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辅导 >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辅导:第六章薪酬福利管理

2011-08-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辅导:第六章薪酬福利管理 #

第六章 薪酬福利管理

#

第一节 薪酬管理概述

#

1、薪酬系统的概念:包括外部回报(直接薪酬、间接薪酬)和内部回报。 #

直接薪酬包括:基本薪酬、激励薪酬(绩效工资、红利、利润分成等);

#

间接薪酬包括:保险、非工作日工资、服务和额外津贴等;

#

内部回报包括:参与决策、更大的工作自由、更多的责任、个人成长机会、活动多样化等。

#

2、薪酬理论 #

1)市场条件下的工资确定理论

#

边际生产力理论:根据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工资理论,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

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从劳动的供给看,工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及家属的生活费用以及接受培训和教育的费用;二是劳动的负效用。 #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虽然从表面上看,工资水平取决于双方力量抗衡的结果,而实际上,那些经济因素才是最终决定工资的因素。 #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包括有形支出、无形支出和心理损失。 #

工资效益理论:工资效益指工资投入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

3)激励理论 #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未被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行为的重要激励源泉;当员工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

双因素理论:赫兹泊格的保健因子和激励因子论。 #

需要类别理论:麦克莱兰和亚特金森的需要分类法将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

#

期望理论:维克多·弗罗姆认为 动机=效价×期望×工具。

#

4)分享理论 #

它弱化了薪酬与个人绩效的关系,使员工报酬的多少与企业利润直接相关。1964年由美国麻省理 #

工大学马丁·魏茨曼教授提出。我国从1981年试行的除本分成制,自1985年以来普遍推广的承包制和工效挂钩,实际上就是一种利润分享的形式。之后,在1988年深圳蛇口式业区推广的剩余收益制,1994年新乡市试行的工资加劳动分红制度都是利润分享的体现形式。 #

无保障工资的纯利润分享;

#

有保障工资的纯利润分享; #

按利润的一定比重分享;

#

年终或年中一次性分红。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