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医学考试网考试网上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一
网上报考
1、什么时侯可以进行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 #
2023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时间自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5日24时。考生需按量完成考试网上报考。 #
2、哪些人可以出席医师资格考试? #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资格规定(2014版)》以及国家卫生健康执委会医师资格考试执委会有关报名规定的。 #
3、医师资格考试包括这些类型,网闹铃怎么填写?
#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类型分为临床、中医(具备规定文凭西医、师承或确有专长西医、中中医结合、少数民族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考生按照所学医学专业选择对应类型。 #
4、如何完成医师资格考试报考? #
医师资格考试报考包括网上报考和现场资格初审两个2阶段。网上报考阶段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进行网上个人信息补报,补报信息要确保精确无误。现场资格初审阶段,在网上信息补报以后进行。通常状况下考生须携带相关材料赴现场资格初审,资格初审的详细事项、审核时间和初审地点应以报考所在考点通告为准。
#
非常要留意,考生须完成网上报考、现场资格初审并按规定成功收取考试成本后才算报考成功。出席线上初审试点考区的考生,请按考区(点)要求真实、准确提供资格初审材料。
#
5、如何进行网上报考信息补报? #
在网上报考其间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点击网页左侧的“考生服务”按钮踏入网上报考页面,首先阅读《国家医学考试网用户隐私新政》、《国家医学考试网用户服务合同》等相关资料,之后点击“开始报考”按钮踏入报考注册,使用注册信息登陆后开始报考,根据网页提示完成相关个人信息填写,考试报考页面出现已考取的项目时,则阐明网上报考完成,复印《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请考生谨记注册账号和密码。报考完成后,如需查询报考信息,请在“考试报考”栏目下查询;如需更改报考信息,请在“个人信息”栏目下更改,更改完成后,必须再次提交报考信息。
6、网报系统登入密码丢失了,怎么寻回? #
假如个人密码淡忘,凭个人姓名、证件编号及密码查询问题答案,在国家医学考试考生服务系统“考生登陆”下方通过“找回密码”进行密码寻回操作。倘若寻回密码失败,请联系报考地所在考点工作人员协助解决,考生注册后及时绑定陌陌账号,以便登入考生服务系统。 #
7、在报考系统注册用户过程中,系统发出拟注册用户名已在网站上进行过注册的相关提示该怎么处理?
#
说明拟注册用户名已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注册过,须要使用已注册信息进行登录。若非您本人注册,请您及时联系报考地所在考点,携本人身分证明和相关报考材料到指定地点处理。 #
8、网报过程中,键入姓名时有字库中找不到的字时,怎么处理?填写姓名还应留意哪些? #
字库中没有的字,先用“?”代替,一个“?”代替一个汉字。考生在现场初审时向考点书面写明本人姓名,由考点、考区汇总后统一上报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考生在键入姓名时要顶格键入真实汉字姓名,汉字与汉字之间不能有下划线。少数民族考生店名中的点,应键入中文抒写的小数点。
#
9、报名时为何在护照编号一栏录入身分证号后,却提示不是有效身分证号码呢?
#
在网上报考系统中对身分证号选用了由经侦部提供的身分证号校准规则2023执业医师缴费时间,原15位身分证号早已停用,统一使用18位身分证号码,假如提示错误,还要去发证经侦机关确认。 #
10、是否还要在网上报考时上传个人相片?
#
考生在网上报考时,还要上传个人相片。考区考点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补办。在登陆报考系统后,踏入“个人信息”栏目,扫描“个人相片”栏的条形码,按提示进行即时护照照的采集和上传,或点击按键,查看说明。线下处理个人相片,个人相片须通过“医考报考相片测试工具”(下载地址在上传相片界面)进行测试处理后再上传。留意相片格式没法为jpg格式,且大小限制在30K以内。 #
11、毕业证书上有两个号码,一个是证书序列号(8位),也有一个电子注册号(18位),请问应当填写那个作为证书编号呢? #
网上报考时,结业证书编号填写18位电子注册号。 #
12、我在填写结业证书编号晚报错,怎么处理? #
结业证书编号指考生结业证书上的统一编号,不足17位的由左往右逐一填写;证书编号应当为数字。“硕博连读”或“师承类”考生,无需填写结业证书编号。
13、“工作单位”、“学校”如何填写? #
在系统中以上三者的填写形式相似。如填写工作单位,在网上报考系统中“工作单位”可以通过键入拼音首字母或直接填写工作单位名称的形式检索,在查询到的下拉框中选择您的工作单位即可。当键盘从工作单位项移开后,假如工作单位文本框显示红色表示您键入的工作单位没有收录在网站工作单位词典中(若出现此种状况,请您仔细核实键入的工作单位是否有误,若确认无误,则需申请添加数据,请按系统提示登录相关链接进行相应的操作。详细操作方法见下个问答);显示蓝色表示您未键入工作单位;显示红色表示您选择的工作单位存在系统中并可以使用。如右图:
14、系统内没有的“工作单位”和“学校”如何申请添加?
