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财务成本管理》必须掌握的114个公式
Hi,大家还记得我们周二的约定吗?
周二的时候我们分享了,并且约定好今天分享《财管》其他的公式。
#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看公式吧!
#
《财务成本管理》必须掌握的114个公式(三) #
81. (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
a)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 #
b) 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
#
利。 #
82. 市场总价值(V)=股票价值(S)+债券价值(B)假设 B=债券面值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则:
a) S=(EBIT-I)(1-T)/Ks Ks—权益资本成本(按资本资产模型计算) Kb—税前债 #
务成本 #
b)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或=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
83. 目标企业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市盈率模型法)
a) 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b) 每股股票内在价值=每股股利现值+股票出售预期价格现值(股息收益贴现模式) #
84. 经营性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付现性质)-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折旧
#
-所得税 #
a)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 b) 自由现金流量(CFt)=税后利润-新增销售额×(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
#
长率)
#
85. (V-目标企业终值;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目标企业贴现率);FCFt-目标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a) 零增长模型:稳定增长模型:是指(K+1)年的自由现金流量
86. q比率法:q=股票市值/对应的资产重置成本股票价值=q×资产重置成本(q—市净率) #
87. 并购价值=目标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比例
#
或=目标每股净资产×(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数量
88. 并购企业每股收益(市价)=并购后每股收益(市价)×股票:)率
并购后每股收益=并购后净收益/并购后股本总数 #
=并购后净收益/(并购企业股数+目标企业股数×股票:)率)
89. 并购收益=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 S=Vab-(Va+Vb)
并购完成成本=并购价+并购费用=Pb+F 并购溢价=并购价-目标公司价值 P=Pb-Vb
#
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NS=S-P-F #
或 NS=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公司价值-并购价-并购费用 NS=Vab-Va- P-F 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收益法的市盈率模型) #
90. 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账面总额 #
经营安全率=安全边际率=(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判别函数值
#
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
91. 成本计算通用公式: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合计 #
92. 某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的分配标准 #
93. 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 #
之和
#
94. 人工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
95.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
#
96. 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对外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
97.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
98. 约当产量法 #
a)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 b)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
产量)
#
c)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
#
99. 按定额成本计算
#
a)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
b) 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c)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
100. 定额比例法
#
a) 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
分配率 #
b)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 #
资)分配率 #
101.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基本方程式 #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
102. 边际贡献方程式:
利润=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量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资金安全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率 #
103.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
#
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104. 盈亏点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
105.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
106. 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
销量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量变动百分比销量敏感系数,也就是营业杠杆系数)
107. 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
差异=价差+量差 价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
108.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 #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
109.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人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
110.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社科院博士后带你92分攻克CPA!
111.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
#
a)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数÷产能标准工时 b) 二因素分析法: #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c) 三因素分析法: #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产能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
112.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
部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管理费用 #
113. 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 #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部门资产×(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率) #
114. 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