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辅导 >

人力资源管理:不良绩效的处理技巧

2011-06-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人力资源管理:不良绩效的处理技巧

#

  在任何团队中,即使领导者有高超的领导技巧,并有有效的、开放的、维护良好的绩效管理系统,但仍避免不了有些人持续的表现出不良绩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管理者必须采取纠正行动。但在很多团队中,管理者对接收到的不良绩效,有的想避免与员工不愉快的对话而不愿及时采取反馈措施,他们寄希望于问题自行消失,有的虽然采取了纠正行动,但却因缺乏“管理数据”的系统记录和处理方式欠妥,导致和部属的关系出现紧张,甚至让员工产生报复性的行为,这都是不可取的。若欲使纠正行为产生积极的效果,管理者需要进行以下的技巧修炼。

#

  一、面对不良绩效表现,管理者要有采取强制行动的管理勇气 #

  对不良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是管理者很重要的领导职责。对不良绩效表现置之不理或拖延纠正行为,对团队、管理者和个人都会产生危害作用。

#

  在一个团队中,任何一个人的不良工作结果和低质量的工作,都可能成为决定团队整体表现的短板,而消极的行为和不良的工作态度则如同瘟疫,不加以纠正,很快就能形成风气,那么组织中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就慢慢遭到侵蚀。如:你纵容了一个人的习惯性迟到,很快你就面临着整个团队出勤率都呈下降趋势的压力。 #

  作为团队领导,你若总是避免承担采取纠正行为的责任,不检查不良绩效、不控制不良行为,就会打击了那些总是符合标准的员工,你作为一个领导的信誉会受到影响,你会逐渐失去团队成员的尊重。

#

  对员工来说,他工作成果和工作质量长久的达不到标准,会影响到他对自己是否胜任这份工作的信心产生怀疑,而长期的不遵守规范,也会破坏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他的信誉会遭到质疑,如果问题持续的时间太长,信誉将很难恢复。 #

  作为团队领导,必须认识到“问题不归零,发展等于零”,养成“日事日清”的工作习惯,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工作团队。 #

  二、明确处理不良绩效的目的 #

  处理行为并不意味着惩罚员工,核心目的是提醒员工尽快回到正规,以使绩效得到改善。一个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他拒绝不了你的真诚。基于正确的处理目的,展开坦诚的对话,你的纠正行为就不会引起负面的反弹,反而会获得员工的积极配合,甚至会激发他们达到很高的绩效。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