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怎么学行书?行书或者秘籍什么的?怎么写?

2023-01-1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近来有不少书友在问有没有行书速成法或者秘籍什么的。

#

秘籍是没有,但是学习行书的一些技巧,还是有的。在学习之前,想先问问书友们几个问题: #

1、什么是行书?

#

2、为什么学行书? #

3、行书学什么? #

4、怎么学行书? #

01、楷书连起来写就是行书? #

行书有行楷和行草之分,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

明末清初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称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道圆,乃楷隶之捷也”。

#

由此不难看出行书和楷书相关,但却又不同。行书要写起来比楷书更简洁流畅,而不是简单的把楷书笔画连起来写。

#

行书由于书写便捷且容易认读钢笔字帖行书入门,所以是日常生活书写中最常用的书体,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写一手好的行书,不但好用而且好看。

#

行书其笔画、结构形态多变,书写流畅,章法灵活,可塑性大,使得行书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换句话说,练字一定要学行书,否则便是一大憾事。那行书可以从哪些地方取法呢?

#

正所谓法乎其上,想要不练成江湖书法,那你就得知道有哪些行书大家及其代表作是可以学习的。

#

02、行书经典及行书大家

#

天下第一行书

#

“书圣“王義之开行书先河,被评为“超钟迈张”。其得意之作《兰亭序》更是尽善尽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虽历经千余年沧变,至今仍为书界所推崇,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

天下第二行书

#

唐代颜真卿是我国书法史上继二王之后行书发展的又一高峰。 #

其《祭侄文稿》,虽在激愤之情驱使下,突破常例,草草挥就,看似无法,而一切又在法度之中,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

天下第三行书

#

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大家,都是行书大家。苏轼书法学二王及颜柳,他博学多才,行书以《寒食帖》为代表作,跌宕潇洒自然,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

黄庭坚、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董其昌,明末清初王铎、郑板桥。

#

近现代如于右任、郭沫若、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等钢笔字帖行书入门,都在书坛上享有盛名,其行书更是各具特色,为世人所喜爱,也都是众多学习行书可以取法的对象。 #

行书自汉末产生至今,上下两千多年,一直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行书书写方便,流利活泼,辨识容易,使用范围广阔,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统一的最完美的一种书体。 #

建议有一定基础的书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大家作品来进行临摹学习,并从中汲取属于自己的养分。

#

03、学习硬笔行书有无技巧? #

任何一种书体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规律,学会并掌握它们便能事半功倍。行书也不例外。 #

行书以附钩映带左右,有时也用游丝牵连,上下之间还可笔断意连,这种书写的随意性,使得行书书写速度加快,起伏变化多,节奏感强烈。

#

行书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使人耳目一新,而且以其行气贯通,以静趋动,给人以流动之感。

#

就单字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笔画和结构上:

#

一是增加牵连。楷书笔断意连,草书连绵不断,而行书则综合二者之长,既有“实连”,又有“虚连”。

#

“实连”就是笔画之间直接相连;“虚连”就是笔画之间有钩有挑,笔画之间的联系和呼应得到了加强。

#

二是改变笔顺。行书笔顺在一般情况下同楷书的笔顺一致,但为了加快书写速度,丰富结体变化,加强点画联系,也常常改变笔顺,这也是行书用笔的一个基本特点。

#

三是省简笔画。行书的偏旁组合,在通俗易认的前提下,常常借用一些草书偏旁的写法,省简笔画,书写更加简捷,还可丰富造型。

#

但不能随意生造和简化,必须符合草书规范或约定俗成的写法才行:

#

避免出现如很多初学行书的书友一般,将楷书的笔画连起来写,认为这就是行书的做法。

#

此外,在书写速度上,行书虽然加快了书写速度,但不能过于潦草,初学时要如行云流水般匀速运行,时断时连,连断结合,笔画和笔画之间的搭接要恰到好处,顺势牵连。 #

以上便是学习行书需要注意的部分技巧。

#

最后,书友们可以试试这几个硬笔行书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相信大家只要细心练习,必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点击查看大图 #

来源 | 网络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