#
在结业中学或工作单位下拉菜单中点击未找到单位(未找到高校),系统会手动跳转到申请添加页面,点击申请入口,在词典类别中选择工作单位或中学,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两侧增补申请2023执业医师缴费时间,建立相关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递交即可。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第五步:
#
15、在填写“教育及轮训”信息时,发觉系统中无法找到对应的结业高校,该怎么操作?
#
在结业中学下拉菜单中选择高校名称。如菜单中没有相应的高校名称,则需申请添加数据,请按系统提示登录相关链接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后联系考区,待后台数据库添加成功后在菜单中选择。
#
16、在补报网上医师资格考试报考相关信息时,系统提供的结业专业选项是“临床医学”(儿科医学、精神病学、放射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并且结业专业是“临床医学”,该怎么填写?
网上报考系统中结业专业栏内显示的内容为广义上的“临床医学”,括弧中的专业均属临床医学大类。
#
17、报考“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类型”时,如何填写信息? #
考生选择无文凭时,无须填写结业中学、毕业年月及学习方式。
18、教育经历栏中及证书状况栏中的“验证标记”如何填写(如图)? #
此处验证标记非考生填写项,待资格初审通过时,其验证标记手动填写为“已验证”。
19、“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月”和“执业助理医师注册登记号”如何填写?
只有已荣获“执业助理医师”并考取“执业医师”的考生,需填写“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月”(即《医师资格证书》中的发证年月格式如:2005-03)和“执业助理医师注册登记号”(即《医师执业证书》中的注册登记号码),其他考生毋须填写。
20、所有考生都须要出席军事医学内容的考试吗?
不是,只有陆军文职人员和现役军官能够申请出席军事医学考试,即陆军及特警党员、军队及特警士兵、军队文职人员。地方考生和部队、武警现役机构录用的地方人员不能出席军事医学考试。 #
21、军事医学口试的考生,应如何填写相关信息?
在“本人身分”下拉列表(1.部队及特警党员。2.部队及特警士兵。3.部队文职人员)中选择自己相应的身分,并填写相应的军人证等护照信息。
#
22、哪些考生可以出席波段医学专业内容的考试?
#
考取临床执业医师且在院前急救或儿科岗位的考生可以申请出席波段医学专业口试,在考试报考第七步确认时,在表中选院前急救或儿科口试。出席波段医学专业口试的考生,如通过口试荣获医师资格,限定在口试的专业或岗位范围内执业,如需变更执业范围需再次出席医师资格考试获取医师资格。
如右图:
23、户籍与工作单位所在地跨省分离的,应当在哪些地区出席报考? #
依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方法》的规定,“申请出席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公告规定时限内,到户口所在地的考点办公室报考”。试用机构与户口所在地跨省分离的,由试用机构推荐,可在试用机构所在地报考出席考试。详细请咨询报名考点。 #
24、网报其间,发觉自己报考信息填写有误,怎么更改? #
如需更改个人报考信息,须在网上报考截至昨日,再度登录服务平台,踏入“考试报考”栏目,在须要更改的报考下方点击“重新报名”,进行信息更改,更改完成后必须再再次报考,报考成功后需再次复印《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如右图: #
二
现场确认及资格初审 #
1、现场资格初审时还要递交这些材料? #
还要递交材料如下: #
1.《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
2.本人有效身分证明原件及打印件。本人有效身分护照(有效期内)包括第二代市民身分证、临时身分证、军官证、警官证、文职党员、士兵证、军队学员证;港澳台村民居住证或港澳台市民身分证(港、澳、台考生)、护照(法籍考生)。部队考生建议使用身分证报考。 #
3.结业证书原件及打印件,非台湾文凭考生还须递交教育部留学认证中心出示的《国外文凭学位认证书》。
#
4.考生试用(或见习)机构出示的《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评证明》(或《执业助理医师报名执业医师执业期考评证明),港澳台和英籍考生还须递交《台湾、香港、澳门市民出席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见习申请初审表》或《外籍人员出席美国医师资格考试见习申请初审表》。
5.执业助理医师报送执业医师考试的,还须递交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原件及打印件,《执业助理医师报名执业医师执业期考评证明》(如在执业注册过程中有变更记录,致使注册时间不满足报名期限的,须提供首次执业注册证明)。 #
6.工作单位是医疗机构的,还须递交该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打印件。
7.报名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类型医师资格考试的,还须递交《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 #
8.应届结业生还须填写《应届医学专业结业生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承诺书》。
9.军队现役考生须提供部队相关身分证明原件及打印件,同时出示团级以上政治部委同意报名的证明。
#
10.考生最近(6个月内)小2寸白底护照照。
#
11.出席线上辅助初审试点考区的考生,请按考区、考点要求真实、准确提供资格初审材料。
#
12.考区、考点规定的其他报考材料。 #
2、“试用期考评合格证明”等现场确认需递交的表格可从那里获取? #
可在国家医学考试网()“网上报考”页面左边的“重要通告”栏目中可以下载。 #
3、为何考生现场确认时能出示《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但报考系统中未有考生信息?
