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中国要抓住这时代的机遇,接过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接力棒

2022-12-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过去300年,英国和美国因为各自引领了一次工业革命,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 #

可以这么说,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碳中和是什么意思,必须要引导一次工业革命 #

对工业革命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

能源 #

如果说接下来30年,全世界有什么最确定的发展方向? #

那就是第三次能源革命,人类正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口。 #

正在到来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以电池为动力,电和氢为载体,会催生以绿色和智能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

那么中国要如何抓住这时代的机遇,接过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接力棒呢? #

早在2014年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中国就首次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 #

今年的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我们再次承诺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

十四五规划”中往年最重视的GDP都没有列出定量目标, #

却将能源与环境列在了最重要的目标中,明确的定量提出了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

要知道,欧盟在90年代、美国在2007年左右已经达到了碳排放的峰值,他们设定的碳中和时间与“碳达峰”之间预留了约40到60年左右时间。 #

而我国从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之间只有30年

#

时间短,任务重,这就是中国对于碳中和的决心和魄力。 #

感觉上一次将一个战略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还是计划生育(狗头保命)

#

那么,问题来了,碳中和究竟是何方神圣?听起来不过是一个环保项目,为什么会被列到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

先来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就是指我们全国生产生活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当,正好正负相抵,总和为零,也就相当于对外实现了零排放。 #

接下来我回去从3个方面为大家展示他的战略意义。

#

首先,实现碳中和,是在国际竞争需要,

#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质而非量的阶段。

#

放眼全球,今年中国是唯一保持了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单纯的只追求经济增长的数字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是结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抓住全球产业升级的机会,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产业和技术中心的华丽转型。

#

想想过去的几十年,这些叫得出名字的大企业无不是借由互联网浪潮崛起的,但是如今可以说,互联网红利期已过,已然形成内卷的态势,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我们是在补课追上,那么接下来大的几十年,我们要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下一个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爆发点在哪里? #

就在碳中和里。

#

我们看到拜登出任总统要第一时间重返巴黎协定,表示支持清洁能源革命,计划投资2万亿美元支持美国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提出了美国 2050 年可再生能源要满足其80%的电力需求,欧盟也提出了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55%以上。能源革命是未来20年甚至50年世界产业升级和科技竞争的主旋律。 #

可以说,谁在这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主动权,谁就能在世界产业链中占据上游,接过引领世界的接力棒。

#

其次,实现碳中和更是本国产业升级需要。 #

目前,我国的高碳排放的前三大行业分布是:

#

电力与供热占比51%, #

制造与建筑业占比28%, #

交通运输业占比10%。 #

尤其是电力和建筑业的碳排放占比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

因此,要想实现碳中和,就务必对症下药。

#

对电力与供热——用水、风电、核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对传统能源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推进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分布式光伏技术的研发,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降低我们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自主性,免得西方国家总是用石油对我们卡脖子。 #

对制造与建筑业——使用低碳环保建筑材料,推广装配式建筑,通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能够大幅减少建筑原材料与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污染 #

对交通运输业——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将促进上游电池,智能设备,电子元件,充电桩配套等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

除了减排碳中和是什么意思,还有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碳交易等领域也都将得到政策的扶持,快速发展。

#

两会期间,马化腾就曾表示,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倒逼低碳技术转型。

#

看看小马哥的政治觉悟。

#

这就是碳中和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通过确立碳中和的目标,用政策倒逼产业升级和改革,推动技术和创新研发,促进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让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拔得头筹。

#

第三点,碳中和除了是经济的推动器,更是政治博弈。 #

目前,占世界GDP总量75%和碳排放65%的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可以说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强国追逐的竞赛。 #

因此,适时提出碳中和的目标,表明我们的立场也是对外寻找共识,为在国际上赢得更多话语权做铺垫。

#

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一直在此方面被美国和欧洲国家发难, #

事实上近15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已经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

然而某些国家还是会耍流氓,不看人均,只谈总量。 #

所以这次,我们就是要稳准狠的喊出我们的目标,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决心和魄力。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占据舆论的上风,你不是对我发难么?那我就做到你哑口无言

#

这种大国风范,获得政治伙伴,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的需要。

#

其实,我们在碳中和方面已经世界做出巨大贡献了,在太阳能领域,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的晶硅材料生产中占比50%,全球逆变器的生产占比60%。由于中国的贡献,过去十年太阳能每度电的发电成本下降了90%

#

碳”是工业的灵魂,是一个经济体的“元气”。 #

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打响“碳达峰·碳中和”之战,是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的振臂一呼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