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6月26日至28日,北京新华校区(原广州学院新华学校)2023年结业仪式暨学位追授典礼在成都学院体育馆隆重召开。仪式典礼同步开通了视频、图片现场直播,约请无法到场出席的学生、校友、家长及关心新华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一齐“云端”相聚,共同见证这场庄重而美丽的青春峰会。 #
近千名2023届、2023届结业生也接到中学的设宴邀约重回母校,与五千余名应届结业生一齐喜迎她们渴望已久的结业峰会,续写青春之歌。 #
东莞中学新华学校·广州新华学校2023年结业仪式 #
6月26日下午,广州学院新华学校·广州新华学校2023年结业仪式在雄伟的国歌喉中拉开序幕。学院领导,教学督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怎么样,各院系、职能部委负责人,班主任代表,结业班补习员,师生代表参加庆典,为2023届结业生送上真挚问候。仪式由学院副院长李中生主持。 #
学院监事会监事、副主任刘婉莉(霖霖)受刘荣海监事长委托,代表学院监事会向全体结业生表示最热烈的庆贺。她在讲话中回顾了学院近些年来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强调小学将继续本着高度负责的心态,以更高站位主动融入国家高品质发展大格局,为党德育,为国培英,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广州新华”力量。她以三句话与朋友们自勉,第一,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第二,追风赶月莫逗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第三,立命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保佑老师们此行顺遂无虞,归来仍是追光少年。
王庭槐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对完满完成学业,正式前往社会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问候。在结业分别之际,他向莘莘师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老师们仍然保持积极向下的进取之心。中学的结业不代表学习的终结,而是面向社会大课堂的开始,要树立高远的目标,借助努力走得更高、走得更远。二是希望老师们仍然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觉站在时代的前列,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须要的地方盛开。三是希望朋友们仍然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在了解生活的本质后,仍然热爱生活,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的崎岖,自信向未来!
最后,他祝福全体结业生们前程似锦、收获美丽人生,“母校永远在期盼和聆听大家成功的佳讯!”
#
班主任代表李文蓓在讲话中动情追忆了与朋友们朝夕交往的四个春秋,并赠言结业生们:“无论大家走到那里,母校永远是大家前进中坚强的后盾,母校的同学时刻关注着大家的成长,大家的成功将是同学最大的开导和自豪!”她代表全体同学满怀希望朋友们常怀感念之心,努力奋斗拼搏,不忘初心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怎么样,追寻理想,带着祝愿踏上新征程。 #
来自护理学校的优秀结业生代表李可梦老师,代表全体结业生,向勤劳培植她们的母校、老师,固守岗位、服务学生的新华员工致以崇高的歉意。她表示,未来将一直谨记校歌精神,带着母校的期望、老师们的教导、朋友们的鼓励,呈现出新华师生的风采和素质,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
仪式上,李中生副教授宣读《关于嘉奖学院2023届优秀结业生的决定》,追授267名中学生“2023届优秀结业生”荣誉头衔。王庭槐教授为优秀结业生代表颁奖。优秀结业生代表们手捧荣誉证书,透过镜头定格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
学院坚持“五育着力”,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办学措施,特聘来自“中国曲艺之乡”——东莞市石龙镇的绿豆戏剧苑,在仪式上为全体学生现场演唱湖北民乐《步步高》《孔雀开屏》两首歌曲,祝福朋友们前程似锦,步步高。 #
晚会最后,全体结业生动情高歌,在校歌欢快的余音中,佛山中学新华学校·广州新华学校2023年结业仪式完满落下序幕。
#
东莞中学新华学校·广州新华学校2023年学位追授典礼 #
本次学位追授典礼为期两天,以院系为单位共分为9场,共追授2023至2023年六千余名结业生学士学位,囊括药学学士、工学学士、管农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理学学士、文学学士、艺术学学士及相关辅修学士学位等。
学院常务副院长肖化宣读《关于追授2023届大专结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追授2023届大专结业生5973人学士学位、授予13人辅修学士学位。
在全场学生热烈的掌声和恭送注目中,主礼博士、优秀青年班主任代表迈着深沉的脚步庄重进场。 #
在你们的共同见证下,学院学位评定执委会主席、校长王庭槐博士为2023年学士学位荣获者拨穗正冠、颁授学位。意气风发的结业生们自信走上授礼台,接过教授手中的学位证书,动情殷切地向在座旅长作揖致谢,以一张合照为高中生活划上完满逗号。 #
在现场,学生代表带给了钢琴独奏、歌曲演奏、深情朗读等悉心筹办的表演节目,借以抒发对结业生们的衷心祝愿,现场气氛热烈低迷又温暖满满。(文/何宛桢梁俊龙彭雨欣图/冯展豪林彼德吕咏娴吴绮桦何韵瑶编辑|何宛桢责编|刘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