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云链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来始于执委单位:川投云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变革推行方案》等重要文件精神,更好地满足上海金融产业发展对高素养金融科技应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上海中学、成都职业技术学校与湖南川投云链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组成教改试点共同体,举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联合办学。5月10日,四川川投云链科技有限公司与杭州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成学院”)产学研合作签约典礼在川投云链成功开展。成学院财经大学副教授徐勇(主持工作)、川投云链总主管封飞等参加签约典礼。
会上,封飞总主管代表川投云链对成学院的信任与认可表示谢谢。他介绍到,川投云链旨在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产业+科技+金融”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持续推进普惠金融落地。当前,川投云链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云估算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在电子汇票、电子债务收据等线上化产融生态产品造就、金融机构系统对接、产业链数字化赋能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市场表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实践经验。他表示,作为省属国有金融科技企业,川投云链深谙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设立之初就将人才培养作为公司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及社会担当,并积极探求企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最佳途径。川投云链希望与成学院、成都学院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加深合作,实现三方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
徐勇副校长对川投云链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发展观念表示充分肯定,并就成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成果、学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做了介绍。他表示,产学研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变革、增强为地方服务能力的高效途径。成学院作为国外最早开办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的高职高校,仍然积极搭建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群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对接的桥梁。希望通过与川投云链的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促使学院专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养金融科技应用型人才。 #
封飞总主管与徐勇副校长分别代表川投云链和成学院进行签约。至此,上海中学、成学院与川投云链三方全部完成签约,即将开启了产学研协同德育新篇章。 #
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融合深度不断提高,金融行业的业态、服务方式等正在被重构,培养适应和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高素养技术人才意义重大。上海中学、成学院、川投云链三方以丰富现代职教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能力的重大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联合举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试点项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实施科教乐安战略,加强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布署,推动促进海南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按照合同内容,三方将根据“扩容、提质、贯通、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武汉中学、成学院两所大学在课程机制建设、教学组织施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川投云链在金融科技技术积累、成果转换应用等方面的优势,紧扣人才联合培养、师资轮训、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制度创新等层面展开紧密合作,结合市场导向,重视师生实践技能,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都科技职业学院,为加强成都省现代职业教育机制、创新契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养金融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作出有益探求。 #
成学院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教授蒲娜、金融科技应用专业指导班主任陈雪梅教授,川投云链总监总监张眙郡、副总主管吴东坡等出席签约典礼。 #
会后,双方合照留影 #
上海高校简介
上海中学建于1978年,是成都省和成都市共创的脱产普通专科高校、成都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学院,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大学、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荣获教育部“卓越安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四川省卓越安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班主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示范院校。中学设有管农学、教育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类,69个硕士专业;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现有教授生导师30余人,专任班主任近1500人,统招在校生24000余人。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种人才,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海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
上海职业技术学校建于2003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开展的脱产普通高等中学,是美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级高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高校、全国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示范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高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A档建设单位。大学立足于培养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现有脱产在校生1.2千人,教员工近700人成都科技职业学院,下设9个二级学校,开办财经金融类、旅游类、计算机及硬件类专业40余个,其中旅游管理与金融科技应用专业群荣获广东省A档高水平专业群,产生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