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022-10-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而在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和净流出则为利得和损失。

#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

①销售材料、包装物的收入 #

②出租包装物的收入

#

③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收入

#

【费用】 #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

费用的确认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均认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

费用包括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

【营业成本】

#

营业成本是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费用。

#

应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营业成本。

#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重点)

#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跌价准备)

#

贷:库存商品等 #

分录分解: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

借:存货跌价准备

#

贷: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 #

①销售材料成本 #

②销售单独计价包装物的成本(若是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

③出租包装物的成本 #

④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等

#

借:其他业务成本

#

贷:原材料、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

#

【税金及附加】

#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

1.计算应交税费时: #

借:税金及附加

#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 #

2.实际缴纳税费时:

#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建税等

#

贷:银行存款 #

【销售费用】 #

期间费用: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 #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管、销)。

#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

1.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计入存货成本。)

#

2.展览费和广告费;

#

3.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4.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经营费用;

#

5.委托代销支付的手续费。

#

计提销售费用的分录处理: #

借:销售费用 #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账款/累计折旧/预计负债等

#

【管理费用】(敲黑板!划重点) #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

#

包括:

#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

2.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以及应有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办公费和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

3.研究费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

4.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排污费等; #

5.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

对比来看:生产车间费用的确认(敲黑板!划重点) #

①生产车间工人的工资计入“生产成本” #

②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计入“制造费用”

#

③生产车间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

④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

⑤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敲黑板!划重点)

#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商业汇票贴现发生的贴现利息、相关的手续费等。 #

年末时,将收入类的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收入类科目应无余额。

#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

贷:本年利润

#

年末时,将费用类的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费用类科目应无余额。

#

借:本年利润 #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

【利润的构成】 #

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在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

(一)营业利润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处置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所形成的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

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的收益(或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正常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

(二)利润总额

#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营业外收入(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

(三)净利润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所得税费用: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

【营业外收支】(敲黑板!划重点) #

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 #

①政府补助(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或非货币性资产所形成的利得)、 #

②盘盈利得(仅限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

#

③捐赠利得、 #

④债务重组利得、 #

⑤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

注:仅限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计入"以前面度损益调整"。

#

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财务费用利息收入,主要包括盘亏损失(非正常原因造成的盘亏)、非流动资产损毁报废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等。 #

①自然灾害导致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且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

②管理不善导致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且进项税额需要转出。

#

③收入费用与营业外收支的对比(重点): #

【所得税费用】

#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

当期所得税指当期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额。 #

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所得税税率 #

=(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当期适用所得税税率

#

1.纳税调整增加额 #

①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 #

如:超过标准的薪酬、业务招待费等 #

②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

#

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

2.纳税调整减少额 #

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等。

#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递负-△递资 #

结果大于零,则为递延费用;结果小于零,则为递延收益。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