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风靡法国促使中西文化交流带动中国发展

2012年4月16日,第九届法国电影在成都揭幕,就在这天的中午,在成都一家中餐饭店里,一位前来举办电影展的法国女士点餐时对服务员说:“我要一份川北凉粉,麻婆豆腐和高太太茄子”高太太茄子是什么,这让服务员摸不着头脑,最后在两位法国女士打越洋电话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电话里,一位女士用正宗的成都话告诉他”高太太茄子就是鱼香茄子“这才恍然大悟。那么这个鱼香茄子在法国怎么就成了高太太茄子。 #
原来接通越洋电话的那位女士是法国欧亚文化交流协会主席郭南平,通过了解才知道“高太太茄子”的由来是因为当初在法国开“成都饭店”时因为有的菜名可译音,但有的菜名却只能意译。“鱼香茄子”便是这样的一道菜,音译不能表明此菜的食材是什么,在法国,是很在乎菜肴所使用的食材,是意译还是译音“有鱼的香味茄子”,可是菜里更不就没有鱼,这意味着骗人,让顾客反感,所以思来想去,最后给取了一个“高太太的茄子”因为先生姓高,自己是高太太,所以“高太太茄子”这这么得名了。 #
川菜在法国也这么风靡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还得从1988年的欧亚文化交流协会的承办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开幕说起,当时郭南平负责接待了从国内远道而来的演艺圈名人,并做同声翻译,但在法国想要吃到正宗的中餐这真是难上加难,而郭南平的手艺也不错,这让从国内远道而来的演艺圈名人们喜出望外。这样一来二往郭南平高超的烹饪手艺便在演艺圈扩展开来,并且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成都饭店”。但是在饭店开业的前期,因为法国人对川菜的不了解,生意不是很理想,郭南平在饭店里面放上了书架和一些书籍,这让很多的人对此很好奇,一边看书一边吃着美味的中国中餐,没想到川菜的美味吸引了法国人,这让川菜很快的在法国红火起来,在很多的时候,郭南平都会给客人们讲川菜的历史,这让法国人能更多的了解川菜的历史,这让更多的法国人爱上了中国的文化。让中国的川菜在法国也红火起来。
#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多走向世界,中餐作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符号,在海外蓬勃发展。在国外目前已有2万多家中餐馆和外卖店。另外,中餐馆千篇一律是广东菜的状况也有所改变,川菜、湘菜及内蒙古火锅店纷纷涌现。今年中国春节前夕,一项调查表明,中餐已经成为外国人最喜欢的菜肴。 #
现如今很多的川菜厨师职业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如雨后春竹般茁壮成长,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就是这样的一家烹饪学校,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在教学上注重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的扎实,授艺精湛,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实习采用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践流程、模拟酒店操作流程,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着重全技能学习的专业,随着川菜在全国的风靡,这使得瑞典松兹瓦尔高中与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提出了联合办学的提议,这让中国的川菜文化更快的推向全世界。周宁表示,中餐可以说是世界上以大规模渗透方式而非依靠国家战略推广最成功的菜系,并且还在不同的地方不断进行着本土化改造。因此中国没有必要通过国家行为去炒作和捍卫中餐的国际地位,中餐的多向性与丰富性具备成为世界口味的潜质。 #
今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与融合,包括中餐在内的几大世界菜系很有可能会成为世界口味,并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标准化生产的供应商。外国人吃中餐就从最初的猎奇变得日常生活化了。如果说孔子在外国人眼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建在自家街区中的中餐馆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标志。也许有可能读《论语》的西方人不会超过10%,而吃中餐的西方人很有可能达到100%http://www.00211.cn/2012/zjdt_0601/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