以让你留恋。花很好看,树很好看,看半天,可能一辈子就在这不往前走。心理咨询这种学习方式,就决定了很多人花很多成本去走弯路。

#

我是科班出身,从本科开始念硕士,都是学院派老师规定的课程体系。我印象中我在大学之前就接触过催眠,当时就很迷茫。后来开始接触一些技术,到研究生阶段会比较系统,吃透理论。再慢慢的开始觉得心理咨询真的很有价值,很有效果。

#

01

#

心理学与心理咨询 #

先区分一个概念,心理学和心理咨询。

#

心理学也有人文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的说法。比如在大学当老师,要评教授就要发论文。科学心理学很容易发,比如你从微创研究,通过数据说明一个模型、一个理论,这就是发论文了。

#

但是对于咨询来说,很多教授发了论文,也会做心理咨询。所以心理咨询我们把它称为人文心理学,偏向于跟人有关的人文方向。

#

科学心理学,比如你去翻一下《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美国的杂志,原来都是讲数据的。那些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比如从众实验、监狱实验都是要通过数据模型来说明的。做咨询是往另外一个方向——人文心理学。 #

02

#

心理咨询的价值 #

心理咨询的价值体验 #

在学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常常是从自己的视角去学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价值体验。做一个设想,作为一个初学者,你跟朋友聊完天,朋友觉得收获特别大。问他:“你觉得值多少钱?”他说:“价值无限。”你说:“不用无限,你说个数。”说完这个数,让他付钱给你。

#

这个时候,当涉及到钱的时候,就是价值的一种衡量方式。价格是价值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心理咨询是一个付费的行为,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所以它既是一个专业行为,又是一个商业行为。

#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去评估,假设你值多少钱,这是一种方式。但是在实际咨询的时候要比这还要困难一点,因为要咨询之前先付费。这就是一个问题了,你都没开始咨询,我给你付费,我怎么知道会产生什么东西呢?

#

现在换位思考,我们变成来访者去做咨询。800块钱一小时,我就想这800块钱有什么?不知道有什么,不知道我能买到什么样的价值。那我先试一下,试完之后说不怎么样。那第二次试不试呢? #

心理咨询的价值是逐次增加的。第一次比较少,了解你的情况都来不及。假设我去咨询,我都40来岁了,我的问题可能从3岁就开始了,40年的问题我要讲多久?你足够了解吗?是不是因为你了解我的问题,我就要付你钱?这个问题就是心理咨询的价值体验方式是什么? #

心理咨询的价值都有什么?比如来访到我这里宣泄了情绪,得到了缓解,这是一种价值。

#

做心理咨询,一定要从价值的视角去做,也就是你输出了什么价值。有人说:“陪伴、倾听”,倾听值多少钱?倾听如果没有回应,只是倾听,这个模式值多少钱?比如 “理解并看见” 值多少钱? #

把价值说清楚,咨询的层次、精进方向也会清楚。我建议各位去总结你做过的咨询里面,甚至你跟朋友的聊天里面,你到底提供了什么价值。反过来想,如果我收到这样的价值,我会支付多少? #

咨询是价值之前先支付,再呈现价值。 #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输出什么?有的人说指导,这就有问题了。这带来一个风险,指导如果错误怎么办?谁负责?所以心理咨询讲价值中立。 #

我们在讲输出价值的时候,是考验你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你把价值写清楚,就知道你在什么段位。因为你对价值输出有很强烈的体验之后,你写出来的东西就很丰满。否则就只能在很简单的二级、三级的目录里面去找价值。

#

原来我没有办法很详细地去呈现价值。假设分十层楼,你在一层楼的时候,我跟你讲二层楼的价值是有价值的,我跟你讲五层楼的价值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你根本听不懂。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去整理你认为的价值是什么,不断地往里添。 #

这样就可演绎,可执行,可重复。可重复是指案例来了之后,做到这里,这个案例还可以接着做,可以讲得清楚。可执行是这一条价值是具体可执行的,比如帮助客户的成长。成长在哪里?是人格方面、认知层面,还是情绪表达层面?假设在人格层面,继续演绎在人格层面的什么东西发生了成长,是成长还是变化。假设是成长,继续推进。

#

推进到最后只有一个答案。这个客户在某一个瞬间,他的神经元固定的、模式化的反应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我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生气,虽然我表面上好、行,但我就有情绪。如果让你不要有情绪,没有用。因为反应方式是自动化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我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心生欢喜,变成积极的情绪,这个就是改变了。当他的互动方式的确发生了改变,请问这个改变是不是真实的?所以心理咨询的价值很重要。

#

心理咨询的价值在于体验。为什么是体验?假设我来找你咨询,我觉得我家孩子有问题,老师应该怎么办?这个意思是你来解决。假设咨询完了,1个小时付了200块钱。我的体验是本来我觉得孩子有问题花点钱去解决问题,结果跟你咨询完,都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因为我妈的问题,我妈的问题来源于我妈的爸爸。

