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学长,今年应届毕业生,上岸中央驻沪公务员
大家好,我是三更学长。
今年应届毕业生,今年4月接触公考,9月正式系统备考,报名参加了今年12月的国考、上海市考,今年 1 月的浙江省考,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其中国考(笔试 142.1,面试 87, 综合成绩岗位第一)上岸中央驻沪某局公务员。
#
上海市考,浙江省考,重庆选调生考试以笔试 140+进面,因选择国考而放弃 3 场面试。
因为我当时只有3个月的备考时间,所以基本是看教材的,部分不太懂的知识点才去看网课,这样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去刷题。如今,看到太多小伙伴一上来就看网课,看完人都精疲力尽了,看了后面忘记前面,真是得不偿失!
那么教材和网课,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呢?
先来说说网课和教材有哪些不同,我们就能根据自己情况去选择了。 #
一方面,网课品牌鱼龙混杂,很多网课就是直播录播,拖拖拉拉,浪费时间。书上一页的考点,网课至少半小时,而且讲义不全,还得自己手写记笔记。很多小姐姐在某红书上晒自己边看网课边手写笔记的照片,好感动啊!好勤奋啊!效率好低啊!我当初就是这样,深有体会。即使是2倍速播放,有时候也要听很多废话,或者是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
另一方面,看网课只是单向接受,如果你不停下来思考,结果就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更糟糕的是,还容易养成喜欢看老师做题、自己懒得下笔的坏习惯。老师再牛,你的懒也能抵消! #
你是不是也是网课一听就会了,做题就错
#
很多考生看网课,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没有思考地一直往下看,其实你的大脑根本无法在短期记住这么多知识点。
#
但是网课也有一些优点,比如一些老师会讲的很通俗易懂,还有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技巧和实战经验。 #
再来看教材,看教材可以留给你思考的时间,难的我们自然会停下来多思考几遍,简单的扫一眼就过去,只有经过思考理解的知识才印象深刻。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从小学习能力不错(比如都是不需要听老师讲课,自己看书学习的),或者备考时间紧张(比如在职,或者全职备考时间小于1个月),建议先看教材或者网课的详细讲义(少部分机构的网课有详细讲义),能快速学得90%以上的考点。然后资料分析、数量关系这两个技巧性比较强的模块,再去网课里面看一些速算技巧。
#
如果你时间很充裕,而且看教材和讲义也看不懂,那么你才适合先看网课,跟着老师慢慢地去学。
#
看网课前,可以看看我的测评文章公考头部网课测评,或者直接问我哪些网课好。当然了,再好的网课,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时间不充裕的同学想看网课,我把我录制的46节行测申论课程送你,每节课20-30分钟,短小精悍,只讲干货和秒杀技巧,看完一节课你就去做对应的题目去巩固,就不会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了。 #
另外还送你行测蒙题技巧、64篇国考省考申论范文、行测申论思维导图、申论好词好句好例子&规范表达、公考上岸地图、我的科学推理笔记、面试笔记
#
怎么免费领取?
#
点击上方卡片,复制微信号后会跳转到微信,点击右上角的?号,点击添加好友
再点击粘贴,然后搜索,即可搜索到学长的微信,最后把学长添加到通讯录即可 #
敲重点! #
不管是看网课还是看教材,要想掌握一个考点,最好是学完一个考点就去刷几十道对应的真题,比如学完增长率,就去刷增长率的题目。可是大部分考生都做不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网课或者教材后公务员网上学习,一看就会,一做就废。而且要遵循记忆曲线,定期进行复习。大家可以参考下方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当天或者第二天要及时复习。如果你不复习,1小时后就忘了一大半,只能记住44%,1天后只记得33%。
纸质刷题推荐fb行测5000和申论100,除了资料分析,都按考点对真题进行了分类。资料分析开始建议用腰果APP,fb的APP虽然名义上给考点进行了分类,实际根本没有,每个考点进去就是一篇完整的资料分析,混杂了其他的考点。而腰果做到了(其他刷题app如何,我没用过就不说了),所以我推荐资料分析用腰果去分考点刷题,其他模块,用两个app刷都差不多,当然能用纸质去刷更好。
#
教材排名,某笔>某图≈某公。某图某公的教材,真的别去看了,很多解题技巧落后网课太多。真的是希望你看不懂教材然后去报他们培训班!比如2022某公国考教材,两期比重差居然还用那么长的公式计算。这个秒杀技巧早在众多网课里面就有了。 #
这题用秒杀技巧,整体(全国农民工)增长率4.4%,部分(中部农民工)增长率8.1%,差为8.1-4.4=3.7,秒选比3.7小的A选项。
这题用秒杀技巧,整体(全社会投资)增长率26.2%公务员网上学习,部分(内资投资)增长率66.8%,部分大于整体,所以比重上升,排除B、C选项。增长率差为66.8-26.2=40.6,秒选比40.6小的A选项
fb教材在这方面还算不错的,没有比它的网课落后太多。备考时间充裕的考生可以入手,毕竟行测厚厚四大本,申论厚厚两大本!
