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D. 不得继续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并不得申请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
29.凡跨省印制的图书,由出版社持( )到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出省印制手续,再到承印厂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进省印制手续。 #
A. 出版许可证
B. 印制委托书 #
C. 著作权人授权书 #
D. 全部书稿
30. 2014年7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钻探作业按期顺利完成,其作业地点是( )。 #
A. 东沙群岛附近海域
#
B. 西沙群岛附近海域
#
C. 中沙群岛附近海域
#
D. 南沙群岛附近海域
二、多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把错项选入,该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项得 0.5 分)
31.关于编辑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编辑劳动的特征是编辑和作者共同创作作品 #
B. 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精神文化产品 #
C. 编辑劳动既是精神劳动,又是物质劳动
#
D. 编辑劳动的目的之一是使已有的作品优化和增值
E. 编辑劳动主要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 #
32.出版单位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具体做法包括( )等。
#
A. 能带来丰厚利润的选题,不一定都采用 #
B. 可以采用没有利润的选题
#
C. 亏本的选题都不采用
D. 大力开发有科学文化价值、利润空间大的选题
E. 每年出版的微利或保本出版物必须保证固定比例
33.出版物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等。
A. 作者创作活动
B. 精神文化内容
#
C. 可供传播的一定量的复本 #
D. 承载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
E. 书号或刊号 #
34.出版单位中具有“编辑”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责有( )。
#
A. 搜集研究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编辑出版信息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
B. 独立审读、加工整理稿件,检查图书成品
C. 总结编辑工作经验,指导、培养助理编辑 #
D. 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撰写书讯、书评
#
E. 协助编辑室主任进行复审
35.出版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 )等。 #
A. 出版活动的具体方式 #
B. 出版物生产的现代化技术
C. 出版物复制技术的发展规律 #
D. 出版物发行中的物流管理 #
E. 出版活动的发展规律 #
36.目前数字出版物向社会传播的途径主要有( )等。
#
A. 有线互联网 #
B. 物联网
C. 无线通信网 #
D. 局域网
E. GPS网
37.编辑的读者工作一般包括( )等。
#
A. 处理读者来信 #
B. 进行读者调查
C. 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引导
#
D. 组建读者俱乐部 #
E. 向读者介绍出版物 #
38.编辑人员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主要包括( )等。 #
A. 基本的理论修养 #
B. 扎实的专业基础 #
C. 先进的学习方法 #
D. 娴熟的艺术创作手法
E. 科学的思维方式 #
39.编辑工作之所以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因为编辑工作( )等。
#
A. 决定着出版单位的机构设置 #
B. 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
C. 是复制、发行工作的前提 #
D. 对出版单位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
E. 在出版物生产周期中占用的时间最长 #
40.下列人物中,对西方作品的翻译或出版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有( )等。
#
A. 林则徐 #
B. 严复
C. 谭嗣同
D. 康有为
E. 林纾 #
41.关于中国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规模相差不大 #
B.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资本形式有独资、合伙和股份制公司三种 #
C.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普遍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
D.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书特色与其总编辑个人的知识背景和兴趣喜好有很大关系 #
E. 为保证资金流顺畅,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都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销售方式 #
42.我国近代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有( )等。
#
A. 京师同文馆
#
B. 益智书局 #
C. 点石斋书局 #
D.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
E. 美华书馆
43.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出版物有( )等。 #
A. 《新青年》 #
B. 《红旗》
C. 《大众生活》
#
D. 《全民政治》 #
E. 《苏报》 #
44.期刊社变更名称应当办理的手续有( )等。 #
A. 依照新设立出版单位的规定报所在地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
B. 经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
C. 报中国ISBN中心备案
D. 报中国期刊协会备案
E. 到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5.关于书号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 #
A.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使用国内统一书号,不用中国标准书号 #
B. 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使用专用的书号
#
C. 相同内容的不同开本图书应该使用不同的书号 #
D. 再版书应使用新的书号
E. 多卷书的书号使用,应根据该书的内容关联程度确定
#
46.在出版单位担任( )等职务的人员,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 #