#

这个时候我们从专业的视角来看,这本来就是真相。就是你的神经性人格或者你的情绪表达很强制性,完全没有弹性,导致孩子有问题。孩子说你一句,你生气,跟孩子吵架。这就是你的人格没有成长出来。

#

专业人员评估的时候很清楚,可我是来访者,是花钱的,我跟你咨询完了之后,我就是不爽。这句话翻译过来,我跟你在咨询的过程中,体验是极其不佳的。 #

所以在做咨询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来访者的体验。体验是什么?是来访者的承受力。这个东西是在咨询关系中产生,是两个人一步一步建构出来的,它是一个的过程。 #

学习的过程一直在塑造我们成为心理咨询师。这个过程需要一些观念和知识进来。这个知识就是学习心理咨询的课程体系,然后还有操作。这是不是需要一个培养方案? #

我今天试了一次,看到别人做了一次,甚至我作为来访者体验了一次。这个过程就是学而时习的习,见习、实习。学了之后,能够去操练它,运用它。大家相互之间训练一下,知识模块你能不能脱口而出,比如焦点,当对方这样的时候,你怎么去做?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自动化的,习惯化的,深入骨髓的反应? #

举个例子,戒酒。我每天都喝醉,我想改变一下,我觉得我心理有问题。找你咨询之后,假设原来一天喝八两,非得喝醉。第一次咨询之后变成6两,就很有效果了。结果咨询了四次之后喝一斤,喝更多了,控制不住了。 #

你问他:“有没有进步一点?”他说:“没有。”本来喝八两,现在喝一斤,控制不住。你可能觉得这是暂时的。假设他连着三次找你做咨询之前先喝一斤二两,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了。我们从这里收到了什么?没效果,越做越严重了。所以怎么办? #

当他从八两变一斤的时候,很典型的问话是:“你依然还来咨询,希望获得改变。虽然你现在好像在糊弄我,是什么让你还在坚持找我做咨询?”

#

在咨询中,我们需要去挖掘来访者行为中积极的地方,并寻找背后的原因与动机,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去进行工作。咨询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感觉。心理咨询不看把式,看味道。一些优秀的咨询师,走路的样子就是咨询师的样子。当一个人长期沉淀在这里面的时候就会形成那个样子,咨询师也最终会成为那个样子。

#

咨询师要理解心理咨询的价值 #

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理解咨询的价值。 #

很多人恰恰是因为希望有价值来学心理咨询的,希望能够发光发热,能够解决别人的痛苦。因为我曾经体会过那种痛苦,我想让别人不要体验那些痛苦,或者体验的成本不要那么大。有的人就觉得我曾经缓解过别人的痛苦,感受到我的价值,我们能不能把它明晰化,清晰化?

#

当你基于这样去理解的时候,你的学习跟你的初衷是一致的。当然,从商业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东西,比如一个企业做的好,一定是为社会提供的价值。所以价格是不重要的,真正核心的是价值,因为这个价值会让我们内心安宁和宁静。 #

当一个人的价值序列写出来的时候,比如倾听、陪伴,当对方哭泣的时候,我始终在看着他。这可能是家长的模式,始终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包括他每一个瞬间的变化。

#

当我们一直纵深到下面的序列,就是他的固定神经元层面的反应模式的变化。比如一个人考前特别紧张,他大脑一定会发生变化。上厕所、拉肚子就来了。经过咨询之后,他的大脑如果去测试是蓝色的,均匀放电。这就是咨询的终极效果,这中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序列,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刚才讲了三个原则,可演绎的,可执行的,可重复的。 #

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要讲到咨询师,你要变成一种人,这种人叫咨询师,当然你可能还有别的身份。有的人就是多频道的,既可以当律师,也可以当咨询师,回家还可以当一个妈妈。

#

有的人可能最后只要一个身份,就是心理咨询师。很多人刚开始在企业上班,边上班边学心理咨询,到后面可能工作不干了,就做心理咨询师,哪怕收入低一点。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物欲的追求、物化的世界,慢慢就不那么执着了。 #

很多咨询师做到最后,对生活就没有那么多物化的追求了。不管多大房子,睡觉还是那张床,多大的厨房,做饭都是吃的。那种物化的欲望,对咨询师来说就会回归生活的真相。 #

所以我们去评估一个咨询师是不是很有水平,就看他对生活的态度。比如我坐地铁去上班,看到人家开着豪车不觉得很羡慕。坐地铁的时候,我可以体验自己的感受,可以听音乐。我从来不觉得羞耻,不觉得我一定要那样子,把自己变形掉。那这个咨询师就成熟了,因为他变成了一种人,这种人叫咨询师。

#

所以很多专业的咨询师到最后变得很安逸,回归生活的真相。相对来说,外化的物欲变得非常简单,内心充满了宁静。因为他自己是咨询的工具,他的内在会发生改变。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东西叫个人体验。个人体验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要做个人体验?因为你只有在一个关系里面,跟体验师在互动的过程当中,才能体验到原来是这样子的,原来是慢动作的,原来是可以关注自己的。我没关注到的东西,居然被关注到了。体验的过程是帮助我们塑造成为咨询师。 #

