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为议题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封面新闻讯(记者刘皓洋)高中与大学应怎样牵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怎样更好的推动大学教育教学的变革?会考变革与学院人才选拔又该怎么做好更好的融合?28日,在上海永川为明中学十华诞华诞之际,上海中学、清华中学、复旦中学、华东工科学院、电子科技学院等十余所中学与多所大学教授聚首一堂,就“新会考背景下学院与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为议程,展开思考。
#
其间,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所教育体制研究室书记陈金芳就国家级科研课题《新会考背景下师生自主学习课堂建设的研究》做了开题报告。结合自己的课题成都大学校长,陈金芳在峰会中谈及基础教育怎样更好的与学院衔接。在她看来,应当从课程、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让大学生有机会学一点中学的先修课程。同时,她提出,要注重基础教育阶段师生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她们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探讨感受,能够提升女孩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质量。 #
峰会中,各院校代表就近几年各自大学与全省各地学校的合作进行了分享,也提到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西安中学校长周江觉得,中学与小学的衔接要指出内涵式发展,发展核心课程,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成都大学校长,因材施教,层层解决限制教育的问题。他提出可以让中学同学进大学课堂,大学老师进中学课堂,互补互鉴。找到更多适于师生的成才之路。
各大学教授也就学院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广汉为明学院院长何刚建议学校应当把创新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应为学院输送优质生源。同时学院应当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文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安装工程,基础教育与中学教育应当加强融通,还要建立一个中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机机制。”何刚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