A. 社长(副社长) #
B. 总编辑(副总编辑) #
C. 主编(副主编)
#
D. 编辑室主任(副主任)
E. 出版部主任(副主任)
#
47.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应试人员,若在考试过程中有( )等行为,其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 #
A. 在试卷规定以外的位置书写本人信息 #
B. 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
#
C. 涂改答案文字
#
D. 违反规定翻阅参考资料
E. 试卷前后作答笔迹不一致
#
48.图书出版社的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 )等环节。
#
A. 项目的计划与设计 #
B. 项目的出版实施 #
C. 项目的控制分析 #
D. 项目的新技术研发
E. 项目的效益评估与结算 #
49.反映出版社发展速度的指标主要有( )等。 #
A. 年出版量增长速度 #
B. 一线生产部门数量的增长速度
C. 经济效益的提高速度
D. 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的程度
#
E. 财务人员数量的增长速度 #
50.出版社应对本社支出的( )等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
A. 美术编辑的装帧设计费 #
B. 作者的版税
#
C. 外聘校对人员的校对费 #
D. 外审专家的审稿费 #
E. 退休职工工资
51.关于出版物市场需求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出版物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
B. 出版物市场需求客观存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
C. 出版物市场需求不受地域影响 #
D. 出版物市场需求的时效性不仅与出版物品种有关,也与出版物内容有关 #
E. 出版物市场需求是不断增长的
#
52.出版物品牌策略有( )等。
A. 产品项目品牌策略
#
B. 作者品牌策略
#
C. 发行者品牌策略 #
D. 物质材料品牌策略 #
E. 品种品牌策略
53.出版物的人员促销方式有( )等。 #
A. 影视推销
B. 展示推销 #
C. 网点推销
#
D. 服务推销 #
E. 渠道推销 #
54.出版物商品竞争主要包括( )等几个方面。
#
A. 宣传竞争
#
B. 服务竞争 #
C. 品种竞争
D. 价格竞争
E. 场地竞争
#
55.出版物买方市场的特征有( )等。 #
A. 供给相对过剩
#
B. 供给价格弹性较大
C. 消费者需求增加 #
D. 对出版物的生产起抑制作用 #
E. 出版单位利润率提高 #
56.对著作权侵权人可能实施的处罚中,行政处罚包括( )等。
A. 没收违法所得 #
B. 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 #
C. 责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
D. 处以拘役
#
E. 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
57.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要满足( )等条件。 #
A. 经著作权人许可
B. 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
C. 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
D. 不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E. 引用的数量适当,即引用部分不能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 #
58.李某创作了一部小说,由甲出版社出版。关于该小说著作权保护期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对李某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是该小说出版后50年 #
B. 对李某署名权的保护没有期限 #
C. 对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为该小说出版后10年 #
D. 对李某改编权的保护没有期限
#
E. 对李某翻译权的保护期限是其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
59.在我国,国家可以作为著作权主体,享有相应财产权的情形有( )等。
A. 作者生前将美术作品原件无偿捐赠给国家
#
B. 作者死后既无继承人,又无受遗赠人 #
C. 作品是作者在担任公务员期间创作的
D. 作者以遗嘱的方式表示愿在其死亡后将作品著作权赠送给国家 #
E.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或终止后,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60.印刷单位不得印刷( )。
#
A. 面封含有不规范汉字的期刊 #
B. 未标明出版许可证编号的图书
C. 名称虚构的期刊 #
D. 未署作者真实姓名的图书 #
E. 未署出版单位名称的书刊 #
61.出版单位发行其出版物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 )等机构免费送交样本。
A. 文化部 #
B. 中国版本图书馆 #
C. 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D. 国家图书馆
E. 国家统计局
62.应按买卖书号、刊号论处的行为有( )等。 #
A. 出版社把书号条码软片交给印刷单位使用 #
B. 允许其他单位有偿使用期刊社名称 #
C. 出版社让作者自行负责安排本人作品的印刷、装订和销售
D. 收取一定费用后,把期刊中某个栏目包给某生产企业宣传品牌
#
E. 要求作者支付一定费用后才接受出版其作品 #
63.对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所在的出版单位,省级及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采取( )等处理措施。 #
A. 通报批评 #
B. 责令改正 #
C. 罚款
D. 警告
#
E. 停业整顿 #
64.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等重要文件。 #
A.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4—今年)》
#
C.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
D.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E.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65.2014年1月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全国开展了新闻出版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列为专项的主要是( )等。 #
A. 整治买卖书号行为 #
B. 治理中小学教材市场
C. 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 #
D. 打击新闻敲诈
#
E. 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
