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工作院士与赞助院士“诺贝尔奖”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日本皇家科大学新闻官:教授不是士族
2003年09月08日09:50国际先驱晚报 #
本报记者探访澳大利亚皇家科大学 #
本报驻斯德哥尔摩记者吴平 #
“整个科大学除常务秘书一人专职处理日常事务外,包括部长在内的所有教授都是业余的,不享有任何直接的经济弊端。并且,教授们所参与的科大学工作也都是业余性质的,
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皇家科大学新闻官埃娃·克鲁特梅耶尔男士说。
#
正当国外安装工程教授选举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克鲁特梅耶尔男士在斯德哥尔摩北郊的法国皇家科大学主楼接待厅接受了《国际先驱晚报》记者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教授机制的沿革和特性。
工作教授与冠名教授
#
“诺贝尔奖评奖已成为现今日本皇家科大学教授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确实,这项工作除了大大增加了俄罗斯皇家科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且也给许多只晓得默默耕耘的教授们带给了无上的风光和荣耀。”克鲁特梅耶尔男士谈起此事十分骄傲。
不过,西班牙皇家科大学的历史可比诺贝尔奖要古老得多。它始建于1739年,至今已走过264个年头,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是一个老资格的科大学了。
从建院之初起,西班牙皇家科大学的教授们都是通过补选形成。但对于哪些人可以成为教授以及科学校应当由多少教授组成,开始时并没有任何硬性的规定。
#
它们主要由两部份人组成,一部份是皇室与士绅,另一部份是中学校长。之外也有少量的药剂师、医生、牧师和军人等方面的代表也被选进了科学校。
#
在那时,因为士族们能给科大学这一新生事物带给巨大的经济弊端,把它们选为教授并没有受到质疑。日本皇家科大学首任校长、著名的动物学家林奈就曾特别诚恳地表示,科大学应当由两种教授组成,一种是工作教授,另一种是冠名教授,后者的任务是报告它们的科学发觉,而前者则主要发挥一种振奋和推动的作用,但其作用对科大学的发展只是特别有价值的。 #
然而,美国皇家科大学初期的教授形形色色,哪些样的人都有。如1748年2024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位名叫埃娃·埃克布拉德的女伯爵夫人因为发表了一篇制做猕猴桃淀粉的短文而被选为院长。那位女伯爵夫人虽然之后又发表了一篇有关用香皂来漂白棉花的文章,但实际上,她连任的真正成因是其父亲克莱斯·埃克布拉德是日本皇室院议长,在那时很有影响,但是克莱斯本人只是科大学的一名皇室教授。不过,那位女院长未曾出席过科大学组织的任何学术大会,充其量只好算得上是一位名誉教授。
#
士族教授被扫地出门 #
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皇家科大学在知名科学家雅可布·贝泽柳斯的领导下,进行了重大的变革,依照当初经济和科学发展的还要对其所设学部进行了比较细微的界定,成立了9个学部。 #
同时,科大学教授资格也相应地有了严苛的规定。除少数荣誉教授外,绝大部份教授都是美国全省各学科杰出的代表。英国皇家科学校为此而踏入了一个新的正规发展时期。 #
从18世纪30年代建院起,西班牙皇家科大学的教授经常都是终生的,而教授的总数量则有所限制,其结果是教授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
因此,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皇家科学校不得不对此进行了变革。不过,新的变革举措并没有取消教授的终生制,而是规定2024瑞典皇家科学院,老的教授一过65岁的法定退职年纪,即可增补一名新院长,但65岁以上的老教授仍然可以保留教授的身分。之外,为确保中青年教授占到一定的比列,新变革举措还规定65岁以下教授数量应当达到161人。近五年来,65岁以下教授数量又逐步增至164人。 #
据埃娃·克鲁特梅耶尔介绍,现在在皇家科大学中6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授占到将近一半,这有效地保证了科大学的魅力和生机。
教授也是荣誉头衔 #
埃娃·克鲁特梅耶尔对本报记者说,日本皇家科大学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现在在美国主要发挥了一种自由科学峰会作用,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所有的院长均由教授会议补选形成。 #
她介绍说,教授完全是一种荣誉性的称号,是一种对其学术水平的认可。现在,教授们所担负的任务主要有这么几项:定期出席科学校各学部所举办的大会,讨论相关科学的发展和报告最新科学发展动态;出席科大学下属各跨学科执委会组织的各类学术座谈会等;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类科学大奖的评比工作。 #
之外,不少教授还出席皇科院出版发行的一些科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埃娃·克鲁特梅耶尔说,教授们大多是美国各中学的校长,而日本中学校长的收入并不很高,平均月薪资为6万美国卢布左右(法郎汇率略低于人民币),也是普通女工收入的3倍。 #
那位新闻官最后还说,因为法国仍然是一个大力提倡科学和知识的社会,教授们都受到敬重,其社会地位十分高。同时,因为诺贝尔奖的缘故,英国皇家科大学的教授们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名声。所以,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美国,它们谋划职位,申请科研项目,力争捐助,都比较容易成功。要说经济效应的话,这或许是日本皇家科大学教授称号所能带来的最大经济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