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的“革命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新浪微博今天整整 10 岁了。
2009年8月14日新浪微博上线并开通内测,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舆论市场的“革命日”。
作为“两微快抖”中最早出现的产品,微博的横空出世,极大的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来临了。 #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成为新浪微博的标签。
阿信还记得第一次注册微博是在2010年初,首先关注了一批喜欢的明星,觉得这种近距离看明星自己发布动态的感觉很神奇,然后加了一堆同学盆友。 #
大学后,微博和校内网,是阿信和盆友们都疯狂上瘾的东西。如今围观改变中国,校内网更名人人网后变成了直播网站,而微博也非原来的模样了。
#
但由微博掀起的“碎片”革命,为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表述平台,哪怕再微弱的声音,经过转发和讨论被放大无数倍后,一次次推动互联网乃至中国社会的变革,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
微博的诞生和颠覆
#
“时代依然是大时代,烈火烹油,铁马冰河,轰轰烈烈,瞬息万变。不同的是,‘微’的存在和传播形态,为这个时代编织出新面貌,提供了新动力,并让个体的面目日渐清晰可见。” #
微博在中国蓬勃发展了半年后,2010 年1 月的《新周刊》如此写道。
#
互联网的世界正在起变化。
#
习惯沉默的人在网上喊出自己的声音,弱小个体存在的意义正在加重。而这些是一个叫“微博”的新事物带来的。
#
新浪微博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其实早在它之前,国内便涌现出诸如饭否、叽歪、开心网、人人网等一大批社交网络产品,但都没有形成如同新浪微博这样的爆发式增长。
#
校内网、饭否都是王兴建立的,其实2007年成立的饭否才更像是推特的汉化版 #
而在新浪微博上线后,搜狐、腾讯、网易也纷纷加入了微博大战,但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里,比别人慢,还和别人产品一样,几乎是致命的。 #
因此,不管是张朝阳当着一众记者的面给王力宏打电话邀请他入户搜狐微博,还是拥有天然社交基因的腾讯,都没能干过新浪。 #
微博问世后,新浪倾尽全力,“打名人牌”成为了推广重点。毫无疑问,这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
当时,新浪内部要求所有部门每日最少要拉到20个微博用户。并且这些用户必须是意见领袖、娱乐明星、企业大佬或各路牛人,光名气大还不够,还需保证足够的活跃度。 #
于是微博的初代大V们如姚晨、任志强、李开复、韩寒、李承鹏、闾丘露薇等人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明星的表达欲与粉丝的窥视欲不谋而合。 #
2011年7月27日上午九点半,姚晨在新浪微博的粉丝突破一千万,成为微博上首个千万级博主 #
名人效应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度。上线66天,用户数破了百万,2010年10月,用户数达到了5000万,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内容。2011年3月,用户数突破了1亿。 #
“今天你围脖了吗?”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相较于推特,本土化的微博已经不是单纯的社交工具,而是与新闻媒介融合在了一起,通过人际传播的接力,实现信息的广泛告知。 #
李开复曾经说过: #
“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 个粉丝,你就像一个小规模报纸的编辑那样,可以享受被阅读的乐趣。 #
如果你有1000 个粉丝,你就像是街头海报、大字报的创作者那样,可以把你的声音传递给相当数量的人。 #
如果你有10 万个粉丝,你发出的每条微博就像刊登在地方性报纸上那样受人瞩目。 #
当你的粉丝数增加到100 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
李开复算是微博最早入驻的一批大V之一,2013年,粉丝就已达到3000万 #
虽然只是140 个字,微博却有效地拓展了个体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任何一个个体,都可能被赋予足以挑战大众媒体的传播力量。 #
那些年,由微博改变的大事件
#
微博的媒体属性、第一视角和速度,让它在许多重大的社会新闻上,赶在了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发布了大量第一手信息。
微博上底层话语权的崛起,也让很多政府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纷纷加入微博,进入了随时发布、接收、反馈信息的模式。 #
而微博上第一个全民关注并引发巨大反响的社会事件,当属“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一名叫“郭美美Baby”的微博用户,发了一条微博写着“小白限行把小MINI开出溜溜~开着有点不习惯”,她口中的小白,是一辆白色的玛莎拉蒂。 #
很快,网友发现她的微博里全都是炫富贴:出入豪车、豪宅和头等舱、天天趴体、爱马仕包集齐彩虹色......让人们出离愤怒的是这个刚刚20岁的姑娘,微博认证上赫然写着“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
中国红字会一时间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尽管后来红十字会多次声明没有“红十字商会”这个机构,更没有郭美美这个人,甚至以虚构事实和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报警、邀请审计署入驻、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民众的信任还是崩了个彻底,筹款数额暴跌。 #
红十字会的声誉,因为郭美美事件,到如今都没有完全恢复。
#
2014年7月郭美美涉赌被捕,今年7月刑满出狱。
#
如果说“郭美美事件”多少让红十字会背了黑锅的话,那么陕西”表哥““杨达才事件“让大家发现,微博民众反腐起来,那真是快准狠。 #
