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为什么会遇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美媒强调,人们正陷于一场中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忧郁症发病率是伴随智能相机的普及开始上升的。
#
日本趣味科学网站1月19日发表文章称,自2010年以来,女性中学生中的忧郁、自残和自残率都出现了上升。 #
但在台湾,男性中学生患忧郁症比列的上升升幅更高,从2011年的12%升至今年的20%。
#
今年蓄意自杀后被送进急症室的10至14岁男孩数量是2010年的3倍。与此同时,少男的自残率自2007年以来翻了一番。 #
忧郁症发病率是伴随智能相机的普及开始上升的,因此数字媒体或许在发挥作用。
1995年之后出生的这代中学生被叫做“i代人”或“Z世代”,它们是第一批在智能相机时代渡过整个青春期的人,只是第一批将社交媒体作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一部份的中学生。 #
女孩和女人是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开始使用智能相机的。这么,女人为何会遇见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文章称,通过对中国和日本逾20万名中学生所进行三次调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答案。 #
女性和男性中学生使用数字媒体的形式有所不同:女孩在游戏上花的时间更多女孩能学数字媒体技术,而男人在用智能相机发消息和使用社交媒体上所花时间更多。 #
游戏牵涉不同方式的交流。玩家常常实时互动,通过麦克风谈话。
#
相比之下,社交媒体常常是通过图象或文字来发送信息。因此,就连收到回复前的短暂等候那样简略的事情都或许导致失眠。 #
据悉,社交媒体都会造就一个等级机制,点赞和粉丝人数行使着社会权利。 #
图象要组织,人设要树立,文字要悉心撰写、删除和重画。所有那些都或许带给压力,一项研究发觉,单是在社交媒体上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就令人更容易焦虑。 #
与许多游戏系统不同,智能相机是便携的。他们或许会阻碍面对面的社交互动或被带到床上,而这二者都有损心理健康和睡眠。 #
文章强调,问题不只是在于男孩和女孩将其数字媒体时间花在不同的活动上,还或许在于社交媒体对女人的影响比女孩更大。 #
此前的研究显示,在数字媒体上耗费更多时间的中学生更容易倍感焦虑和不开心。而现在发觉,这些联系对孩子来说比对小孩来说更强。 #
文章称,在智能设备上耗费的时间越多就越不开心,对男孩和女孩来说都是这么。但对女人来说,不开心程度的增速更大。 #
文章强调,每次在社交媒体上耗费约30分钟的男人中,只有15%的人倍感不开心,但每天花6小时或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男人中,有26%的人表示不开心。
#
对孩子来说,区别并没有这么显著:每次在社交媒体上花30分钟的孩子当中,有11%的人说自己不开心,而每天花6小时或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的女孩中,这个比列仅升至18%。 #
为何女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容易不开心? #
文章强调,相较于女孩女孩能学数字媒体技术,受欢迎程度和积极的社会相处常常对女人的幸福感有更显著的影响。社交媒体既可以充当冷酷的人气诉讼者,也可以成为一个霸凌、羞辱和争端平台。
之外,女人在外型方面仍面临更大的压力,而社交媒体或许会减缓这些压力。
因为这种成因以及其他一些成因,社交媒体对孩子来说比对小孩来说更令人恐惧。 #
我们能做些哪些? #
文章建议,首先,父母可以帮助婴儿和中学生延迟进军社交媒体的时间。
#
实际上,中国法律规定,女孩到13岁就能拥有自己名下的社交媒体帐户。这项法律极少得到执行,但父母们可以坚持让小孩在13岁前避开社交媒体。 #
人们正对社交媒体蓄意令人上瘾的方法有更多的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耗费的时间越多,企业赚的钱就越多。
这种收益或许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代价,尤其是男孩的心理健康。
来源|参考消息 #
图片|新华社(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