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职称,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要评职称,如何取得职称证书?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说到评审职称,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要评职称,如何取得职称证书?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职称的评定在大家的工作中都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收入以及以后的晋升。因此,现在很多人尽他们所能获得职称。
#
很多人会问,有没有不用考试的职称评定,以及是否可以跳着评等等,不同的职称分类、不同地区的职称评审要求都是有差别的,但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
只评不考 #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是只评,不进行考试。只要你的业绩、论文到位、准备好资料,评审通过你就可以有职称,这种方法现在是最常见的,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业绩、论文、学历年限等情况,提升到相应的职称。 #
这种方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硕士学位毕业满3年可以直接初定中级职称,学历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
以考代评 #
它出现在后期,这意味着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不需要提交资料进行供审核了,它于2014年颁布,主要应用于卫生、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出版、翻译、计算机等系列。 #
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职称不能由单位或者政府部门评审获得职称评定条件,应当参加国家相应类别的资格考试,只要考试成绩合格职称评定条件,就可以获取得相应的职称,这种评审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一些评审职称的诟病,但只以成绩为主,选拔出来的人才有可能脱离实际。
考评结合
#
考评结合是指考试与评审都要进行,先进行考试,通过考试后才能申请职称,然后再进行资格的审核,从而获得职称,这样就弥补了只有考试、过分强调理论、只评审、缺乏基本知识的弊端。但这样的话,评职称就更难了,之前就很难,现多几项有可能会挑选出更好的人才。
#
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
#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22〕77号),《意见》指出要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就此多个省份纷纷发文强调了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
职称评审条件 #
1、初级(助理)工程师
#
(一) 获得硕士学历或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可初定助理级职称。 #
(二) 获得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可初定助理级职称。 #
(三)获得大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初定助理级职称。
(四)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可考核认定或评审助理级职称。
#
2、中级工程师 #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可初定中级职称。
#
(二) 获得硕士学历或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初定中级职称。 #
(三) 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
(四)获得中专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 年以上,可申报评审中级职称。
#
3、高级工程师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 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
(二) 获得硕士学历或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
(三) 获得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
(四) 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