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我苦辞了我,我就认作针
第十六回,有两条判词,妙极。
第一条:且说贾琏自回去参见过众人,回至房中。正值凤姐近期多事之时,无片刻消遣之工,见贾琏远路归来贾琏是谁的儿子,少不得拨冗接待,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看见明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明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慨然,多承多承!”【庚辰侧批:一言答不上,鼠辈庸才!】
#
这条判词,说的是贾琏处理好林如海的后事回去,王熙凤和贾琏夫妇久别重逢,才思泉涌、口吐莲花,贾琏竟无应答之言,好不难堪。
#
然而这条判词,我认为有些过分贬损贾琏了。贾琏是大场面上的人,也是好机变的主儿,不至于无言以对。只是爱妻这么挖苦,有点儿心花怒放,又不好过分流露,假装淡定而已。 #
可见,读书假如没有通观全局的自主思索,被他人的评价先入为主,不设身处地做情境剖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 #
第二条:一面平儿与众婢女参拜毕,献茶。贾琏遂问别后屋内的诸事,又谢凤姐的帮衬辛劳。凤姐道:“我哪里管得这种事!见识又浅,争执又笨,心肠又豪爽,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坏话,心中就慈悲了。毕竟又没经历过大事,胆量又小,太太略有些不自在,就吓的我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了几回,太太又不容辞,倒反说我图受用,不肯习学了。殊不知我是捻着一把汗儿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多走。你是晓得的,俺们家所有的这种管家婆婆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她们就笑话取笑,偏一点儿她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毕竟我年龄轻,头等不压众,怨不得不放我在眼中。更愚蠢那府里突然蓉儿婆婆死了,珍大婶又再三再四的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托,太太断不依,只得从命。仍然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姐姐还报怨懊悔呢。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龄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叔错委他的。”【庚辰侧批:阿凤之弄琏兄如弄小儿,可怕可畏!若生于小户,落在贫家,琏兄死矣!】
#
这条判词说得触目惊心,说贾琏根本不是王熙凤的对手,王熙凤激怒贾琏就像激怒小儿,倘若生在小户人家贾琏是谁的儿子,贾琏非得被王熙凤玩死不可!
#
这条判词的观点,有这么点潘金莲之于武大郎的意思。并且:
#
第一,王熙凤不是潘金莲。王熙凤其实计谋强于女子,办事杀伐决断,也有些心狠手辣,但显然很坚贞,是想和贾琏好好过日子的。 #
第二,贾琏更不是武大郎。贾琏是哪些样的人物?哪些场面没见过?背着王熙凤出轨,偷娶尤二姐,一怒之下敢提着剑追杀王熙凤,这样的人,岂会是小儿?岂会被王熙凤打死?也忒小看贾琏了。 #
王熙凤过生日发觉贾琏私情,倘若不是有贾母镇住,若发生在小户人家,贾琏醉怒之下,也不能轻饶了王熙凤。贾琏和王熙凤的宿怨,不管生于大户还是小户,结果都是一样的。面对四处沾花惹草,偷娶二房的儿子,王熙凤必然是会报复的;被揭发偷娶,最终丧失尤二姐的贾琏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两人的爱情在复杂的家庭生活和人际相处中一点点消融,最终发展为相互猜疑。
#
但是王熙凤再怎样强势,虽然是女性,但是随着身体的一点点垮掉,她后来早已无力惩处贾琏;而贾琏一旦翻脸,强于王熙凤十倍,他可以纳妾,甚至可能杀害王熙凤。这就是《红楼梦》一派华丽优雅场面下残酷的人生,以前的强者王熙凤虽然也是一个可笑慨叹可怜的女人。 #
编辑&配图:小小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