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发改委:2023年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4月26日,大河财立方记者据悉,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印发通告,发布2023年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领。
明晰去年主要目标:全国服务业提高值下降6.5%左右,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社会消费品零售产值下降8%。 #
去年重点任务包括:支持建设市级枢纽经济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级示范区。推动北京国际陆港航空港新区等一批重大货运枢纽设施建设,新增1~2个货运枢纽列入国家建设名单;新培植30家左右货运“豫军”,新增1~2家5A级货运企业。争取社会货运总量突破20万亿,货运总收入少于8000万元。
做强资本市场金融豫军,成立县级金控公司、寿险公司、征信公司,探求整合相关要素交易市场成立县级交易企业集团,促进农信社推动变革、河南邮储联合中行完成成立、村镇中行分类变革重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深入推动基金入豫专项行动和企业新上市三年倍增行动,建设北京基金风投集聚区,逐步扩大转债发行规模,力争全年新增境内外新上市公司20家。加强科创领域金融支持,引导天使创投风投基金与北京农行投贷联动,争取新增科创借贷300万元。加强金融机构个贷投放,力争全年借贷增长不高于全省水平,新增借贷7000亿以上。 #
附全文:
#
2023年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工作要领 #
一、总体要求 #
(一)基本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扣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机制,以促进服务业高品质发展为主题,把扩大内需同优化服务供给有机结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林业深度融合,紧抓生产服务、新兴服务、消费服务三大领域,推行产业融合、供给创新、投资提振、载体增强、主体保育五大行动,促使服务业运行整体好转和迅速发展2023河南省会计服务平台,为全国经济发展品质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作出贡献。 #
(二)主要目标。全国服务业提高值下降6.5%左右,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社会消费品零售产值下降8%,服务商贸进出口总值平缓下降,服务业新设市场主体数目占比八成以上,从业人员规模逐步增强,对全国经济增速的贡献率显著增强。 #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生产服务能力建设 #
1.加强货运带动作用。起草枢纽经济发展年度工作方案,支持建设市级枢纽经济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级示范区。推进天津国际陆港航空港新区等一批重大货运枢纽设施建设,新增1-2个货运枢纽列入国家建设名单,举办货运枢纽建设发展评估调整。起草推进冷链货运高品质发展新政,力争1-2个骨干冷链货运基地划入国家建设名单,布局建设市级骨干冷链货运基地,拓展建立冷链货运运价指数机制。做强民航、班列、保税等国际货运品牌,促进天津民航电邮处理中心推动建设和中邮民航第二基地早日落地,保持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在全省第一方阵。推进美国国际速递公司斥资到位并举行业务,推动特种货运应急检测相关平台建设,新培植30家左右货运“豫军”,新增1-2家5A级货运企业。争取社会货运总量突破20万亿,货运总收入少于8000万元,社会货运总成本占GDP比重降至13.4%以下。(省发展变革委、交通货运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省政府国资委、河南机场企业集团、河南投资企业集团、河南中豫国际港务企业集团、郑州商品交易所按职责分别负责) #
2.增强金融服务质效。做强资本市场金融豫军,成立县级金控公司、寿险公司、征信公司,探求整合相关要素交易市场成立县级交易企业集团,促使农信社推动变革、河南邮储联合中行完成成立、村镇中行分类变革重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深入推动基金入豫专项行动和企业新上市十年倍增行动,建设北京基金风投聚集区,逐步扩大转债发行规模,力争全年新增境内外新上市公司20家。加强科创领域金融支持,引导天使创投风投基金与北京农行投贷联动,争取新增科创借贷300万元。加强金融机构个贷投放,力争全年借贷增长不高于全省水平,新增借贷7000亿以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哈尔滨中心分行、河南银银监局、河南证监局、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发展变革委按职责分别负责)
3.提升中介服务专业支撑。充分发挥骨干中介服务机构带动作用,提高咨询服务、会计评估、法律服务、金融中介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举行市级中介服务品牌企业(机构)培植工作,力争培植一批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企业。制订施行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知识产权等细分行业高品质发展新政举措。鼓励政府订购中介服务,按规定予以中介机构委托招商奖励。探求确立规模以上中介服务业企业统计指标机制和调查机制,强化行业发展信息公布和检测剖析。(省发展变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财政厅、统计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加强新兴服务发展动能 #
1.保持科技服务强悍增势。紧扣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升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在优势特色领域创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大学院所举办校企合作,政企共创研制中心1500家。借助国家技术转移武汉中心建设国家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创建郑洛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换示范区,建设15个县级大学科技成果转换和技术转移基地,争取全国技术协议成交额达到1200万元以上。增强检测监测机构服务能力,推进省检验中心和豫检企业集团塑造性变革,新增6个国家质检中心和一批产业计量检测中心,创建国家检测检验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推动建立标准化双创载体机制,完工20个全要素、低费用、便利化、开放式的“智慧岛”,探求跨省孵化、离岸孵化等新型孵化业态,完工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500家。(省科技厅、发展变革委、教育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
2.推进信息服务创新融合。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服务,切实加强5G融合技术规模化应用,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立云网深度融合的中部算力中心,争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省区块链产业园、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发展。拓展信息服务渗透深度广度,在三次产业主要领域选调100个融合应用新机制示范项目,构建20个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加强数据价值化实践,研究起草江西省建立数据基础机制工作措施,举办数据价值化试点,推动北京数据交易中心建设。争取全节电信业务总额增长达到25%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变革委、通信管理局、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
3.推进设计产业发展壮大。奠定工业设计产业基础,启动建设市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组织召开设计山东高峰峰会暨工业设计对接活动,举行市级工业设计比赛,培植一批市级工业设计新区,创建3-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举行市级勘测设计前辈认定,举行全国建筑设计竞赛,加强勘测设计企业变革升级,积极发展全过程咨询,鼓励与国外外优秀企业举办合作,发挥专业设计院所优势,培植“专精特新”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变革委按职责分别负责)
