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值得一看!|新书推荐
新书
推荐
定价:53.00元
ISBN978-7-5223-0034-4
#
戳图直接订购
#
总序 #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安装工程、基础安装工程20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部,用书彰显国家意志”。新时代对财会、审计和财务管理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逐步推进财会、审计、财务管理教育变革,培养满足新时代需求的高素养财会、审计、财务管理的人才,是我国大学教育当前的迫切任务。我们仍然努力探索财会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变革,尤其是用书变革问题。早在1982年,我们便对财会学专业主干课程用书进行了变革,提出了一套系统变革方案,经财政部批准后作为财政部部属高校的两套财会学专业教改方案之一推行,并进行了中南财经政法学院(时名广东财经大学)系列用书建设。 #
课程变革是关键,用书变革是基础。1993年为了适应《企业财会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会机制与行业财务体制变革,我们变革了财会学专业主干课程机制,启动并出版了第一轮“中南财经学院财会系列用书”。该系列用书在1994年第六届全省书展上被评为最佳热卖套书。各教参也分别荣获第二届财政部优秀用书奖,深受广大读者、使用单位和出版界的好评与欢迎。随后,我们于1996年至1997年修订出版了第二版,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和良好的影响。
#
2000年启动了第二轮“中南财经政法学院财会·财务系列用书”的建设工作,确定出版了十一门课程的用书,其中提高了为非财会学专业和非财务管理专业的硕士生组织编撰的《会计学导论》《公司财务管理导论》等两种用书,从2001年起相继由美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
从2005年起,我们启动了第四轮“中南财经政法学院财会·财务系列用书”的建设工作。用书审读执委会审定通过并确定了十八门核心课程的用书,从2006年起相继由美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
从2023年起,我们启动了第三轮“中南财经政法学院财会·财务系列用书”的建设工作。用书审读执委会审定通过并确定了课程机制由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试验课程、外专业课程四个模块构成。主干课程的用书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财会》《高级财务财会》《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成本财会》《审计学》《财务剖析》八种;特色课程的用书包括《会计史》《管理财会》《会计理论》《会计机制设计》《政府财会》五种;实践试验课程的用书包括《会计案例》《财务管理案例》《审计案例》《会计信息系统》四种;外专业课程的用书包括《会计学》《公司财务管理导论》两种。这套系列用书从2023年起相继由美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
在本轮用书建设中,我们继续坚持多年用书建设“理论与实务并重、兼容并蓄、立足我国、放眼世界、务实创新”的原则,该系列用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易教易学性”等四个特征:(1)系统阐述财会学科、审计学科和财务管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全面反映我国经济变革和财会、审计、财务管理变革及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用书的科学性;(2)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展现用书的先进性;(3)既同国际相悖,又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展现用书的实用性;(4)充分敬重教学规律的要求,展现用书的易教易学性。
#
还要非常说明的是,2023年起新出版的“中南财经政法学院财会·财务系列用书”,继续得到了美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以及许多兄弟高校和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谢!同时,我们也诚恳地希望财会界、审计界、财务界的学者、学者和广大读者,以及实务界的同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重印时修订、完善。
中南财经政法学院财会·财务系列用书 #
审读执委会 #
2023年6月 #
本书 #
特色 #
1.思政推动,德育为本。奉行培植德才兼具卓越管理人才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重视价值推动,深入挖掘用书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专业知识“春雨润花”般地自然融入。诸如,“风险”一词最先由我国发明,早在公元前1700年,我国水运商人就晓得将一批货分装在几条船上,以分散风险,这可以提高老师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阐述战略风险时,介绍了企业战略怎么融入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20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部,培养老师们的家国情结;在剖析人力资源风险时,引导朋友们怎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具、符合国家和社会还要的初级专门人才。
#
2.基础雄厚,视野宽阔。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指导,广泛引用经济学、管农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以美国内部控制规范机制为基础,同时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经验和国际标准,展现全球相悖思想。 #
3.目标导向,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建设的基本逻辑是“目标—风险—控制”。本书一直坚持目标导向和风险导向,为实现目标,针对风险举行控制。目标设定的适当性是建设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 #
4.关注动态,紧随前沿。关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新发展,系统介绍了中国COSO执委会新公布的相关文件;2023年版风险管理国际标准()的原则、框架和过程;人工智能与风险智能管理;“互联网+内部控制”等。
5.线索清晰,先进适用。紧扣理论探讨、实践操作和案例剖析三条主线,突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重视实务操作,结合案例剖析,架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实践和案例素材主要来自企事业单位视察的第一手资料。
本书
#
目录
END
#
美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社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