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的构成和构成的结构的鉴定方法!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岩体是由一种岩石或多种岩石甚至可以是不同成因岩石的组合体。 工程岩体有地基岩体、边坡岩体和地下洞室围岩三类。在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工程岩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部分工程甚至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决定工程的成功与失败,应高度重视。
#
一、岩体的结构
(一)岩体的构成 #
1、岩石
(1)岩石的主要矿物
1)颜色。颜色是矿物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2)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光能力,用类比方法常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 刚光泽及玻璃光泽。
#
3)硬度。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刻画、压人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鉴定矿物常用一些矿物互相 #
刻画来测定其相对硬度,一般分为 10 个标准等级 矿物硬度表
#
(2)岩石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
地球固体的表层是由岩石组成的硬壳——地壳,组成地壳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①.岩浆岩(火成岩) 根据形成条件,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中风化岩石强度,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 5km)和浅成岩(形成深度小于 5km)。深成岩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是理想的建筑基础(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浅成岩,颗粒细小,岩石强度高,岩性不均一,节理裂隙发育,岩 石破碎,风化蚀变严重,透水性增大(花岗斑岩、闪长玢岩、辉绿岩、脉岩)(13)。喷出岩产状不规则, 厚度变化大,岩性很不均一,比侵入岩强度低,透水性强,抗风能力差(流纹岩、粗面岩、安山岩、玄武 岩、火山碎屑岩)。 #
②.沉积岩
#
经风化、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如碎屑岩(如砾岩、砂岩、粉 砂岩)、黏土岩(如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如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③.变质岩 #
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有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 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等。(10)变质 岩的构造主要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大理石属于块状构造。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表
#
2.土
#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
(1)土的组成。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溶液(液相)和气(气相)所组成的三相体系。
(2)土的结构和构造。土的结构是指上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联的综合特征中风化岩石强度,一般可分 为两大基本类型:
①单粒结构(散粒结构),是碎石(卵石)、砾石类土和砂土等无黏性土的基本结构形式,其对土 的工程性质影响主要在于其松密程度。 #
②集合体结构(团聚结构或絮凝结构),这类结构为黏性土所特有。 #
土的构造,是决定勘探、取样或原位测试布置方案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土体构成上的不 均匀性包括:层理、夹层、透镜体、结核、组成颗粒大小悬殊及裂隙特征与发育程度等。 #
(3)土的分类 #
①、根据有机含量分类。根据土中有机质含量,分为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和泥炭。
#
②、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类 根据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黏性土。碎石土是粒径大2mm 的颗粒含量 #
超过全重 50%的土;砂土是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 含量超过全重 50%的土;黏性土是塑性指数>10 的土。黏性土分为粉质黏土和黏土;粉土是粒径大于0.075 的颗粒不超过全重 50%,且塑性指数≤10 的土。
③、根据地质成因分类。土可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击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④、根据颗粒大小及含量分类。土可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等。
#
二级造价工程师报名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