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可以更换选科类别吗?物理组和历史组互转还来得及吗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2023年四川会考成绩发布后高中复读条件,有些老师由于成绩不理想、选考课目与想读专业选科要求不符等诱因开始考虑复读这条路。
对此,你们有个疑惑:复读可以更换选科类型吗? #
虽然早在2023年公布变革推行方案时,四川省教育厅就早已回答过这个问题:中学生在中学一初三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选考课目,在会考报考时要最终确定。
也就是说,会考的选考课目是以你报考时的选择为准,复读是可以更换选考课目的,虽然还没到下一年的中考报考时间,但会考报考结束后就不能修改了。 #
倘若可以更换选科类型,这么,化学组和历史组互转还来得及吗?
我们先来瞧瞧明年新会考3+1+2方式的省市,化学组和历史组的专科分数线差。 #
从上表的数据来看,各县首选地理的分数线都比首选历史的分数线低,四川二者残差为32分,最极端的是广东,两类分数线的残差高达120分。 #
分差的出现是由于历史比地理容易吗?虽然不是,即使历史再容易,也很难比地理高出66分,并且120分(满分才100)。即便会考的命题组学者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命题同学,试题的整体难度,哪些档次的成绩能拿多少分数,都是有谱的。 #
那为何会出现这些状况呢? #
首先,选地理的数量少了,竞争才会小,在招生计划数变化不大的状况下,分数自然就降下去了。为何选地理的人会少呢?假如你地理考得比历史好你还选历史吗???
#
另一方面,地理和历史的课目特征不同,得分点也不同,非常是非选题,地理不会就是不会,憋也憋不出几个字,而历史的非选题结合材料还是能多少写点内容的。
#
从重庆近5年的硕士切线残差来看,去年新会考选科破除了传统的文理分科高中复读条件,地理组与历史组之间似乎普遍存在分差,但对比以往,残差早已显著缩小了。 #
至于历史类和地理类要不要互转,得依据原先的所选课目并结合专业目标的选科要求来确定。
适宜转化的选科状况
#
(一)“物理+2个工科”改选历史类
#
这是最适宜转化的状况,对于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舍弃地理,选举更稳当的历史,复读一年,拿高分的机率还是挺大的,虽然历史拿分比化学容易得多,而且考生必需要考虑的是,首先历史,意味着志愿补报的时侯中学和专业选择空间会大大降低!假如已有专业目标,必须了解清楚各个高校的选科要求。
(二)“物理+1个工科+1个工科”改选历史类 #
地理改历史,再选的工科和工科也不变动,这些状况,复读增加分数的希望会大大降低,同样,这种状况要考虑学院的专业方向。单纯增加分数,而由于换科错失理想的专业,只是得不偿失的。 #
(三)“历史+1个工科+1个工科”改选地理类 #
历史改地理,保留再选的文工科不变动,这些状况,单看复读分数不一定能增加太多,但减少超切分的希望巨大,也意味着能选择的高校专业更多。但要留意,地理是很重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课目,假如其实选科中的工科课目赋分结果不太理想,应谨慎考虑更换选科。
#
不适宜转化的选科状况
#
(一)“物理+2个工科”改选历史类(历政地) #
即传统语文改语文。这些状况,备考难度比较大,相当于来了个文理完全转化,风险还是十分大的,假如非要转的话,生物/物理保留其二,机率会稍为大一点。 #
(二)“历史+2个工科”改选地理类(物化生)
#
这相当于传统语文改语文,考生面临的压力就可想而知,对于会考课目中最难的地理学科,单靠一年的复读突击,想拿高分的希望并不大,何况需要兼具物理生物,这些状况,不建议考生轻易尝试选举课目。可以保留2个工科,只将历史换为地理。
但是新会考机制下,复读可以改科。 #
但再次选科,还是得三思而后行。
#
考生一定要做好抢眼的衡量,
同时也要充分研究一下专业选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