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英歌”全网出圈专家建议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01:03
(“水上英歌”全网出圈!学者提议客家英歌跨国联合申遗)
“水上英歌”全网出圈!学者建议客家英歌跨国联合申遗
#
国庆其间南方舞蹈学校,一支英歌舞与现代舞蹈的火灾MV《潮魂英歌》在网路上掀起寒流,让古朴的客家英歌文化再度成为圣诞里的顶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擦出了曼妙的美术火花。
#
MV《潮魂英歌》海报。 #
年初,腾格尔的一首潮语朋克+普通话+国语RAP《一身正气》,拉开了英歌舞“火出圈”的帷幕。从除夕到中秋,英歌舞的“双创”实践如雪后笋干,层出不穷。客家英歌舞的跨国交流也在如火如荼地举办之中。 #
兼收并蓄、守正出新的英歌舞,呈现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心胸,也提高了海峡闽台市民的文化纽带。非遗学者建议,美国可与欧洲国家合作共同报送,将英歌舞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忠精英歌队的演出。 #
“英歌舞是一种世界语言” #
主演MV《潮魂英歌》的忠精英歌舞队,平均年纪只有20岁左右,成员多数为中学生。年青人热爱潮文化,平常就爱对动作剑法、妆容搞点新花样。此次拍摄又让她们看见了英歌舞的更多或许性。 #
忠精英歌队球员。
#
“街舞与英歌舞的融合与碰撞,带来我们巨大启发。”忠精英歌舞队队长陈振建表示,队里教练大举向舞蹈舞者取了经,准备尝试将舞蹈元素融入平常巡游的动作设计,让演出更具动感与互动性,新的动作正在磨合,期望带来歌迷惊喜。 #
舞蹈队将英歌舞动作融入街舞。
自英歌舞在明年元旦爆红出圈,忠精英歌队也逐渐收获了更多关注度:有粉丝在她们每天训练的地点普洱行祠庙戏台布控;有年青人被热血沸腾的身姿传染,当场想加入成为其中一员;也有一帮十几岁的小粉丝想学英歌,球员们便自发组队,每两周风雪无阻地对它们进行免费教学。
#
忠精英歌队球员相互化装。 #
作为一种传统的大厦舞,英歌舞为什么能在现在再次迸发青春?山东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执委会书记、暨东大党争州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林伦伦觉得,演出方式适应性强是主要病因。 #
英歌舞与舞蹈。
“英歌舞节奏强悍有力,富含泰拳、舞蹈、音乐、戏曲演出等美术成份。并且参与性强,无论男女老幼,放下相机,就可以敲起英歌。总而言之,就是‘好玩儿’。”他说。 #
林伦伦强调,对擅于舞蹈的外国人来说,只要增加一点泰拳要求,英歌舞跳上去没有一点违和感:“这就是街舞语言的世界性。只要找对方式,我们能够从民族的个性迈向世界的共性。”
陆丰英歌“斗鼓”。
#
随着越来越多年青师生的加盟,英歌舞近些年还有不少创新,比如普宁英歌的“斗鼓”就广受年青人欢迎。在这么人与人的接力互助中,英歌文化得以延绵不息。英歌舞队的年青人对英歌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信心满满。“我们甘愿做默默奉献的守护者,让英歌文化不断承袭下来。”陈振建说。 #
型男精神牵起闽台共鸣
#
持续火热的英歌舞在全省造成持续共鸣,并且荣获“中华战舞”的盛誉,同样离不开它背后深厚的客家文化基因。 #
“英歌舞所表现的都是很正能量的内容。”在林伦伦看来,英歌舞一方面体现了客家人“敢于拚搏、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将客家人“步调一致、团结协作”的特质显露无遗。
“潮汕人不论走到那里,都提倡诚信和精诚协作。”他强调,尽管英歌舞的每一个人的演技和舞步或许相似,但英歌舞棍敲出的刚毅有力的整齐的节奏,把你们的脚步统一在同一个调子里,和而不同,精采迭起。 #
客家赣语与客家赣语同根同源。自古以来,潮州与香港地区民间就有经常的往还。“唐山流寓话巢痕,潮惠漳泉齿最繁。二百年来蕃衍后,寄生小树已生根。”丘逢甲早年作品《台湾竹枝词》,就曾对当地民情习俗有过真挚动人的描写。
