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教学成果研讨会”在深圳顺利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12月17日,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要求,由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主办的“全国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教学成果研讨会”在深圳顺利召开。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副会长周心怡、罗小钢、李健辉、吴建社、宫雅玲,中国物协高级顾问李加林、翁国强、陈庆芳,副秘书长时树红、余绍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物业处调研员刘政、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领导陈建兵以及各省市主管部门、地方协会、知名企业、合作单位、教师和学员代表共计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深圳学院陈智勇副院长主持了本次研讨会。 #
▲陈智勇副院长主持会议 #
▲广东省物协执行会长李健辉发言 #
▲广东省物协执行会长罗小钢发言
▲赖新林副院长汇报教学成果 #
会上,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健辉和罗小钢,先后代表省协会就广东省开展项目经理培训作了会议发言,尤其是从自身合作企业的角度对该项目实施的培训效果给予了高度肯定。随后,学院赖新林副院长向与会代表汇报了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所取得的成果,他说,几年来,在中国物协和各地方协会及大型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已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260多期项目经理培训班,培训学员近20000人。项目经理培训成果显著,可概括为“四个认可”,即:“学员认可”,90%以上的学员得到晋升、学员自费参训率达到60%;“企业认可”,大批知名企业联合办学、开展内训、设立实训基地;、“行业认可”,不少省市在企业资信等级评定、行政审批、项目招投标、项目合同备案等方面,物业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结业证都被纳入其中;“社会认可”,在西藏、新疆、甘肃、海南和福建等省市区,义务支教,送教上门,开展公益讲座,深受欢迎。
#
▲代表们在会上踊跃发言 #
会上,来自北京、重庆、广东、内蒙、山东、江苏、湖南、河南、海南、贵州和新疆等地代表纷纷发言,从政府、协会、企业、学员等不同层面,畅谈中国物协开展的项目经理培训给行业、企业、个人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大家认为项目经理培训通过高水平的师资、创新的沙盘推演教学模式和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提高了关键岗位人员的技能,带动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动了各地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代表们还就物业管理项目经理继续教育、诚信体系和人才库建设等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
▲王鹏副会长发表讲话
#
王鹏副会长在听取各位代表发言后发表讲话,他首先肯定了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的重要贡献与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要不断创新项目经理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和教学形式,持续优化课程,提升培训效果;二是加大力度健全师资队伍,逐步实现师资本地化、属地化运作;三是利用互联网+教育、丰富在线学习课程;四是借助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五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各省市人才信息的互联互通;六是做好物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配合中国物协制订行业人才发展五年规划。
▲沈建忠会长作重要指示
沈建忠会长作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过去四年深圳学院在项目经理岗位技能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与各地方协会合作、与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和自主招生等形式,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实操型的项目经理人才,得到了全国各地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广大学员的高度评价,该培训产品是有成果、有创新、有突破和有品牌影响力的。接下来,深圳学院要进一步发挥品牌效应,充分与各地方协会、物业企业合作,分享经验和教学成果,同时,要更加关注学员实操能力的提升,更加关注物业行业内的中小微企业物业管理员培训,让中小微企业尽早享受培训带来的红利。沈会长同时给深圳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学院通过举办主题论坛、沙龙、利用自身行业智库、大数据研究发布行业权威数据,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院品牌影响力;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深圳学院要加快落实行业人才发展五年规划的制定,并为新时期下人才培养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
▲周心怡院长发言
#
最后,学院周心怡院长发言,她说,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极具价值的思想碰撞,聆听了各位领导和同仁的真知灼见,大量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令人感动,也大受启迪,同时,也深感肩负行业教育责任与使命的重大。她代表学院感谢在行业教育推动与发展进程中作出贡献的各位前辈和专家们;感谢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和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支持,引领学院研发出项目经理培训产品,并从广东推向全国,奉献给了行业;感谢各地方政府、协会、企业对教育的重视、参与和支持物业管理员培训,才使项目经理培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所有的成果都归功于行业、归功于协会对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她表示,有中国物协和各地方政府、协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学院将顺应行业发展需求,快速建立行业人才标准和人才评价体系以及职业诚信体系,加快落实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推动全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搭建互联网+教育生态平台,共建共享学习教育资源,要以务实的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凝练学术方向,奉献优质产品,为行业科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
▲与会代表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