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提纲(3)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2010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提纲 #
制定培训的基本原则 :
#
一、战略原则 #
培训的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企业培训要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二,培训本身也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要以战略眼光去组织企业培训,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培训项目或某一项培训需求。
员工培训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环节。 #
二、长期性原则 #
要正确认识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要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来搞好员工培训。
#
三、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 #
企业组织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完成规定的工作,最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培训的内容是员工个人的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等。
#
四、全员教育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全员教育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参考所有在职员工进行教育和训练。全员培训的对象应包括企业所有员工。 #
五、主动参与原则
#
要调动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就要促使员工主动参与。 #
六、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
培训与其他工作一样,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 #
七、投资效益原则 #
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效益大小及远期效益、近期效益问题。员工培训投资属于智力投资。
#
培训制度的内容
#
一、培训服务制度
1、培训服务制度条款 #
2、培训服务协约条款
二、入职培训制度
此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条款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的意义和目的;(2)参加的人员界定;(3)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4)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管理者);
#
(5)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间、考核等);(6)入职培训的方法。
#
三、培训激励制度
#
培训的配套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1)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2)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3)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4)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
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
#
培训考核评估制度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1)被考核评估的对象;(2)考核评估的执行标准;(3)考核的标准区分;(4)考核的主要方式;(5)考核的评分标准;(6)考核结果的签署确认;(7)考核结果的备案;(8)考核结果的证明;(9)考核结果的使用。
五、培训奖惩制度 #
培训奖惩制度主要由以下一些内容组成:(1)制度制定的目的;(2)制度的执行组织和程序;(3)奖惩对象说明;(4)奖惩标准;(5)奖惩的执行方法和方式。 #
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
培训需求
#
硬资料:指从生产、销售等部门得到报告中反映的事实和信息;软资料:是指通过小组讨论、会谈、或问卷等方式得到的资料,其带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对硬资料的分析来确定其的可靠性。
培训需求表的设计(203页)
重点团队分析法操作步骤 #
1.培训对象分类:要求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有类似性
2安排会议时间和会议讨论内容 #
3培训需求结果的整理
培训需求调查应注意的事项 #
1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
#
2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
3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达到的培训效果;
4分析整理资料。挖掘什么是普遍需求和个人需求。 #
培训成本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 #
培训收益分析:在公司大规模投入资源前,通过试验性的培训评价小部分受训者所获得到收益,通过对成功的工作者的观察,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成功与不成功的工作者的绩效差别。 #
培训前准备工作(可能出技能考试)
1.确认并通知学员,考虑相关因素如1).从事的工作内容 #
2).工作经验3).工作意愿4).工作绩效5).公司政策6).主管的态度
2培训后勤准备:确认培训场地和设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培训性质、交通情况、培训设备和设施、行政服务、座位安排、费用。3确认培训时间:1.员工的工作班状况、2.培训时间的长度3.原则上白天8小时晚上则3.小时为佳。符合培训内容4.教学方法的运用5时间控制 #
4.教材准备:课程资料的编制2.设备检查3.活动资料准备4.座位或签到表5.结业证书 #
5.确认理想的讲师:尽可能与讲师事先见面,授课前说明目的内容。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如下:1.符合培训目标2.讲师的专业性3.讲师的配合性4.在培训经费预算内 #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课程实施是整个培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的实质性阶段: #
前期准备工作:
#
1.确认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2.培训后勤准备 #
3.确认培训时间4.教材的准备5.确认理想培训讲师
#
培训课程实施前期的工作: #
1.在课程前期工作中准备好你“自己”,2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3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剪裁。
#
教室布置的决定因素: #
1.参加者人数 #
2.不同的培训活动形式
3.课程的正式程度
#
4.培训者希望对课堂的控制程度 #
培训实施阶段 #
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 #
1.让被培训者变成了培训者,学员在培训活动中不仅是资源的摄取这,同时应该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
2.培训时间开发利用 3.培训空间的充分利用。
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
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价
#
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了解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高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目的是为了培训后状况相比较以测定培训效果。 #
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
1.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
2.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 #
3.培训内容
4.培训进度和中间效果
#
5.培训的环境
6.培训机构和人员 #
培训效果评估: #
1.评估受训者究竟学习或掌握了那些东西?
2.评估受训者的工作行为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进?#p#分页标题#e# #
3.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发生了多大的改进?
投资回报率:指培训的货币收益和培训成本的比较。培训成本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收益指公司从培训计划中获得的价值。
培训效率评估:通过培训效率可以和以前的培训效率进行纵向对比,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培训效率进行横向对比,与企业实际达到的效率和应该达到的效率进行基准对比,从而找到差距和改进措施,提高培训质量。 #
职业发展信息的方法
1.通过员工职业发展信息的方法
#
2.通过组织评价方法获取信息:
1.人事考核
#
2.人格测试
#
3.情景模拟
4.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指影响某一大类活动介于智力和知识之间的心理特征。当一名员工希望在企业内横向发展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可以帮助预测其在期望的岗位上的发展潜力。但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不适用于选拔中高级管理者所需的能力,如决策能力、授权能力是更高一级的能力,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无法对这类能力进行测量。
#
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的含义 #
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应具备的以下特性:
1可行性
#
2适时性 #
3适应性 #
4持续性 #
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原则
1清晰性原则
挑战性原则 #
2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
3变动性原则
4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5合作性原则:个人目标与其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协调性和6合作性? #
7全程原则 #
8具体原则
9实际原则
10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