我们推荐初学者参与一个长程培训项目 #

——壹点灵 「执业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 #

壹点灵心理制定了专属的[68小时的实习和60小时的督导通道],

#

配合每个阶段的理论学习, #

理论实践结合,这也是大部分新手咨询师所刚需的。 #

扫描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

#

03 #

有效学习心理咨询

#

1、知识体系

#

承接前人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你要进少林学武功,不可能到大街上找个人当师傅,师傅一定是少林的名门正宗。心理咨询,比如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有很多的流派。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都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

这部分就是知识体系,《攀登计划》可以理解成帮你把历史上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理论以干货的方式呈现出来。知识体系其实就是历史的痕迹,这是融入到专业体系、专业的伦理、专业设置里面的。 #

2、心态准备

#

学心理咨询是一个慢慢融入的过程。有的人给自己3-5年的时间去融入。有的人已经决定进入专业,就需要快速地融入。有的人就会有恐惧、有担忧,害怕自己融入不进去,这些都很正常。

#

在做决定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问题和困惑,可以去询问,用你的顾虑和对方建立链接。这个过程是聚焦在你的决定上,去积累更多的认知、体验、感受,就能帮助你去做这个决定。

#

用鸡汤来说就是机会只偏向于有准备的人,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的时候就抓住了。我想说的就是你的内心的准备。刚开始试试水,没关系,但你终究有一刻是有一个决定的,你决定融入的时候。

#

其实这个时刻是咨询师成长过程中,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提出来的一瞬间,我们要去准备这个瞬间,期待这个瞬间,我们要为这个瞬间去做积累、做准备。 #

3、觉察

#

觉察be aware of,英文叫意识到。我们能否意识到每一个当下的你的感受是什么,内在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东西很重要?很多人的历史经验都是外化的,比如这个事怎么办?怎样把这件事情做成功?汤怎么烧?你只要去看烧汤的过程,再去重复,这是外化的。 #

内化是什么?是当我们烧汤烧不好的时候,内心升腾起挫败感的时候,你觉察到他了。这个挫败感有可能引领我下次再烧,也有可能引领我放弃,这就叫觉察。

#

4、督导

#

督导是你在操作的过程当中,你明明知道有问题,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进行。这个时候有可能是知识欠缺。 #

我们在做督导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考虑一些事情2023情感问题心理咨询,你和个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发了你的什么情感反应?为什么你会卡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卡在这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比如一个案例,我觉得他身上很多反应跟我是一样的,我的那些东西是没有处理过的,所以当他那样子的时候,我就推进不下去了。就像我对自己做咨询一样,推进不下去了,因为我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过这种问题。这就是我们在做督导的时候要做的事情。 #

04

#

不好的学习方式 #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种学习方式特别不好,围绕个人的体验进行学习。举个例子,比如最近比较无聊,找一本案例书看一下。过段时间觉得理论不太通,找了一本《西方心理学》看一下。最近感觉做案例的时候好像有点卡,找了本督导书看一下。这种学习情况是我们需要去避免的。 #

还有一种方式,我的学习是满足我今天的感受2023情感问题心理咨询,也就是我有点忐忑,看一下书我就不忐忑了。这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一直讲一个理念,我们要向时间要效率。这种学习方式很容易把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作一种自我安抚的方式。 #

你不能在安抚的时候还说:“我在学心理咨询,我在花钱,花时间,将来我就会成为心理咨询师。”真正的踏实的学习方式,是有过内心的决定和承诺的,跟前人去对话,把自己放到洪流里面,而不是把心理咨询当做一个自我安抚的方式。 #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都用自我安抚的方式,你会发现他的确在是学习,但是他总有一个很神秘的卡点过不去。有效的心理咨询的学习是聚焦于知识体系的,不要用这种自我安抚的方式催眠自己。

#

05

#

心理咨询的好处 #

关于心理咨询有什么好处,纯粹的观察经验,也不是理论体系。

#

学习心理咨询的人,学的时候不会被物所累,活得自在轻松。你会发现你特别愿意跟心理咨询师交往,跟他在一起如沐春风。心理咨询师有这部分受益,不会有那么多的物欲、焦虑,对自己有很多的包容与理解。 #

对关系的处理能力会增加,比如亲子教育,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因为你更多的懂得对方。当你懂了对方之后你会发现,不管是现实的合作、效率、结果,还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

还有就是你跟老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你跟父母、孩子、亲密关系都会发生改变。因为你在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对方。 #

心理咨询真的是学无止境。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条路上同行,微微之光就会形成更大的光芒,足以照亮世界上阴暗的东西和阴暗的角落。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可以活在阳光下面。 #

我们推荐初学者参与一个长程培训项目 #

——壹点灵 「执业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 #

壹点灵心理制定了专属的[68小时的实习和60小时的督导通道], #

配合每个阶段的理论学习, #

理论实践结合,这也是大部分新手咨询师所刚需的。

#

扫描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