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聂耳上的一段话一生
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对劳苦大众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聂耳同志是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其所谱的《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这是聂耳墓志铭上的一段话,也是聂耳一生的写照。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
聂耳(资料图片) #
有请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徐焰少将为您送上历史上的今天: #
徐焰:今天是2月14日,1912年2月14日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诞辰。聂耳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就谱自于这位天才音乐家之手,郭沫若曾称赞聂耳是“中国革命之号角”。 #
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的民间音乐和戏剧熏陶,10岁就学会了吹笛子,后来又学会了拉二胡,弹三弦,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在革命处于低潮的1928年秋天,他参加了共青团,后来考入民乐歌剧社,19岁开始进行专业的艺术生活。 #
《义勇军进行曲》(资料图片)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之后的“一·二八事变”时,聂耳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并且和词作家田汉结识。1933年初聂耳是什么家,经田汉介绍,聂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聂耳经常登台演出,他谱出的许多歌曲流传于全中国,并驰名海外。 #
1935年4月,党组织得知聂耳有被捕的危险,又考虑到他有去国外学习的愿望,于是通知他先去日本,从那里转道去苏联。聂耳东渡后受到了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热烈欢迎,日本一些进步文化人士也邀请他参观剧团进行交流。聂耳虽然是抗日斗争的鼓动者,但是他对日本文艺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他此前学过日语,于是计划在日本停留一年。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并把乐谱寄回国内。
#
1935年7月,聂耳在暑假期间赴藤泽市海滨,住在日本友人家里,每天一面练琴,一面游泳,结果不幸于7月17日在海中溺亡。聂耳去世的那个月,电影《风云儿女》在国内上映,主题曲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每个中国人吟唱的最强音。 #
聂耳本人和他那些激昂的作曲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成的,那些有力的音符也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聂耳是天才的音乐家聂耳是什么家,但他又是革命者,恰恰是因为有革命的激情,才能出现乐曲的辉煌。聂耳只活了23岁,但他短暂的生命却留下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最强音。
#
【中广调查:"文化三馆"免费开放,你会去看么? 】
热搜词:摇号新问题 限时代 禁唱《春天里》 英文春联竹 win7智能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