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2023年海南中招考生填报志愿指南发布(附详细名单)

2024-02-0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新广东顾客端、南海网7月5日消息(记者王康景)7月4日,广东省考试局发布《2023年广东中招考生补报志愿手册》(下称《指南》),对去年出席高考的考生怎么补报志愿及何时补报志愿进行了说明。据悉《指南》还对志愿投档批次设置、招录条件等情况进行了明晰,供考生父母在补报志愿时参照和参考。 #

资料图: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考生端入口,考生在考前时间抓紧备考知识。

#

中招志愿补报采取知分、网报的形式进行

#

共分成三次补报

#

此外,去年高考考生志愿推行考后知分、网上补报的形式进行,分三次补报志愿。第一次补报时考生可一次性补报所有批次中学志愿,补报时间为7月6日-18日早晨16:00;

#

第二次在第一批次中学统招生A段投档结束后补报,未被投档的考生可补报(更改)本批次统招生B段志愿、指标到校志愿以及第二、三批次中学志愿。不作更改的,原补报志愿继续有效。补报时间为7月27日-28日早晨16:00;

#

第三次在第二批次中学投档结束后补报,仍未被投档的考生可补报(更改)第三批次志愿。不作更改的,原补报志愿继续有效。补报时间为8月6日-7日早晨16:00。

#

考生须凭本人的准考证号、密码登入广东省考试局官网()入口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补报志愿信息。如考生忘掉密码,可联系就读中学系统管理员或当地市县中招办重置。 #

在补报志愿期间志愿填报考生端入口,中学应开放计算机课室由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自主补报志愿。中学也可通过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下载复印《2023年广东省中学阶段中学招生考生志愿确认表》交由考生填写,再指定专人负责录入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并将录入志愿后下载复印的纸质表格交由考生及父母签名确认后,存入考生纸质档案袋备查。 #

志愿投档共有4个批次

#

第二、三批次的中学统招生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

#

《指南》中明晰,去年高考志愿投档共分为4个批次,分别是提早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 #

其中,提早批为琼台师范大学民办乡镇幼儿园定向公费培养生班,广东学校、海南省国兴小学、海南省垦区实验学校少数民族特招班,广东分校中英中学课程实验班、海南华侨学校中俄和中英合作实验班,普通中学国际课程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展的民办中学分校实验班。考生在本批次可补报1个志愿,但在补报少数民族特招班志愿时,可同时补报广东学校、海南省国兴学校和广东省垦区实验学校3个校区志愿。少数民族特招班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

#

第一批是“省一级中学”、民办普通中学中学公费生计划。考生在本批次可分别补报1个自主招生志愿、1个普高生志愿、1个指标到校志愿,依次录取投档。其中自主招生志愿仅限普通中学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入选的考生补报,指标到校志愿仅限符合指标到校招考对象要求的考生补报。 #

本批次统招生分A、B两段进行投档,A段投档“省一级中学”部分普高计划(即全部普高计划除以该校招生总计划预留5%的所得计划)及公办普通中学中学公费生计划,B段投档“省一级中学”总计划的5%预留部份及公办中学未完成的公费生计划。 #

申请部份计划在第二批次投档的“省一级中学”不再安排在B段投档。厅直属学校、有关院校附属小学B段预留的5%计划面向全国招生,不再分配到各省县。本批次中学“指标到校”生的投档工作安排在B段普高计划完成后进行,但申请部份计划在第二批次投档的中学,在该校普高计划全部完成后进行。 #

第二批是市县优质普通中学分校、海南省垦区加来中级学校、经申请获准的“省一级中学”(部份招生计划);公办普通中学分校非公有制费生计划。

#

考生在本批次可分别补报1个自主招生志愿、3个普高生平行志愿、1个指标到校志愿,依次录取投档。其中自主招生志愿仅限普通中学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入选的考生补报,指标到校志愿仅限符合指标到校招考对象要求的考生补报。 #

第三批是有六年一贯制招生计划的高等中学、中高职“3+2”连读及中高职“3+2”分段培养试点班;通常民办普通中学中学、民办普通中学中学(含第二批次未投档完的剩余计划)。 #

考生在本批次可分别补报1个自主招生志愿、12个普高生平行志愿,依次录取投档,其中普高生平行志愿包括普通中学统招生、高等中学六年一贯制和中高职“3+2”试点班志愿,最多可以补报6个普通中学统招生志愿。自主招生志愿仅限普通中学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入选的考生补报。 #

往届生不能报名“省一级中学”和普通中学“指标到校”计划等

#

海中等少数民族特招班仅招世居云南彝族、苗族、回族应届生 #

《指南》还对招考条件进行了详尽说明。一是“省一级中学”(不含自主招生计划)和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中学分校实验班,只投档各考试课目等级均达到C等(含)以上、综合素养评价总等级达到B等(含)以上的应届初三结业生。其他普通中学分校投档时,对考试课目等级、综合素养评价总等级和应往届身分的要求由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