#
三、综合题(共5题,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题) #
66.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必须加以开发、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而前二者在出版业中更有自己的特色。出版业的人才资源由出版从业人员构成。出版业的信息资源由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全社会的文化积累、出版单位和出版物的品牌信息、市场的文化需求信息等构成。 #
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有多种途径。例如:及时把握社会的进步动态,提出新的出版物选题。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使本来集中的信息变成分散的信息,使单一的信息变成综合的信息,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扩大和增值。开发出版单位和名书、名人的品牌资源,并以广泛持续的、实事求是的宣传为基础,以出版物的特色和高质量为辅助,不断扩大品牌的影响。
#
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多元和深层次的。多元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富有特色的精品出版物。信息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而衰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 #
就像印刷术和纸张的先后发明推动了传统印刷型出版物的发展一样,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数字出版这种新型出版形态的不断发展。在数字化时代,对已有的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是维护、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利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出版单位积累的精神文化内容重新进行整理、归置、存储并动态更新。有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就可以按照数字化技术的功能特点,策划、设计出在内容实质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焕然一新的数字出版产品。
#
数字出版的产品有数字图书、数字报刊、数字杂志、数字音像制品、网络数据库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游戏、博客和微博等。与传统出版物相比,数字出版产品具有物理空间利用率高、无需复制、版本更新和发行快速便捷、方便消费者全面把握知识信息、互动性强等特点。 #
67.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
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健性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而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加工性和中介性特点。 #
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中认真贯彻执行,把好政治观,是我国编辑工作所体现的政治性。
#
编辑工作要通过出版物向读者传授科学知识,帮助读者掌握专业知识,引导读者树立科学意识,指导读者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因此,编辑必须保证出版物在内容上合乎科学,在形式上也达到科学的标准。这就是编辑工作的科学性。 #
编辑工作创造性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一定的依附性。这是因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以作者创造的作品为基础,编辑工作的文化传播功能也离不开消费者对出版物的使用和接受。离开了作者,编辑的创造就成为纸上谈兵;离开了读者,编辑的创造也会成为无的放矢。 #
保证出版物对读者、对社会产生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避免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就是我国编辑工作的思想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是完全不同的。
#
编辑工作离不开对作品的选择。编辑过程中的选题策划,就集中体现了编辑对具体作品的选择,而编辑人员设计、组织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精神文化成果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选择的过程。 #
对经过审读决定予以出版的作品,编辑人员要进行加工整理,使作品更加适合读者的需求。
因此,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把关性。
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精神生产过程和市场流通过程的中介。在出版物的消费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中介。良好的编辑工作能使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需要更好适应。例如,1911年,中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陆费逵预感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于是秘密组织编写适合君主立宪政体的教科书。不久,中华民国成立,陆费逵、戴克敦、陈寅等创办的中华书局立即推出“中华教科书”系列,果然供不应求,中华书局也因此很快发展成为仅次于商务印书馆和世界书局的全国第三大出版机构。 #
68.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
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审批制,而对印刷复制单位、出版物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登记制。我国《出版法》和有关部门规章规定,设立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等,都须经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而擅自从事出版物经营活动的个人或组织,都须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具体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出版单位依法设立后,在从事出版物生产业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特殊选题专项报批制度、书号和刊号管理制度、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出版物著作权统一登记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譬如:出版社应在每年第四季度,将下一年度出版计划按规定手续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备案;对涉及民族和宗教问题的选题、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选题、涉及“文化大革命”的选题、涉及人体美术的选题、涉及外交的选题、涉及各类地图的选题、涉及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的选题等,在出版前应该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违反这些管理制度的,也都须承担行政责任,有时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
