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财政厅对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的通知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为推进全国财会人员信息管理,加强财会人员诚信建设,有序推行财会人员诚信档案,按照财政部《会计人员管理方法》(会计〔2023〕33号)和《关于做好县级财会人员管理系统升级改建和财会人员信息采集上报工作的通告》(财办会〔2023〕28号)的相关要求,省财政厅对财会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的有关事项进行了通告明晰。
一、采集对象 #
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的财会人员:
(一)具备财会专业技术资格(初、中、高级和正初级)的人员;
#
(二)不具备财会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 #
详细包括: #
(1)文员;
#
(2)内控; #
(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
(4)收入、费用(总额)的核算;
#
(5)财务成果(政府决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
(6)财务财会报告(预算报告)编制; #
(7)财会监督;
#
(8)财会机构内财会档案管理; #
(9)其他财会工作。
兼任单位财会机构负责人(财会经理人员)、总财会师的人员,属于财会人员。
#
二、采集原则
#
财会人员按以下原则选择地区进行信息采集:
1.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按工作单位性质、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进行采集2023宁夏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即:县级行政事业单位选择市直进行采集,其他单位(包括部、省属企业)选择所在地行政区划进行采集;
2.具备财会专业技术资格但未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原则上按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行政区划进行采集,也可在工作单位所在地采集; #
3.具备财会专业技术资格的在校师生原则上按中学所在地的行政区划进行信息采集,也可在户籍所在地采集。
三、采集内容
财会人员信息采集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本人电子相片、学历学位、会计从业信息、专业技术资格等。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财会人员姓名、证件类别、证件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国家(地区)、民族、政治面貌(其中部份信息由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统一认证)。 #
2.文凭学位包括财会人员的脱产和非统招信息,含:最高文凭、最高文凭证书号、最高学位、最高学位证书号、毕业高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 #
3.财会从业信息包括,开始从事财会工作时间、从事财会工作期限、会计专业技术职务、会计专业技术职务任命时间、珠算等级、是否注册财会师、是否国税师、是否资产评估师;在校生填写中学所在地;财会在岗人员填写工作单位全称、工作单位社会信用代码、工作单位经济类别、现从事财会工作岗位、会计行政职务、工作单位电话、工作单位地址。
#
4.专业技术资格包括专业技术资格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类别、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方法、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号或批文号(依据自身实际状况可填写多条信息)。 #
5.材料上传,按照填写的信息系统手动判定需上传的附件。
#
6.报送代办,补报人员确认信息无误后确认递交,由财政财会管理部委初审。 #
四、采集步骤
信息采集工作由财会人员在线补报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财政财会管理部委初审确认,无需财会人员到现场申领。详细步骤为: #
1.财会人员登陆“江苏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实名认证、信息补报、材料上传、确认递交。
2.所属财政部委初审通过后,完成信息采集。
#
3.后续变更,首次采集初审通过后,如人员相关信息发生变化2023宁夏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由本人登陆系统自行更改后,由财政财会管理部委初审生效。 #
五、时间安排
各地区财政部委应自2023年4月30日开始,举办本辖区内财会人员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并列入日常财会管理工作。
#
六、工作要求 #
湖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将按国家和省的规定使用,作为财会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评审、高端财会人才选拔、先进财会工作者推选等资格资质初审的重要根据,进一步健全完善财会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体系。
1.各级财政部委要高度注重财会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和财会人员诚信建设工作,统筹安排,全面推行,采取着力有效举措,确保财会人员信息采集全覆盖。要根据“方便办事、一网通办、一口受理、信息共享”的原则采集、维护和使用财会人员信息,充分发挥财会人员信息在服务用人单位和财会人员、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各级财政部委应及时初审确认财会人员上传的所有资料。对上传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反馈并要求财会人员再次上传。
#
3.各级财政部委应以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登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信息品质检测等多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为契机,有序采集财会人员信息,真实、完整地记录财会人员从业状况和信用状况,确立和加强财会人员信用档案。 #
4.各级财政部委要充分运用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对财会人员信息采集和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政府机构和用人单位等依法依规运用财会人员信用信息,颂扬财会诚信,惩戒财会失信,扩大财会人员信用信息的影响力和警示力,使全社会产生提倡财会诚信、践行财会诚信的社会风尚。
湖南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系统操作指南.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