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了特大车祸,在翻看新闻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网友“@”发了一条微博:“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情绪稳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
微博被广泛转发后,网友很快扒出,该官员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 #
随着大家对杨达才关注度的提高,网友们发现,他在出席不同的活动时,经常更换自己的手表,均价值不菲。不仅如此,他的眼镜、皮带也都被一一扒出,全部十分昂贵。
#
微博上舆论很快发酵,并质疑其贪腐,8月29日,杨达才主动在新浪微博中回答网友提问,并表示,手表是自己10年来以合法收入购买的,并已将此事向组织作了报告。
但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在官方网站发布了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的消息。最终,杨达才因受贿、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被判刑14年。 #
从照片被网友po在微博上,到撤职落马,仅用了27天。
#
微博的快不仅仅体现在反腐上,更体现在突发事件上。 #
2011年7月,在温州动车事故中,网民通过微博再次释放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7月23日20点38分,一个叫“袁小芫”的微博用户发布了一条信息: #
“D301 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保佑没事!现在太恐怖了!” #
正是这条微博,让大家在第一时间知晓了甬温线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消息。
#
由一名普通网友发出的重大新闻现场的报道,一下子击碎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让微博成为无法忽视的大众媒体。
而微博所具有的社会动员能力,同样是前所未有的。
#
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两小时后,微博上就出现了号召献血和招募志愿者的帖子。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出租车司机、陌生的游客……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火速抵达,向救助者施以援手。 #
此后的天津爆炸、雅安地震、盐城龙卷风等灾害事件中,都体现了微博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
除了社会热点议题和新闻在微博上快速传播外,微博也成为了申诉维权的发声地。 #
今年4月3日晚上,北京和颐酒店发生了一起陌生男子尾随并拖拽女住客的事件,事后,当事女子报警后并未得到及时处理。于是4月5日,该女子在微博上以@弯弯_2022 发布长微博并上传了视频。 #
事发数天前,有包贝尔婚礼闹伴娘事件,在微博上已有广泛的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讨论。 #
因此弯弯的微博发出后很快得到了网友的讨论和转发,最终有15.6亿人次的访问量和23万留言及转发,视频获得了600万的播放量,并引发了抵制如家集团所有酒店的网上活动。 #
和颐酒店于4月6日凌晨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称“表示遗憾,“集团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立即跟进调查进展。” #
9日,微博帐号@平安北京发布消息通报,表示涉案男子已落网。11月,涉案男子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
而明星和大型企业机构由于天然的吸引关注效应,他们在微博上的一举一动更容易受到传播以及扒皮。
远有”姚晨难民事件“,”今年除夕联合国事件“,”何润东大概8点20分发事件“,近有沸沸扬扬的”翟天临学术风波“。
#
翟天临可能自己也没预料到,在微博上晒的一张北大博士后录取通知书,竟然引起了如此黑天鹅效应,被取消了北大博后录取不说,连北影的博士学位和老师陈浥的博导资格也一起撤销了。
经此一役,教育部对毕业论文查重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广大毕业生们随后将翟天临骂上了热搜。 #
从来没有一个新媒体平台像微博这样,能如此激起人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
作为一种门槛极低、参与性强的“草根媒体”,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了传播者,成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节点。
微博的转折和求变之路
#
虽然在公共事件的传播上微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微博还没有探索到成熟的模式、更没有开始赚钱的时候,2011年微信的诞生给微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
2011年1月微信上线,年底突破6000万用户,上线433天,用户突破1个亿。
#
虽然微博和微信并不是同质化的产品,但微信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将用户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
而2013年,因为“秦火火事件”微博的公共影响力到了拐点,那之后“公知”越来越变成了一个负面的词汇。 #
秦火火事件之后,微博作为热点新闻集散地的活跃度大幅下降。 #
秦火火在微博上大量散布不实言论,却引得众多大V们转发带节奏,后秦火火被捕,非法牟取暴利的网络推手公司和其经营模式也浮出水面 #
2013年,23%的网民减少了微博的使用,而微博产品的使用时间,仅增加了13%。手机微博用户使用率仅为39%,比2012年底足足低了9个百分点。2013年起,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也由54.7%降至今年的33.5%。
