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法干警考试:如何报考剩下一个月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陕西政法警察考试是指由教育部、司法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主管部门发起,集公务员、院校入学考试[微博](或研究生入学考试[微博]考试)。 每年9月份的政法警察招考考试,由中国政法警察考前培训中心进行统一培训。 入学后,他们将进入大学学习两年。 国家统一发放床上用品和衣物。 一级每月可获得500-700的生活费。 免除学费,毕业后可进入公务员系统并在您申请的职位上工作。 职务包括法院、检察院干部、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机关干部、狱警等。 #
政法干警的录用流程与普通公务员相同,但录用后须到指定机构接受两年的专业培训,学习期间免收学费和补贴。 毕业后,研究生须在基层服务5年,本科生7年,专科生9年。 如果你违反合同,你将需要支付违约金,并且在规定期限内你将无法在任何地方应聘事业单位或公务员。 如果申请的话,需要缴纳7万元的罚款。 法官、检察官首先要通过的就是司法考试。 考试、录取程序与公务员相同。 他们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政法警察录用考试。 政法警察招考考试一般在每年9月举行。 考试合格的考生在报考院校进修两年后,分配到相应单位工作。 政法警考试干警(公安干警、监狱干警)的体检按照《公务员录用通用体检标准(试行)》和《特殊体检标准》执行。公务员录用(试行)》。 #
笔试包括“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和“教育入学考试”。 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的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和《报考考试》。 报考专科、本科、硕士学位的考生必须参加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但教育入学考试的内容有所不同。 报考专科考生选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报考本科考生选民法,报考法学硕士考生选专业综合一(刑法、民法),专业综合II(法理学、中国宪法、中国法制史)
分数计算: #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主要通过客观的纸笔测试,考察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适合考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与推理、数据分析和常见问题等。感觉判断。
#
例:A、B、C、D 是同学。
#
A说:“我的同学都是团员。” #
B说:“丁不是团员。” #
C说:“我班上有一个人不是团员。”
丁说:“B不是团员。” #
分析:【答案】A.分析:A和C所说的是矛盾的,一必为真,一必为假。 已知只有一种错误,因此 B 和 D 为真。 B和D的话表明某人不是该团体的成员,因此C所说的是真的,A所说的是谎言。 因此答案为选项A。 #
实例:研究发现,新鲜蔬菜在常温或冷藏两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升高并不同程度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对人体造成轻度至重度中毒。 对此,研究人员将5种存放时间较长的蔬菜放入果蔬洗涤剂中浸泡5至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结果表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显着降低,并迅速降至安全水平。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存放时间较长的蔬菜,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后,可以放心食用:
以下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人员的实验结论?
A、5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同
B.果蔬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蔬菜的味道 #
C.实验中亚硝酸盐含量仅短暂下降,很快又恢复到超标状态。
D、清水浸泡20分钟以上,可达到与实验相同的效果 #
分析:【答案】C.分析:问题源于蔬菜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后,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 洗净后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选项C指出减少是暂时的,会恢复到过量状态,因此清洗后仍然不可食用,这就削弱了问题的结论。 A、B项均与结论无关; D项说明水也有同样的效果,但不能证明果蔬洗涤剂没有效果,也不能削弱它。 因此答案为C。
举例:公共租赁住房作为政府主导项目,不仅体现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权利的供给预期,也承担了弱化住房市场投机氛围的政策导向预期恢复住房市场的商品本质。 这两大预期能否实现,整个房地产市场能否向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转变,公共租赁住房市场能否成为住房市场中最公平、最公开的部分,至关重要。
#
这段话的目的是要强调:
一、公共租赁住房应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
B.公共租赁住房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公租房将削弱投机,恢复住房市场的商品本质 #
D.公共租赁住房市场最基本的属性是公平、公开 #
