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临床医师/助理医师 > 专业辅导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

2012-10-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一)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 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功能的需要。 #

1、根据公式:map=co×svr,因此降压时主要降低svr,避免或减轻对以co的影响。

#

2、组织血液灌注量主要取决于血压和血管内径:

#

组织灌注量=[π×血压×(血管半径)4]/[8×血粘稠度×血管长度] #

若血管半径增加1倍,组织灌注量可增加16倍。因此,血压适当降低,组织灌流量可由血管扩张来代偿。

#

3、维持正常的血管内容量。 #

(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

1、手术野的渗血量有明显减少,但仍有微量渗血,表现红润潮湿;

#

2、如手术野呈现苍白干燥时,应及时调整血压水平。 #

(三)血压控制水平 #

1、一般认为,术前血压正常者,控制收缩血压不低于10.7kpa(80mmhg),或map在6.7-8.7kpa(50-65mmhg)之间。 #

2、以降低基础血压的30%为标准,并根据手术野渗血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

(四)控制性降压的时间 #

1、主要在手术渗血最多或手术最主要步骤时施行降压,尽量缩短降压时间。

#

2、map降至6.7kpa(50mmhg)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越过30分钟。 #

3、手术时间长者,若以降低基础收缩压的30%为标准时,每次降压时间不宜1.5越过小时。

#

(五)注意体位对局部血压的影响 #

1、尽量让手术野位于最高位置,虽然全身血压降低较少,但局部血压已有明显改变,渗血也显著减少。

#

2、充分利用下肢位置对调节血压的影响,如下肢降低15°可使血压降低1.3-2.7kpa(10-20mmhg),这样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

3、俯卧或侧卧位时可显著减少回心血量,使co锐减,因而是控制性降压的风险体位,应妥善处理。 #

(六)基本监测 #

1、ecg,spo2,尿量;

#

2、动脉血压,最好是直接动脉测压;

#

3、手术时间长者,应监测cvp、hct、体温及动脉血气分析。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