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代表性的20所大学,有你的母校吗?
#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在并入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后于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其后,又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部分专业先后并入。其时,南京工学院在南京是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工科体系完备,综合实力强劲。 #
①无线电工程系西迁成都,与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相关系科共同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 #
②1958年,化学工程系整建制划出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主体) #
③1958年,食品工业系迁往无锡,成立无锡轻工学院(今江南大学主体) #
④1960年,以机械二系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次年迁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今江苏大学主体)
#
1988年5月,学校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东南大学和1958年创建的南京铁道医学院等校合并,仍定名东南大学。 #
南京工学院孕育出了2所985、1所211、,2所省属重点大学 #
2.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
1952年,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工程方面的系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后并入武汉大学)、武昌中华大学(现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等六个院校中与工科相关的专业组建而成华南工学院。其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基础。被誉为中国“南方工科大学的一面旗帜”。 #
①1953年,铁道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2000年组建合并成立中南大学)
#
②1954年,无机物工学专业调至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
③1954年、1955年水利系、测绘系先后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
④1956年,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在四川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孕育了4所985、一所省属重点大学。 #
3.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武汉化工学院,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 #
①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现吉林大学前身)
#
②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 #
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工学院孕育出了2所985,一所211. #
4.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武汉化工学院,医学院独立为大连医学院(今大连医科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52年至1955年之间,因为国家政策和学校地处战略前沿等因素的影响,建校初期的八个系和十多个学科大部分被调整到内地其他院校或独立为国家专门科研机构,学校损失巨大。
#
①数学系被撤销,师资被调往东北师范大学; #
②物理系由王淦昌领衔的核物理师资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物理师资并入吉林大学;
③王大珩领衔的光学师资被调往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1956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后继续分拆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④电机系并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
#
⑤当时国内唯一的电讯雷达系全体师生派往抗美援朝战场,战争结束后撤到张家口组建解放军军事通讯学院,后迁至西安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⑥杨槱领衔的船舶系并入上海船舶工程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
#
⑦化工系液体燃料组参与合并组建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 #
⑧煤化工师资迁到山西组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⑨起重运输专业并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今太原科技大学);
#
⑨科学研究所大部分师资划归中国科学院设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并入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的化工师资并入大连工学院。
#
至此,大连工学院仅留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学四个院系。大连工学院是院系调整中影响最大的四大工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