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因为有大师,所以才敢以大学者的尊重
什么是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是80年前,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给出的答案。从梅先生那里,我们知道大学的意义——国之重器也。大学是因为有大师,所以才敢以大自居。这也是为什么大学能够被人所敬仰,视它为人文圣地的原因。
出于对知识的敬畏,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人们对大学有一股无限的崇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大学心存敬畏。 #
比如安徽一所大学内,有位女网红不请自来,她身穿旗袍游走在大学校内,用近乎浮夸的演技录制视频。
学校发现此事后,立刻对该网红进行善意的提醒,说:
社会人士您好,经网友反映,您多次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入校拍摄,违反我校保卫处入校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相关规定,请您于3日内到我校保卫处登记备案。
#
工程大学的这份通告写得非常好,措辞谦和、有理有据。一是用“社会人士”称呼该网红,是为了区别于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二是告知该网红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出于学校安保和疫情防控的考虑。三是要求该网红到保卫处进行备案登记。
#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笔者都没有找到通告有何不妥,但是女网红不以为然。她认为自己做得没有错,并对学校的通告内容提出反驳说“如果你觉得我哪里做得不对或者触犯了什么,你可以投诉我,我想问一下我是触犯了你们学校的什么。” #
随后有网友替她解释道:违反入校管理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
该女网红依然闹不明白,继续追问:怎么违反了,既然违反,我是怎么进去的呢! #
读到此处,作为文科出身的笔者实在看不下去,理解能力堪忧!你违反了什么,是你没有仔细看通告,还是校方没有写清楚?我校保卫处入校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相关规定!
晚上跟朋友吃饭时,无意间刷到这条信息。我问朋友怎么看待此事,朋友说“在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做网红的年代,网红的门槛真的有待提高。” #
笔者从评论区获知,该网红内容主要以“旗袍”“短裙”为主,颜值与身材还算可以,似乎有点模仿赵丽颖的味道。
#
一开始,该网红表现得挺强势,各种疑问加反问,最后在广大网友的“帮助”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发布作品配文说:
真的很抱歉,我在学校拍摄给大家造成了困扰,我以后不会去学校拍摄了,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
广大网友也希望该网红是真心道歉,而不是流于表面,敷衍了事。 #
评说
#
笔者没有针对任何个人的意思,单纯说说网红群体这件事儿。目前来看,网红依然以流量为主导,整体态势如下:
分享知识的人,干不过恶搞的人;恶搞的人,干不过分享“身材”的人。劣币追逐良币的态势已经相当严重,知识型网红越来越少。
在人工智能算法主导的平台背后,一条信息的点击率与参与互动的数量,直接影响智能机器对作品的判断。知识型内容因为受众小,所以日趋边缘化。
#
举例言之,易中天和马未都类型的文史学者,他们的作品流量极有可能干不过,一个身穿旗袍露大腿的网红,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自媒体网红现状。
那些网红打着“爱美”的旗号,穿着各种“扑朔迷离”的衣服,制造“似有非无”的朦胧感。到底居心何在、用意何为,不用多说,大家心知肚明。 #
不过是在利用“食色,人之性也”的人性漏洞,铤而走险,攫取网络自媒体的流量罢了。
再说回安徽工程大学网红一事,拍摄视频是为了记录美丽也好,是为了流量变现也罢,这是一种正常的方式,人人都可以去做,但是该网红的问题出在拍摄的地点不合适。 #
学校是朴素的清净之地,不是社会的滚滚红尘。有些社会人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它就不适合出现在校园里。因为学生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他们要清心寡欲。如果忽然有个浓妆淡抹,甚至近乎“艳丽”的女人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们或她们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
不要妄图考验人性,人性要是真能经得起考验,那要法律和道德干什么。
#
所以,网友“声讨”这位网红并不过分马红环球,一是社会人士自由出入校园,有违学校相关规定;二是“开衩旗袍,贴身裙裳”这些衣服与学校氛围格格不入马红环球,更容易带坏学校的治学风气。 #
罗兰罗兰有句话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
毫不避讳地说,在网红泛滥的年代,很多网红的操守已经碎成粉末,拿520胶水也不可能粘起来。为了流量,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脸面和底线能换壶酒喝的话,估计能把酒厂喝倒闭了。 #
但是再怎么说,网红作为次生代公众人物,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英雄主义和操守观念,什么样的钱可以挣,什么样的钱不可以挣,要时刻拿“底线”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