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政策的运用(组图)效应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第一节、 财政政策第二节、 货币政策1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第一节、 财政政策一. 财政政策的机制与构成二. 自动(内在) 稳定器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四.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五.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六. 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一. 财政政策的机制? 财政政策[ ]?? ——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充分就业或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一、 财政政策的机制与构成一、 财政政策的机制与构成3? 财政政策的运用经济萧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减少税收收增加总需求总需求4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总需求经济过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2 2、 财政的构成、 财政的构成政府收入政府收入税收税收公债公债公债公债财产税财产税所得税所得税流转税流转税短期短期5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中期中期长期长期政府使用的政府使用的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有:有:( (1 1) ) 变动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6( (2 2) ) 变动变动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 ;( (3 3) ) 变动变动税收税收; ;( (4 4) ) 发行发行公债公债。 #
。? (一)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投资) : 实质性的支出, 有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 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构成国民收入, 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力工具。– 分三种情况: 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如提供国防服务, 保证公共安全,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供公共安等职能所发生的支出。 二是为了 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 如行政事业费。 三是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7市序政府转移支付– 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与购买性支出不同, 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与商品和劳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 不以取得本年产出为补偿, 而是为了 实现社会公平目的而采取的资金转移措施。 转移支出具有无偿性, 单向性,它不必得到等价补偿, 收益者也不必归还。 例如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扶助贫困人口等支出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影响。8(二) 政府收入? 税收: 国家的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 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间接税: 可以转嫁, 如消费税, 关税。 #
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间接税体现效率影响公平格; 间接税体现效率影响公平。 如商品税, 对商品劳务征税。如商品税对商品劳务征9? 直接税: 对收入, 财产征税不可转嫁, 是收入的再分配,影响收入, 即消费者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份额。 直接税体现公平影响效果。 所得税, 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纯收入为课税对象。? 以何种税制为主体, 会影响财政, 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 会拉大贫富差距。(三) 公债? 公债: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 当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发行的。 灵活、 有偿、 自居原则(公共信用制度) 可根据政府需要随时发行。 税收:共信用制度可根据政府需要随时发行固定、 无偿、 强制。1 0税收? 内债: 具有再分配性质, 不视为负担。? 外债: 构成真实负担、 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 且使用要更为谨慎。? 按债务主体不同, 可分为国债、 地方债。自 动 稳 定 器自 动 稳 定 器 也 叫 做也 叫 做 内 在 稳 定 器内 在 稳 定 器( ( , ,- -in in ) ) , , 是指是指经济系统本身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经济系统本身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存在的二、 自动稳定器二、 自动稳定器11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
。这种机制能够这种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 动抑制在经济繁荣时期自 动抑制膨胀膨胀, , 在经济衰退时期自 动减轻萧条在经济衰退时期 自 动减轻萧条, , 毋须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现代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 动稳定现代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 动稳定经济的功能。 。 当经济发生波动时当经济发生波动时, ,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就会自 动发挥作用的内在稳定器就会自 动发挥作用, , 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总需求水平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总需求水平总需求水平, , 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 。经济的功能财政制度调节社会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1 2财政制度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财政制度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三项制度制度得到发挥:得到发挥: ( (1 1) ) 政府税收的自 动变化化; ; ( (2 2) ) 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的自 动变化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的自 动变化; ;( (3 3) ) 农产品价格维持政策农产品价格维持政策。 。三项政府税收的自 动变? 1、 自 动变动的税收: 个人与公司 所得税– 萧条→个人与公司 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 动减少、 税率自 动下降→政府税收自 动下降→消费↑ 、 投资↑ →AD↑? 2、 政府转移支付:萧条– 萧条→失业人数↑ →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 →TR↑ →DPI↑ →C↑ →AD↑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1 3? 3、 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萧条, 农产品价格↓ →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 →C、I↑? 繁荣, 农产品价格↑ →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 避免经济过热( (1 1) ) 它是自发的经济机制它是自发的经济机制。
。( (2 2) ) 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 (3 3) ) 财政制度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财政制度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作用, , 但作用是有限的但作用是有限的。 。 它只能起到减轻萧条和通胀的作用条和通胀的作用, , 而不能改变其总趋势而不能改变其总趋势。 。对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讨论对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讨论对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讨论对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讨论1 4它只能起到减轻萧( (4 4) ) 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 用, , 而不能替代而不能替代。 。财政制度自 动稳定器作用是有限的财政制度自 动稳定器作用是有限的。 。 要确保经济稳定济稳定, , 政府应当政府应当审时度势审时度势, , 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稳定总需求水平, ,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要确保经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三、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1 5?或扩张或紧缩。