#
阿信翻了翻自己的微博朋友列表,发现确实不少微博好友的停更就在2013-2014底年这段时间里。
#
微博2014年上市后,投资者却普遍担忧,认为微博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而凭借朋友圈和公众号,微信也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威胁到了微博的“媒体属性”的生存核心。 #
微博2014年4月17日在纽约上市,阿里在上市前为微博注资,换取微博30.2%的股权
但微博CEO王高飞坚持守住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开启了“淡化公知声音,发展垂直内容”,移动化、垂直化和多媒体化三大战略。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博开始细分出旅游、电影、音乐、电商、时尚、汽车等垂直领域,截至目前已有64个。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微博摆脱了政治舆论场的风险。 #
在高度垂直的内容生态下,商业化似乎也变得轻而易举。各个垂直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中小网红,与他们的粉丝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提升着粉丝的参与感和活跃度。
#
经过了两年多的低谷期后,微博再度崛起了。
#
到今年10月,微博有45个垂直领域的阅读量都超过了10亿次,超过100亿次的有18个领域。粉丝经济、网红电商与微博互相实现了自我的商业价值。
在今年微博主办的超级红人节中,网红们共进行了6多万场直播,微博观看人数达2亿,点赞超过8亿。大家熟悉的回忆专用小马甲、张大奕、艾克里里、王尼玛、谷阿莫,papi酱等微博上的中小网红们悉数到场。 #
微博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月活跃用户达3.61亿,日活跃用户达1.59亿;营收达17.3亿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152%。
活跃用户的增长也带动微博的广告收益,今年第三季度,微博单季广告收入达到10.45亿元,同比增长56%,广告主数量超过100万。 #
但微博的改变对于之前的老用户来说,可能并不太适应。内容的推送因为加入了信息流而不再完全按照时间线排列,用户需依靠分组去翻阅关注的博主们发布了什么内容。而更加明显的一个感受是,广告变多了。 #
后微博时代
#
如果说微博在和微信的PK中还能实现泾渭分明的差异化发展,那么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的迅速崛起给了微博一个措手不及。
今年初,微博股价达到峰值142美元,总市值超过316亿美元;而截止今年1月29日,微博股价已跌至58美元,跌幅达到60%,相当于市值缩水了2/3个京东。 #
紫色为微博股价走势,蓝色为新浪股价走势,两者股价高点与低点非常一致
#
早在2年前发布今年Q1财报时,微博 CEO 王高飞就说过: #
“微博面临的竞争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来自信息流类产品的竞争;一个是短视频的竞争。”
#
据微博今年的财报显示,微博的日活用户超2亿,而根据抖音官方公布数据公布,今年1月抖音日活为2.5亿,目前,抖音的日活已突破3.2亿,字节跳动旗下产品总日活超过7亿,全球月活超过15亿。
#
和抖音平分江山的快手,在今年5月,日活也破了2亿,并且带领着旗下的A站在二次元领域以及游戏视频和直播领域稳扎稳打。
#
微博并非没有意识到短视频的风口,微博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秒拍,曾红极一时的小咖秀也是微博旗下的。而现在,秒拍在短视频里连前五都排不进,小咖秀更是早已玩完。
今年微博移动端推出微博故事,面向UGC短视频社交,但也很快凉凉。
如今在微博上的短视频新玩法可能只剩下Vlog,但制作Vlog,对拍摄和剪辑的要求很高,普通人进入门槛太高。并且,微博也不是唯一布局 Vlog的巨头,今日头条和腾讯也正在积极入局。 #
也难怪有网友说,现在微博最大的价值,可能只是超话和热搜。但这个两个功能,都和明星深度绑在一起。 #
前不久周杰伦VS蔡徐坤打榜事件,让大家意识到了这种流量的游戏在微博体系内的运转,所有运营规则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粉丝们购买打榜增值服务。
而热搜,10个热搜里面,明星的消息能占去一半。《亲爱的,热爱的》大火后,关于李现的热搜据网友统计有116条,平均每天上6次热搜。
#
微博由“围观改变中国”的宏大愿望,到逐渐倒向了商业化和娱乐化诉求,其中是非对错,作为一个局外人,阿信也无从评判。 #
不可否认的是,微博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模式让公众能通过微博公开讨论争议话题、表达群体利益诉求或参与公共事件。
不过阿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天天刷微博,发微博到如今变成了不发微博,只是有热点新闻,特别是娱乐新闻,赶紧去微博上面看一看。
#
可能一个颠覆性的产品的出现就是有生命周期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更迭的生态中,转型或许是它必经的路径和宿命。
#
时至今日,微博在突发事件、热点新闻和热点话题的持续发酵能力上,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
最后,阿信想问一句:那些当年跟你在微博上你来我往的小伙伴们,今天还在吗?那些偷偷关注的人,如今还活跃吗? #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去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微博雄风犹在,但它只是一部分的天涯,天下还很大。 #
参考资料: #
虎嗅网,微博为何能二次崛起?2022.2 #
搜狐网,新浪微博二次崛起 | 适时抓住互联网下半场的新风口 2022.8
虎嗅网,微博十年往事:商业化进击与后遗症,2022.11
投资界,微博十年:一部中国移动互联网史,2022.12 #
钛媒体,微博的下一个十年靠什么?,2022.1
维基百科围观改变中国,新浪微博传播事件,2022.2
界面新闻,抖音最新日活超3.2亿,半年增长7000万,2022.7 #
近期好文推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