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业科目考试青海省今年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青海省今年公安机关面向社会
公开考录人民警察简章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及我省公务员考录有关政策,经青海省公务员局批准,本次青海省今年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和其他相当职级层次人民警察共120名,具体招录职位请登陆青海省人事考试信息网(),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一、 招录程序及条件
#
考录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体能素质测评、面试、体检、组织考察、审批录用的程序进行。报考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考生报考年龄的计算方法是:出生日期以本人人事档案最早记载的时间为准。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今年3月1日,具体计算规定如下: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9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报考特警职位的为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1994年3月1日至2002年3月1日期间出生)。同时还须符合省公务员局今年7月公布的《青海省今年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公告》规定条件和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 #
二、 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
青海省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及内容以公安部制定的《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附后)为准,无指定参考书目。 #
三、 体能测评 #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高低,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进入体能测评,由省公安厅组织实施。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48号)公布的体能测评项目,鉴于我省属高海拔地区,经研究,并报有关领导同意,将体能测评1000米长跑标准放宽至≤4′50″,800长跑标准放宽至≤4′45″,其他体能测评标准不变。体能测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 #
面试结束后,按考生总成绩的高低,以录用职位与报考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由省公安厅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组织进行体检。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有关报名时间、笔试内容、递补原则等按照《青海省今年公安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公告》规定的要求执行。 #
咨询电话:
#
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0971- #
本简章由青海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附:1.《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
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 #
今年7月10日 #
附件1:
#
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 #
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方式 #
今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
三、考试内容 #
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
(一)职业素养。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
1. 政治素质 #
(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
(2)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
#
2.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 #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
(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掌握有关法律和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法学基础理论
(3)宪法基础知识 #
(4)民法基础知识 #
(5)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
(6)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
(7)刑事执法基础知识 #
2. 公安基础知识 #
(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 #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 #
(3)公安队伍建设 #
(4)公安执法监督
#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沟通协调,妥善应对处置的能力。
#
1. 群众工作能力
#
(1)宣传教育 #
(2)沟通协调
(3)组织动员 #
(4)服务群众
2. 行政管理能力 #
(1)调查研究 #
(2)纠纷化解
#
(3)风险识别 #
(4)风险防范
#
3. 信息工作能力
#
(1)信息收集 #
(2)信息分析 #
(3)信息应用 #
4. 实务工作能力 #
(1)巡逻 #
(2)接警与处警
#
(3)安全检查 #
(4)安全保护 #
5. 应急处理能力
(1)事态研判
#
(2)信息上报 #
(3)合理处置 #
(4)善后恢复
四、题型介绍
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
(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
规范机构设置是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是:
A.警官职务序列 B.警员职务序列 #
C.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D.辅警职务序列
#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
下图为某市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绘制的小区住户信息登记表的部分内容: #
有关该表所反映信息正确的说法有: #
A.该楼只有两类住户,即人户分离户、租户
#
B.人户分离户是指在本楼居住但户口在其他派出所的住户
#
C.每户标注不同颜色表明对不同人口的管理有区别
D.民警希望加强对人户分离户、租户的管理 #
正确答案:B、C、D
#
(三)情境题(根据给出的情境材料做出分析,按照提问选择正确答案)
#
今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准备验票上火车青海人亊考试信息官网,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地区发生一起手机专卖店被盗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青海人亊考试信息官网,故此民警认为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问,第2天(即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盗窃嫌疑予以放行。
#
(1)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问的法律依据是:(单选)
A.《人民警察法》 B.《刑法》 #
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正确答案:A #
(2)民警对赵某继续进行盘问检查,符合的盘问条件是: #
A.被指控有犯罪行为 #
B.有现场作案嫌疑
C.有作案嫌疑且身份不明
D.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
正确答案:D #
(3)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以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单选)
A.八小时 B.十二小时
#
C.二十四小时 D.四十八小时 #
正确答案:D
(4)如果民警在继续盘问期间,赵某交代六部手机均为盗窃所得。经鉴定,六部手机价值两万余元,派出所对赵某正确的做法有:(多选) #
A.立案侦查 B.先行拘留 #
C.决定逮捕 D.移送起诉 #
正确答案:A、B #
附件2: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
1.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的; #
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
3.受过党(团)纪、记过以上(大学期间)处分的; #
4.曾被辞退或开除公职 #
5.道德败坏,有不良行为受过公安机关处理的;
6.直系血亲、配偶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直系血亲、配偶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
7.其它原因不宜进入公安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