分析:【答】D.分析:文章首先指出公共租赁住房承载着社会的两大期望,然后强调公平性和公开性对于实现这两大期望至关重要。 只有D项体现了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故本题答案为D。 #
文化综合考试考察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以及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政法干警“文化综合”考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科。 题型包括多项选择题和主观题。
#
1. 政局分析 #
政治部分考哲学、经济、政治、时事四个部分。 每年客观考试平均12题,满分24分。 平均每年有2道主观题,分数为26分,总分50分。 各部分题数占比:哲学30%、经济学30%、政治30%、时事10%。 以下是每个部分的测试点。 #
1.哲学部分
#
平均每年有4道客观题,得分为8分。 重点主要是实践理念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具体考点包括:实践与认知、社会实践的作用、辩证的量变与质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知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 主观题。 一般为15分。
2、经济部分
#
平均每年有3-4道客观题,分值7分。 主要围绕“商品的二重性、价值规律、通货膨胀、生产和消费”几个关键词。 具体测试点包括:股票价格与利率的关系、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汇率变化与人民币升值和进出口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三种宏观调控手段等 #
3.政治部分 #
平均每年有3道客观题,得分为6分。 主要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活动规范和国家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等内容。 #
4.时事科 #
每年平均有2道客观题,分值4分。 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经济、国防、科技事件以及党的重要文件。 #
2、历史形势分析
政法干部综合试卷中,历史单选题12道怎样参加政法干警考试,满分24分,非选择题2道,满分26分,共50分。
#
1.中国古代历史分析 #
从题数来看,历史有60题,古代史有18题,重点关注先秦、明清时期。 先秦时期每年都会出现考试题目,2009年至2011年考察政治,2012年、13年考察各士思想。明清时期重点考察政治政策制度的意义。 秦汉三问,皆考文字。 从内容上看,政治部分有14题,思想文化部分有4题,重点考察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或著作。 主观题取自2011年至2013年,主要考查隋唐时期的知识。
#
二、中国近现代史分析 #
中国近现代史客观题方面,中国近现代史考查的内容较多,在历届考试中占比较高。 尤其是近两年的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的比重比往年更高,更需要得到考生的关注。 近代史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战争和中国人民抗击外侮方面。 中国近现代史重点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和外交政策。
#
三、世界近现代史分析
近五年来,世界历史选择题占历史学科选择题的三分之一以上,占21题。 检查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为3次。 其中,世界近代史有很多选择题,重点关注各国革命的各种宣言和纲领性文件,重点关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成就等。可能包括有关现代世界史的选择题。 重点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事件和会议成果。 比如:珍珠港事件、开罗会议、《凡尔赛和约》等。总体来说,题目难度一般。 测试的知识重点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 主观题得分较高。 复习时,必须加强对知识的系统记忆。 #
3.地理考试情况分析 #
测试点分布 #
政法干部、警察综合课地理科目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四个部分。 作文综合卷中,地理客观题11道,占22分,地理主观题2道怎样参加政法干警考试,占28分,共50分。 #
地理部分考试的特点如下:
1、共分为四个部分。 其中自然地理学部分是考察最多的。 世界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个部分规模较小,数量也比较均衡。 但不同年份自然地理部分的考试数量差异较大。
2、近年来,地理部分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看地图的能力。
3. 选择题考试要点 #
(1)自然地理学 #
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质运动、世界气候类型和分布、地理地图识别 #
(2)世界地理 #
世界运输路线、各大洲气候特征、各大洲产品及位置图
(3)中国地理 #
我国地形、我国气候特征及分布、我国自然环境
(4)人文地理学
自然资源、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工农业生产等,考点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
复习策略>>>
#
1、第一轮:系统梳理基础知识,以讲义为主,掌握基础知识。 并辅以模拟测试。 #
2、第二轮:以专题复习为重点,将碎片化的知识串起来,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进行专项练习。 #
3、第三轮:综合评审,查漏补缺。 在模拟考试环境中练习考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