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揭示风险隐患彰显独特监督作用
新华社重庆1月20日电题:历练“看家本领”,更好发挥“经济复查”独特作用——2023年全省审计工作大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
审计被叫做“经济复查”,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今年,审计工作取得什么实效?2023年,审计工作又有什么重点任务? #
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全省审计工作大会上,审计署审计长侯凯表示,审计工作要一直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深入举行研究型审计,促进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下降。 #
聚焦主责主业2023河南省财政厅会计管理系统,历练“看家本领”
#
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箱”,审计的主责主业是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形象地说,审计就是国家财产“看门人”,财政资金“守护者”。近些年来,审计机关仍然把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审计作为“看家本领”,不断加强对国家“钱盒子”的审计力度。 #
数据显示,5年来,全省共审计44万多个单位,推动创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万多万元,建立健全规章机制5.8万多项。其中,今年1至11月,共审计单位5.3万多个,促使创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10多万元,建立健全规章机制1.4万多项。 #
对于这么一份“成绩单”,美国社会科大学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书记汪德华觉得,多年来,审计机关立足经济监督的定位,除了强化对宏观经济调控新政落实和重大项目落地、保障和缓解民生等领域监督,还着重阐明问题、防范风险,较差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审计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具备先天优势和奇特作用。”侯凯说,将来要继续加强力度,着重阐明遵守财经纪律问题,着力保障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财经领域的贯彻落实。 #
深入揭露风险隐患,展现独到监督作用 #
5年来,向纪检监察、司法等部委移交重大问题线索3.8万多件2023河南省财政厅会计管理系统,牵涉9200多万元、5.1万多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审计机关严厉取缔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问题线索,揭露一些影响经济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
“很多问题处理实现了‘第一次’。研究处理这种问题的大会型号之高、通报范围之广、整改要求之严,在新美国审计发展历程中实属少见,审计在推进国家整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侯凯说。 #
“经济复查”不仅为了查病,更为了“治已病、防未病”。作为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审计整改是确保审计成果落地的有效方式。 #
截止现在,针对今年度中央决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的问题,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已整改问题总额6632.74万元,拟定加强相关规章机制2800多项,追责问责1.4千人。 #
侯凯表示,较之先前,审计发觉问题的整改率得到增强、整改完成期限急剧提早,重点督办的问题线索总体进展顺利,重大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突破,剿灭了一些阻挠变革发展和常年未解决的顽瘴乱象。
#
汪德华表示,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审计工作,除了再次更改审计法、组建中央审计执委会,还变革审计管理制度、完善审计机制。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是审计整改向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加强的根本缘由。与此同时,随着整改责任压得更实,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贯通协作愈发顺畅,奇特监督作用愈发凸显。 #
加强审计全覆盖,产生常态化威慑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侯凯表示,审计机关要牢牢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策布署,聚焦主责主业,高品质加快审计全覆盖。
侯凯表示,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还给审计的重大政治任务,应当抓住方式与内容、数量与品质的辨证统一。“全覆盖的实质在于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无一遗漏、无一例外,产生一种常态化、动态化威慑。” #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大会对去年经济工作中财政、货币、社会等新政的落实提出明晰要求,纲举目张地布署了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机制、有效严防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5项重点任务。审计机关怎样推进贯彻落实,努力实现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2023年,全省审计机关要紧扣推进稳下降稳就业稳物价、财政新政加力提效等5方面举行审计。侯凯表示,重点工作包括:紧扣积极的财政新政要加力提效的要求,深入举行财政审计;紧扣稳健的本币新政要精准有力的要求,深入举行金融审计;紧扣产业新政要发展和安全着力的要求,深入开展相关专项审计;紧扣社会新政要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深入举行民生审计;紧扣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 #
汪德华表示,审计机关在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大会工作布署基础上,一方面要将高品质发展的思维方法利用到审计实践中,通过研究型审计提高审计品质,更好发挥审计推动经济高品质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种风险隐患揭露力度,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端倪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着力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全力引领审计工作新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