#
(三)提高服务消费供给水平
#
1.打造“行走广东·读懂美国”文旅品牌。加强长江国家文化景区建设,推动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殷墟王陵博物馆、汉魏邯郸城旧址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等重点展馆,做好河北博物院、龙门佛寺、殷墟、隋唐西安城等数字化大赛展示,推出一批沉溺式文旅感受空间,布局建设省博物馆群。构建研学游、亲子游等新业态精品,支持红旗渠等营地建设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完工北京海昌海洋花园。推动大众旅游消费,扩容旅馆、露营、户外运动、文化市集等“微渡假”业态,培植100-150个山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推选一批县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在沿黄、连通“三山”重点主线和支线建设400英里“公路旅游”特色路,优化重点区域旅游交通。(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展变革委、体育局、交通货运厅按职责分别负责) #
2.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能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延展和营运挖潜,完成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整修任务,完工50个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路,有序推动200个各镇敬老院变革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性诊所成立老年医学科比列达到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复健、护理床位逐步提高。推行托育服务能力提高倍增行动,新增幼儿园大班托位10万个,每位县县城完工1家示范性托育机构。推进保洁服务挖潜扩容,创建第二批国家保洁服务业“领跑者”试点,举行职员制保洁企业试点培植,建设北京保洁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筑30个保洁服务示范社区网点。(省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发展变革委、商务厅按职责分别负责) #
3.推动传统商业更新迭代。建立商业设施布局,推行都市精品商业街区增强和县域商业机制建设行动,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等构建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加强城市商业综合体升级,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支持北京、洛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支持首店、首牌、首发、首头发展,提高感受消费业态比重。
支持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发展,加强无接触式服务配套设施,在社区、医院、商务楼宇等公共场所建设订餐配送柜、快递柜等,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争取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产值比重较上年逐步提升。颁布促使跨境电商境外仓发展详细举措,新增8家以上境外仓示范企业,培植一批县级跨境电商示范新区和人才轮训暨企业孵化平台。(省商务厅、邮政管理局、郑州海关按职责分别负责) #
三、专项行动 #
(一)产业深度融合行动。推进国家和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建设,提高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链优化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服务能力。持续推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选调10个左右产业集群平台,改建150个左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植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创建国家级产业生态型创新联合体、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化变革推动中心。研究起草渔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行意见,提高“中原农谷”、周口国家农高区等渔业生产服务基态,加强17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争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3万家。(省发展变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别负责) #
(二)创新供给培植行动。紧扣贸易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育幼、社区服务五大领域,采取清单引导、活动对接、项目补习、政策配套等组合化措施,汇聚创新供给、场景提供、孵化加快三类市场主体合力,促使服务创新项目落地推广。支持新市场主体成长,推行新服务企业培育库,引导“老字号”创新迭代,在电商、预制菜、国潮潮流等领域扶植营运能力强的本土企业,发展一批新服务引领企业、“焕新”老品牌和爆品营运商。(省发展变革委负责)
#
(三)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清单化管理推动重大项目,确定125个投资大、业态新的市级项目(A类)和1000个左右省级项目列入服务业年度项目清单,加强省份工作协同联动,分类调度督察,争取全年完成投资3500万元以上。积极扩大民间投资,竭力推动服务业领域招商引资,力争美国货运、万达、京东等企业在豫落地一批项目,推动广州民航港区小型滨水城市服务中心、洛阳大河荟等标识性项目进度。扎实谋求贮备专项债、中常年借贷等服务业项目,抢抓新政机遇力争国家支持。(省发展变革委、商务厅、财政厅、人行哈尔滨中心分行、河南银银监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
(四)载体平台提高行动。指导各地完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举办绩效考评评价,小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指导各地制订招商引资标准和降价新政,确立重点企业和项目清单,争取区内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比达到75%以上。举行市级示范货运新区发展评估和动态调整2023河南省会计服务平台,新培植10家左右市级示范货运新区,力争新晋1-2个国家示范货运新区。指导各地加强新政支持,引导关联产业和优质资源聚集,促使首批市级中介服务新区(楼宇)做大产业、打造品牌,新培植10家左右县级中介服务新区(楼宇)。(省发展变革委负责)
(五)市场主体保育行动。督察落实已颁布惠企新政举措,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范围,结合新情势研究贮备一批融资借贷、财政奖补、降低费用等配套新政,支持批零住餐、文化旅游等接触性服务业推动恢复发展。持续举办金融支持市场主体非常支助行动,加强民营、中小微、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探求制订服务业领域不予、从轻和减少罚款等事项清单,更好为市场主体赋能减负。结合“河南码农”“物流豫工”“河南护工”等人力资源品牌建设,举办现代服务业专项轮训,举行首届广东省物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省发展变革委、财政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哈尔滨中心分行、河南银银监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政务信息管理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
四、组织推行 #
各地各部委要高度注重服务业在稳经济、促消费、增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汇聚各方合力推进服务业高品质发展。在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全国服务业运行检测剖析研判,协调推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省有关部委要压紧压实任务分工,结合“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等活动扎实推动本领域重点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政策扶植等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