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第八章(12)
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第八章(12)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危害 #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1.货币紧缩 #
弗里德曼和舒瓦茨认为,美国1920--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当然,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不少学者认为,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货膨胀是非常危险的。 #
2.资产泡沫破灭 #
3.多种结构性因素 #
全球的生产能力过剩和供给过剩,促使综合物价长期下跌。 #
4.流动性陷阱
#
凯恩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未带来利率的相应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加的现象叫“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将不起作用。货币供应量增加既然对利率没有影响,也就无法改变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 #
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使过量的现金转化为公众的手持现金或银行储备,并未使利率降低,不能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从而使经济萧条更趋严重。
#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
1.加速经济衰退 #
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衰退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二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无疑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从而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三是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
2.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
3.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
4.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
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