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口腔医师/助理医师 > 考试辅导 >

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止血

2010-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止血

  近日相继有考生来电询问,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的情况,我们从相关单位获悉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的相关消息。 #

  对术中减少失血、保持术野清晰、防止重要组织损伤、保证手术安全以及术后创口愈合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下列几种 : #

  1. 钳夹、结扎止血此法为术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 即用血管钳将看得见的出血点进行快速、准确的钳夹止血。不可盲目乱夹 , 如出血点因出血而看不清 , 可用纱布块压迫一下 , 待看清楚后再夹。钳夹的组织宜少 , 以免过多地损伤血管周围的正常组织。表浅的微小血管 , 单纯的钳夹即可达到止血目的;而较大的出血点 , 则需在钳夹后用丝线予以结扎 , 也可使用 电凝。结扎所用的线头 , 作为异物长期留在组织之中 , 可造成感染或引起组织排斥反应 , 甚至 影响创口愈合, 故在结扎后剪线时, 应尽量减短, 避免遗留过长线头, 这对整形手术和创面植皮尤为重要。对某些钳夹组织较多、钳夹组织的游离端过短以及钳夹的组织内有明显的血管者, 为避免滑脱出血, 可加用缝扎。对于大块的肌束应采取先钳夹,再剪断 , 最后缝扎 , 才能安全可 靠 , 常用的缝扎方法为贯穿缝合法。

#

  2. 阻断止血 此法为临床上止血效果最明显、最可靠的方法 , 即用钳夹、结扎和缝扎的方法阻断知名血管或术区中较粗大血管的血流 , 达到区域止血的目的。 #

  (1) 知名或较粗血管的阻断止血 : 术中处理此类血管 , 应顺其长轴 , 细心将其从血管鞘中 分离解剖出来 , 再行两侧钳夹或结扎后剪断 , 即可达到防止和减少出血的目的。注意血管结扎切断后所留下的断端长度 , 至少应为该血管管径的两倍 , 并应行双重甚至三重结扎 , 才能有效 地防止滑脱。对较大动脉的第二次结扎 , 使用贯穿缝合法 , 则更为稳妥、牢靠。 #

  (2) 颈外动脉结扎 : 颈外动脉是口腔颌面部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 因此 , 阻断结扎或结扎切断颈外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仍不失为预防和处理颌面部手术术中出血的重要和有效的方法之 一。由于颌面颈部血管侧支循环较多 , 在临床上双侧颈外动脉结扎的止血效果比单侧结扎更佳 , 但要注意其适应证 , 正确选择。

#

  (3) 区域阻断止血 : 对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而又不宜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止血的组织可采用此法预防和处理出血。在切口周围或在切除肿物血供的近心端先行圈式或栅栏式缝扎 , 即可达到明显减少出血的目的。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