但这几个大机构的题目解析,常有考生表示看不懂来咨询我! #
但即使是更好的fb,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图形推理119页,公共边的判断只写了两个法则,少写了第三种情况。和我的笔记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 #
第(3)种情况,f笔少写了
在六面体相对面的判定上,大部分网课也是和fb教材一样,用2个法则去判断,要记好几个展开图,而我从奥数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更加形象、更加简单的方法,不用死记硬背,一次理解,长期不忘,一秒就能找出相对面。你可以试试看,我和fb的方法,哪个好记
fb的相对面法则 #
我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来找相对面
另外资料分析部分很多解题技巧不如花生13老师的。但是也有少数考生反映看不懂大神老师的网课来问学长。 #
你看,教材和网课各有优缺点,教材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OK的,适合第一轮学习时快速入门。但是很多网课独有的解题技巧,教材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第二轮学习时,还要用网课查缺补漏。
#
为什么教材和网课不一样。想想也是,同样一个机构,既出版几十到一百多的教材,又有九百多到大几千的网课,肯定要不一样啊,不然大家看教材都明明白白了,谁还去买它的高价课程(课程才是利润大头啊)
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教材,培训机构只把它当成引流的工具,根本不需要把它做好。
#
而我,看着当初自己的手写笔记,这是我看了三十几本公考教材和几百小时网课的结晶,里面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那些教材可强多了!如果能分享给大家,岂不是件好事! #
很多考生想要我的笔记,但是记过笔记的人都知道,笔记一般非常精简,比如数量关系就是解题公式,没有基础的小白完全看不懂的,所以我也不推荐小白去问别人要笔记,因为你根本看不懂! #
比如牛吃草问题,就一个公式,零基础小白根本看不懂。所以别人的笔记一般只有别人看得懂 #
我的笔记会对概念进行讲解,并且配有例题方便小白理解。 #
为了方便零基础小白理解,我在笔记里增加了解释和例题,妥妥的网课版教材啊,哈哈!我给它取名公考状元笔记。
#
于是今年下半年,公考状元笔记诞生了,在公众号里快速火了起来
三年间,公考状元笔记不断修订,将最新的公考知识点和网课技巧融入笔记,帮助考生用20%的时间掌握80%的考点!很多考生在笔记的帮助下已经成功上岸! #
这段时间也收到了许多考生进面的好消息!比如下面4个考生都是2月底3月初买的笔记,短短一个月,有的半个月时间复习就能进面!不过复习一个月就进面的毕竟是少数,建议小白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复习,如果在职的话只有晚上2-3小时复习,可以提前半年开始复习,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才能持之以恒。 #
考生1复习半个月上岸 #
考生2复习不到1个月上岸 #
考生3复习一个月进面 #
考生4
#
这次省考还有很多考生进面了,限于篇幅就不多放图了。
需要我笔记的同学可以点击下面链接。 #
笔记赠送无限答疑服务,也就是说,笔记里面你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问我。每个人基础不一样,大部分考生看笔记都是没什么压力的,都可以看懂,但不排除有些考生基础比较弱,可以说小学数学没有打好基础,所以笔记无限答疑,就是要教你到会为止!
#
看看那些包含答疑的八九千上万的线上班(不是线下班也这么贵,我也服了),我这一百多块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我也想过要不要就卖个几十块钱,然后没有答疑,但是作为过来人的我深切体会,有人答疑是多么重要!会比你自己一个小白慢慢摸索来的快的多。 #
想具体了解公考状元笔记,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
买了我的笔记,你那些厚厚的教材和几百节网课,基本不用听了,买了以后我会告诉你如何去刷题,把笔记里面的高频考点都消化吸收了,那么你行测申论75分就有希望了。 #
还有一千多的上岸班,一年无限答疑任何公考问题?为你定制学习计划和复习方法。状元笔记外的任何公考题目都可以解答,任何公考政策问题也要解答,比如如何选岗啊,体检政审等问题,反正和公考相关的都是。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现在只能限制30人报名。不然真的忙不过来。
#
还有更多案例在我朋友圈,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发布了。想具体了解上岸班,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详情页最下面有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