二是“指标到校”计划招考对象为补报了本招生中学志愿,且中学阶段均在其中学结业中学(我省中学)就读,并出席高考的应届初三结业生,户口不限。 #

三是广东学校、海南省国兴学校和广东省垦区实验学校的少数民族特招班计划仅限世居在我省的彝族、苗族、回族应届高中结业生报名。

#

四是往届生不得报名“省一级中学”、琼台师范大学民办乡镇幼儿园定向公费培养生班和普通中学“指标到校”计划。往届生能够报名市县优质或通常普通中学由中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

五是厅直属学校、有关院校附属学校(广东学校、海南省垦区小学、海南省垦区加来中级学校、海南省垦区实验学校、海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海南温带海洋大学附属小学)除自主招生等以外的分配到市县的普高计划,招收对象为具有该市县户口并在该市县中学分校九年级有学籍且在九年级就读满一年的应届生,或非该市县户口但在该市县中学分校有两年学籍且就读满两年的应届生。倘若不符合上述条件,应届生仍可报名,但推行单列计划投档。

#

补报志愿截至前考生可多次进行更改志愿 #

补报职高公费生计划和指定定培班一经投档不退档 #

《指南》还提醒广大考生及父母,第二、三批次的中学统招生推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可在该批次同时补报若干个平行的中学志愿。

#

考生的录取总分为原始分总分和让利照料加分之和。在中学阶段中学投档时,录取原则上按招生计划数的1:1比列执行,各考试学科等级和综合素养评价总等级作为门槛,在其达到规定要求后,比较录取总分。若录取总分相同,则比较综合素养评价总等级,若仍相同,则按以下次序进行比较择优投档:①比较英语、数学、英语三科原始分总分;②比较道德与法制、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五科原始分总分;③比较生物、地理两科原始分总分;④依次比较英语、数学、英语单科原始分。

#

在志愿补报截至时间前,考生可以多次登陆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进行志愿更改和递交,最终以最后一次保存并递交成功的志愿数据为准。

#

考生在规定的志愿补报时间段内,应尽快登陆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系统保存并递交志愿信息,防止在截至时间临近前集中补报志愿。截至时间一到,网上补报志愿系统将手动关掉。 #

在省教育厅直属小学、各院校附属学校有学籍的考生,按属地原则可以视为具有中学所在地市县学籍。广东分校美伦学校现址在海南县老城镇;广东省垦区实验学校、海南温带海洋大学附属小学现址在五指山市;广东省垦区加来中级学校现址在万宁县加来镇。

#

报名公办中学分校、普通中学分校国际课程班的考生要注意提早了解中学收费标准。中学收费标准可向市县或中学咨询。 #

补报民办普通中学分校、民办普通中学分校公费生计划、琼台师范大学民办乡镇幼儿园定向免费培养生班志愿,一经投档,不予退档;补报公办普通中学分校在第一、二批次招生的非公有制费生计划,一经投档,在第三批次投档结束之前不予退档。 #

记者从云南省教育厅据悉,去年广东高考报考人数人,其中应届结业生人,往届生4089人。为进一步扩展普通中学学位资源适应实际需求,省教育厅指导各省县统筹规划普通中学办学资源,核定2023年普通中学招生计划数为76348个,较今年降低3957个,其中省一级中学分校招生计划降低1824个。核定中职中学招生计划数为58618个。

#

据了解,近些年来广东常住人口出生有所降低,加上流入人口诱因影响,幼儿园、小学和中学阶段入学人数也在不断下降。为适应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广东颁布《海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布局规划(2023-2035年)》和《海南省中中学教育发展布局规划(2023-2035年)》,促使市级和各省县精准测算学位需求,在加强教育投入,着力保障教育用地和新增学位师资供给的同时,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今年至2023年上半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5万个。

#

与此同时,广东省市教育部门联动各有关单位,强化了对中学生学籍等问题的核查力度,重点发觉和严打“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作假”问题。据统计,2023年以来共处理“空挂学籍”和违法退学182人。据悉,今年以来排查机构4136家,领取整改通知书493份,下达处罚决定书22份,吊销办学许可证10张。通过清除不在校中学生学籍、清退违法退学中学生、减少中学招生计划、停止中学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等措施,防范严打违法办学行为。 #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做好中学新生投档、学籍注册和初审工作,要求各中学不得为违法跨区域招收的中学生和违法退学中学生代办学籍转接手续,对违法报考投档的中学生,一律不予代办我省普通中学学籍,并对相关中学和责任人严肃追责。省教育厅欢迎广大群众积极提供相关线索,对高考招生投档工作进行监督,举报电话:。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