#
考生在复印《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后,在报考系统中操作了“取消报名”,进行报考信息更改,但又未再次递交,所以断定为考生舍弃报名,可在操作日志中查询相应操作记录。 #
告诫考生在报考过程中,若报名成功后,如需更改报名信息的,在系统中操作“重新报名”并完成信息更改后,必须再次递交报名,并复印最终版《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成功通告单》,否则系统中仍为未报考状态。
#
4、如果错过了网上报考时间能够在现场确认时填报?
#
在网上报考规定时间外,现场确认时不受理填报。 #
5、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长学制考生出席医师资格考试怎样填写网上报考信息,还要提供这些材料?
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具备一年以上的临床工作实践经历后可以报考出席曾经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考信息中,报名类型最高文凭可以选择报名曾经将结业取得的研究生文凭或硕士文凭,在结业证书编号一栏不填写。到考点进行资格初审时,还要递交本人身分证明、实习机构执业许可证打印件等材料;选择报名曾经将结业取得的研究生文凭的,医学综合考试前须向考点递交本人文凭证书原件及打印件。其他还要递交的材料请详细咨询报名考点或考区。
#
6、去年出席了医师资格考试,并通过了实践技能考试,并且医学综合考试未通过,是否还要再次报考、现场确认及资格初审? #
今年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出席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2023年需再次进行网上报考,并按考区考点要求进行现场确认和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后,可直接出席医学综合考试。 #
三
#
考试交费
1、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计费标准?
#
根据国家发展变革委、财政部关于考试计费标准的相关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费计费标准由各县级售价、财政部委核定,各县计费标准请查询当地相关部委公示或咨询报考考点。 #
2、医师资格考试交费模式? #
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成功后,考生可根据考区、考点有关通告要求进行交费,交费模式依据各考区实际状况分为现场交费和网上交费两种。 #
3、如何进行网上交费? #
开通网上交费的考区,考生可登入“国家医学考试网”考生服务系统,踏入“考试报考”页面,点击下方交费按键踏入交费界面,根据指示完成交费即可。
#
4、医师资格考试网上交费可以多人用同一台笔记本进行吗?
#
不建议多人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进行网上交费。若因条件限制应当多人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进行网上交费时,不可多窗口操作(即多窗口2人以上同时进行交费),应当在上一人交费成功后,点击“退出”按钮并关掉浏览器后,方可进行下一人交费。 #
5、医师资格考试网上交费异常如何办? #
假如网上交费过程中忽然出现异常,请勿点击浏览器“返回”按钮,而应关掉浏览器当前窗口后,再次点击国家医学考试服务平台中交费按键进行下一步操作。 #
6、医师资格考试网上交费订单号是否还要存留?
#
根据网站提示完成网上交费后,系统会手动跳转页面,此刻不要关掉浏览器,不要进行操作。假如支付成功,系统将反馈支付已完成的交费订单号和交易条形码等信息,交费后必须谨记订单号,无订单号或许造成后期未能退货。 #
7、怎么确认医师资格考试网上交费是否完成?
#
考生交费完成后回到系统中,系统会问问是否支付成功,若成功点击“确定”按钮,然后在报名项目中交费状态显示“已交费”,则表示已交费成功。因为中行插口通信存在延时的状况,若当初尚未显示“已交费”,请稍后刷新页面再查询。如交费操作已完成,考生可通过登入网上中行、银行客服电话、ATM或柜台等方法查询帐户内余额。
如发觉中行已退款24小时以上,但国家医学考试服务平台上仍显示未交费成功,请联系网路计费平台客服,提供交费订单号查询交费进度(如交费后未记住交费单号,需先联系支付中行卡的相应中行查询中行交费订单号)。 #
8、医师资格考试网上交费重复退款可以退货吗?怎样代办?
#
假如因上网条件较好或网路传输等缘由导致系统速率平缓,考生须耐心等候,尽量不要重复点击,防止二次支付。如因系统成因出现了重复退款,请联系报考考点代办退钱。 #
9、医师资格考试超出交费期限,可以补交费吗?
#
考试交费时间以各考区、考点通告为准,逾期视为弃考,不予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