出版物的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一个出版单位能否在社会上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主要在于其推出了多少高质量的出版物。为保证出版物质量,所有出版单位都要严格执行选题集体论证制度、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各学科交叉审读制度、责任校对制度等;而在生产某些种类的出版物时,相应出版单位还要执行重要选题出版物外审制度、专项检查制度、编辑持证上岗制度、专家通读制度等。 #
出版物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工作者的素质。国家规定实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现了出版工作的“职业准入”要求,目的就是使出版工作由具备一定资质的人员来从事。因此,出版单位的所有员工都必须在上岗前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持有该证书的人员就可担任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等。同时,已经持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还必须接受每年48小时的继续教育。
69.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各类税费的应纳金额均免去角和分。)(本题20分) #
某职校教师A编著了书稿《漫画汽修工》 ,并请漫画家B负责绘制其中所有漫画插图。2012年2月该书稿交由甲出版社出版。A、B与甲出版社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约定:文字部分稿酬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插图稿酬采用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标准为40元/千字,按扣除插图所占篇幅后纯文字部分的版面字数计付;印数稿酬标准为2%,具体计算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插图的稿酬标准为60元/幅。 #
2012年4月甲出版社出版该书。该书为32开,平装,共印刷4000册,定价20元。书中共有插图70幅,应付稿酬的版面字数为9万字。
#
2012年9月,该书第二次印刷,印数为4200册,定价不变。 #
至2013年12月,除50册用于样书外,该书还库存750册,其余都实现了销售,销售折扣率均为六五折。 #
问题一: #
第一次印刷后A、B各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
问题二:
#
第二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
问题三: #
至2013年12月,甲出版社应为该书总共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
70.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入,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中国学者甲早年的许多讲话稿,由其学生李某整理后按时间顺序编成《夜话》一书,于1948年出版,此后多次再版,作者署名均为甲。李于1960年去世,而甲也于1988年去世。甲的儿子乙为其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
2012年,乙在北京一书店发现,A出版社当年出版的《甲思想录》一书编者署名为张某。该书全部内容由甲的100篇文章组成,其中63篇取自《夜话》,其余作品取自甲的其他作品。乙之前对此毫不知情,所以认为张某和A出版社侵犯了其权益,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乙诉称:张某与A出版社在编纂出版《甲思想录》一书时,事先未取得其许可,也没有支付报酬,且该书的编选严重破坏了《夜话》的完整性。因此,张某与A出版社共同侵犯了他的著作权权利。 #
张某辩称:他对甲的作品进行过长期研究,为了将甲的主要成果及其研究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让公众更深刻地认识甲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才从包括《夜话》在内的甲的众多作品中精心选择了这100篇文章,按照甲进行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组合编排成《甲思想录》。他为此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当然享有该书的著作权。 #
《夜话》的整理者李某去世已久,故这部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已过。乙虽然是甲的儿子,但没有证据可证明乙参与了甲的创作并分享其著作权。所以,《甲思想录》的编纂出版并未侵犯乙的著作权权利。
A出版社辩称:《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工作是严格按照著作权法和出版行政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的。出版社与张某就出版该书所订立的出版合同明确约定,张某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有侵权,张某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因此,出版社对《甲思想录》一书引起的著作权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 #
法院经审理后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判决认定《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侵犯了乙作为甲的合法继承人应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张某和A出版社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题一:
从作品的类型来看,《甲思想录》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
A. 委托作品
#
B. 汇编作品 #
C. 职务作品
D. 演绎作品 #
问题二: #
涉案图书的出版侵犯了乙享有的什么权利? #
请作选择回答。 #
A. 修改权
B. 汇编权 #
C. 复制权 #
D. 发行权 #
E. 保护作品完整权 #
问题三: #
为什么《甲思想录》一书的出版侵犯了乙的著作权权利?
#
问题四: #
张某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权利?为什么? #
问题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