#
这即是斟酌使用的、 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具体应用: 逆经济风向实行, 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即补偿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 ? 1 1) ) 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 在经济萧条时在经济萧条时, , 经济中存在失业+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消费+ 储蓄+ 税收+ 进口+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消费+ 储蓄+ 税收+ 进口。 。经济中存在失业, , 总需求< 总供给总需求< 总供给; 消费; 消费? ? 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如降低税率降低税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 即刺激需求即刺激需求、 、 抑制供给政政策政政策。 。如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 , 减税抑制供给。 。 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减税, ,1 6? ? 2 2) )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 在经济繁荣时在经济繁荣时, ,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则要实行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供给以刺激供给、 、 抑制需求抑制需求。 。 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 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财政政策, , 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 ,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 ,四.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为了 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也可以是赤字。 这就是功能财政。 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 政府为了 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 需要盈余就盈余。 这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 需要盈余就盈余。 这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1 7? 预算赤字: 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T>G) 。 减税和扩大支出所造成。 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 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预算盈余: 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T>G) 。 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所形成。平衡预算?凯恩斯之前, 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 衰退时, 收入减少, 为了 平衡支出, 必须增加收入(增税) , 会加深衰退。 反之, 过热时通货膨胀, 税收增加, 为了 减少盈余, 必然增加支出, 会加剧通货膨胀。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 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 经济衰退时,扩张性政策, 有意安排预算赤字; 在繁荣时, 紧缩性政策, 有意安排盈余。 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得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
#
政府在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经济衰退时1 8??问题是很难估计繁荣与衰退的程度和时间, 两者也不一定完全相等。赤字弥补? 弥补赤字的途径是: 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 借债有两种, 一是向中央银行借债, 实际是让央行增发货币, 即货币筹资, 结果是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企另类是向国内公众商业、 居民) 和国外借债。1 9银行等金融机构企? 国内借债, 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的转移, 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 但是往往是利率上升, 如果要稳定利率, 必须增加货币供给, 长期而言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公债哲学” ——公债无害论?有人认为公债负担不仅加在于当代人身上, 而且也加在后代的身上, 是“爷爷花了 孙子的钱” ; 由于不能增加税收, 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 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 公债是有害的。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 因为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 债务人是政府, 可以说是自己欠自己债, 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是长期存在的, 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 所以, 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 而用于刺激经济发展, 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增长速度, 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 #
?20五、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指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 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B S*) 。? 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 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计算预算多少的。21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 一般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时, 实际盈余就大于充分就业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公式:)*(***???????????22? 这可以提供一个预算的标准: 必须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 如果充分就业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财政政策就是紧缩性的。 反之是扩张性的。– 从BS*判断应实行什么政策: (BS*-BS) >0→(GDP*-GDP) >0→经济萧条, 应实行扩张性政策。– 从BS*判断已经实行了 什么政策: BS*增加→ t增加→实行的是紧缩性政策六、 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 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而政府投资在竞争性的、 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而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 公共产品的生产领域。 #
23?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 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的机制二. 中央银行? 三. 法定准备金四、 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五. 货币政策的目标六. 货币政策的具体应用? 七? 七、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八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八.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4一.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 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25?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 政策的直接目 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 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 调节利率的最终目 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 所以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 最终达到平衡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二.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涉及到银行。 银行一般分为两类: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性质一样, 只不过经营的是特种的业务━━货币。中央银行:?1) 是国家的银行或管理商业银行的银行, 是行政机关而不是企业。?2) 作为银行的银行, 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 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并管理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管理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26?3) 代理国库(代收税款、 公债业务、 代理各种政府支出与收入) 。?4) 代表国家发行货币。?5) 为商业银行保存准备金。?6) 集中保管黄金和外汇。?7)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三. 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 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法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