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宇淙:打造共享用工新模式助力企业人力资源发展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今年9月,由中国人才研究会车辆人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车辆报共同承办的2023第六届"中国车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奖"评比尘埃落定,最终11位具有创新人才管理思想与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在评比中获此佳绩。为了充分挖掘她们的管理智慧,分享、传播其管理经验,中国车辆报,对得奖者之一华晨车辆企业管理部及人力资源部主任宗宇淙进行了专访。 #
在车辆行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真正把人力视为“资源”并进行着力可行的开发和实践的人并不多。作为第六届中国车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奖的获得者,华晨车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及人力资源部主任宗宇淙就是其中之一。
#
宗宇淙
#
在近五年的工作实践中,宗宇淙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她跳出企业看企业,充分对标行业和市场,深入剖析并充分掌握行业人力资源发展动态和趋势,重新定义了人力资源与效率效益的关系。
她最值得分享的创新成果之一便是盘活了华晨车辆的人力资本,让人力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价值。
#
在接受《中国车辆报》记者专访时,宗宇淙深有感慨:“人力资源工作呈现出立体化态势,从业者须要多维度进行考量,统筹管理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实现多维交互,通过满足其他企业的需求实现本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值,通过满足本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职工的需求为其他企业资源的增值提供机会和平台。” #
构建共享用工新模式 #
在提到华晨车辆开创的共享用工新模式时,宗宇淙感叹:“非常幸好赶上这个互联、共享的时代,以及处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深刻改革的车辆行业。”
#
2023年,在充分掌握行业用工形势的基础上,华晨车辆输送了1100多名一线技能人员到国际一流车企参与共享用工,成为实现企业效率、经营成本、人才培养、员工收入多方共赢的范本。 #
宗宇淙坦承,在项目施行过程中曾面临众多困局,包括共享职工的身分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不同企业的文化融合问题、现场管理问题、薪酬领取问题、商务内部结算问题、工伤管理问题以及远程工作职工的情绪管理等。
#
因此,华晨车辆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方案,如构建共享的管理服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实现现场和后方的在线管理,乙方和甲方可以同时在线评价管理,保证了职工与乙方的信息透明共享。
#
“这一平台的产生,证明了车辆行业是一个足够开放和宽容的行业。”宗宇淙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你们开始接受车辆行业人才共享模式。当前,除了华晨车辆与其他企业共享用工,华晨还帮助行业内其他企业间的共享,且领域逐渐由一线工人向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领域扩大。 #
中国车辆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车辆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面临车市寒流,车辆行业更需“抱团烤火”,而共享用工正是实现“抱团烤火”的先行者。
孵化职工创业共享平台
据宗宇淙介绍,目前华晨车辆在人力资源工作方面搭建了三大平台。
#
首先是共享用工平台,按照共享情况,从前期剖析到项目启动、过程管理,推出了全周期的管理体系和标准、风险防治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商务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等。
其次,搭建了与社会优质资源相对接的职工福利平台,为职工及家属提供更丰富、便捷、贴心、优惠的福利,全方位提升职工满意度和自豪感。
#
第三,依托集团的共享共创产业平台——正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华晨车辆以全新思维竭力构建了方式多样的职工创业共享平台。
“这一平台还处于孵化期。”宗宇淙提出,华晨车辆尝试通过推动项目孵化,迸发职工创业热情,给与有看法、有意愿的职工创业资金及新政支持,成就职工创业梦想,同时消化吸收职工转岗分流。 #
对于新时代下的人力资源工作,宗宇淙觉得,两个方面的思索极为重要: #
其二,人才能不能“不求所有,只求所用”; #
其一,人力资源是否应当将构建职工可创造价值的平台作为一种核心能力,人力资源平台的交互交融能不能更开放。 #
“2023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网,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打破边界、融合资源、创新模式、共享发展。”宗宇淙衷心地说,“以元为始,让我们追求无限可能。” #
注:本文已发表于《中国车辆报》(2023年1月第3617期第19版),标题有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