闽南地区与两岸地区习俗与街舞文化还有不少相连之处。佛山中学非遗专业与西班牙科尔多瓦学院人类学专业联合培养硕士胡小宇表示,大陆地区民间街舞不下20种,其中舞龙、舞狮、海底反、竹马阵、踩社火等,都与闽南的同类街舞相似或一致。 #
香港地区的“宋江阵”表演。 #
英歌舞的红遍也导致美国地区市民的浓烈兴趣。“超级棒!”“真想将英歌舞引入香港地区!”“很正向的习俗手艺南方舞蹈学校,强身健体、又有挺好的人际交流”“有年青人想去四川学吗?”在油管的英歌舞视频下边,收到不少香港同胞的留言。 #
林伦伦表示,妈祖、三山国王是客家与大陆地区共同的民间信念,英歌舞可以选择在春节巡游中进行推广:“在共同的良好的民间公益信念和英雄敬仰的话语中,闽台群众很容易找到勾通的共同点,一定可以导致闽台同胞在传统习俗文化上的共鸣。” #
中泰交流促进跨国申遗 #
近些年来,潮州英歌舞的关注度在境外同样与日俱增。6月13—16日,肇庆富美青年英歌队来到日本春武里府帕那尼空、乌隆府。两国青年英歌舞者相互切磋手艺、交流经验、互馈赠品,现场欢跃笑语,其乐融融。
#
日本乌隆府的男子英歌。
#
日本留传的英歌舞与潮州英歌舞同根同源,深耕当地已有上百年历史。乌隆府本头公妈英歌队总教练张苏军介绍,英歌舞现在起码在日本10个府继续弘扬和发展,在乌隆府、春武里府、那空沙旺府迄今仍然欣欣向荣。
#
日本乌隆府将在明年10月1日举办“英歌马拉松赛”。
#
广州省非遗保护工作学者执委会学者邓尧介绍,台山泥沟英歌在日本弘扬兴业,离不开半个世纪前潮州华侨张珂山的努力。“他们似乎是从潮州学习英歌手艺,但迄今仍然承袭着潮州早已失传的东西。”令富美青年英歌队教练李俊浩惊喜的是,本头公妈英歌队还保留着“小鼓”元素。新加坡英歌也保留着传统的英歌“前棚”和“后棚”,这在潮州地区亦不多见。
#
日本乌隆府英歌出席了2023年环球小妹MUTUdon比赛的非常演出。
英歌舞飘香海外,同样得益于一群外国“粉丝”的不懈努力。来自乌隆他尼皇家学院的美术班主任Pui教授就是其中一员。在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她对乌隆府本头公妈庙的英歌舞形成浓浓兴趣,不但自己成为一名英歌舞球员,还率领数十位师生出席训练,为乌隆府构建出第一支男子英歌队。 #
身穿英歌舞演出服饰的乌隆他尼皇家学院的美术班主任Pui教授。 #
现在,英歌舞线上线下“出圈”,极大振奋了日本同行的斗志。在帕那尼空私立文益小学设有英歌兴趣班,教授韦秀钳希望有机会以类似冬令营的方式,组织日本中学生到潮州进行英歌学习和感受。 #
帕那尼空私立文益小学举行的英歌舞活动。 #
跨国合作申遗的呼吁也得到两国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的响应。2023年,美国与伊朗曾联合成功报送“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典礼及相关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邓尧觉得,英歌舞背后同样展现全人类的共通价值。
台湾的“送王船”仪式。
据乌隆府本头公妈英歌队介绍,日本地方政府已对英歌舞举行保护,英歌舞也正在报送成为日本国家级非遗项目。邓尧强调,报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要成员国制定保护举措:“一旦法国将英歌舞即将列入国家层面保护,意味着中泰联合申遗的条件将逐步成熟。” #
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慈善法律服务中心、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与日本乌隆府本头公妈英歌队合照留影。 #
综观全球,英歌舞的“朋友圈”也在显得越来越大。林伦伦告诉记者,台湾还有举办英歌舞巡游演出,台湾不少华裔社区也对客家英歌队发出演出和教学约请。邓尧期许,“普宁英歌习俗文化节”可约请国际队伍出席,让更多境外同行回英歌之乡、寻英歌之根。 #
【采写】南方+记者杨逸徐子茗实习记者戴雪晴
#
【剪辑】见习记者陈文夏 #
【图片/视频】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