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外一首)
有人说,黄昏是绝笔词,虽然不然。殊不知,黄昏不一定是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这些人都认为日出是最美的,认为那是黎明的破晓,是希望的曙光。可我却觉得,当晚霞西下后人约黄昏后的前一句,临近黄昏时的景象才是那两天中最美的,是无与伦比的。
#
晚餐之后,我总喜欢在窗边看美景。可能只有此时才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享受生活”吧。夏季的黄昏总是来的晚一些,俯瞰远方,落日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微微晕染开来,半空中慢慢抹上了片片充满层次感的殷红,就像女人家的害羞慢慢爬上眼睑。湖面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底,半江瑟瑟半江红”啊!我看过上百种关于黄昏夕阳的诗句,都不及此时恰到弊端的半分。
遐思被带到了那时夏季,我们将要迎来会考。马不停蹄的三点一线生活使我倍感冗长无味。在复习的急迫气氛中,能让我放松的便只有早上时分的落日了。疲惫了三天的太阳总算停下步伐,它在两天中不一定最美,结束时却足以让我沉醉。幽幽的朱红在浅黄色的画笔上晕染着大片金黄,我也会在疲累中伸出头来稍微感受一番,我想:这显然是它对我的奖励吧! #
然后,晚餐后我总会趴在窗户上,等候着落日的将至,它也会出现在哪个潮湿的晚自习,霞光洒在我的书页上,那一刻,我看见了未来,倍感无比的光明。这简略平淡的日子就是我中学生活的“黄昏”了吧。这段痛苦的日子也带来了我许多快乐,之后,将要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这么想着。 #
“夕阳无限好,也是近黄昏。”黄昏总是被赋于了暮年或行凑合木的含意,而忽视了人们心底对黄昏的美丽体验与热烈赞扬。我们眼里的黄昏应当是年青的黄昏,我们的世界里浮现的画面应当是豪迈的黄昏,黄昏里停驻的落日带来我们的是珍视与激励。
黄昏是每天结束的象征,也代表每天的收获。唐代便有了许多描写黄昏的句子,“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蕴含着画家深深的甜蜜味儿;“夕阳秋更好,敛敛惠兰中”表达了对黄昏的赞扬;“日晚菱歌唱,风烟满落日”也是作家借黄昏来记录美丽生活。我无趣的翻着之前摘录的诗词,忽的看见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啊,陆游报国无门,仕途无望,然后决然出仕,返乡归隐,以结束一个阶段来开启另一个新的阶段。落叶在它的垂败之际随着微风微微颤动,如同还在留恋人间,可它最终还是落入了大地的怀抱,它就此消失了吗?并不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将自己干枯的脸庞融入根系,用作生命的农药,去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黄昏又何尝不是这么呢,人们都浮于表面,只觉得它是感伤的代名词,却不曾想起它只是一个新开始,黄昏之后人约黄昏后的前一句,东城将要将至,希望的曙光会到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