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全省事业单位计划招聘6700余人,708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场持久的疫情让很多人失去了就业机会;2022江苏省省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的发布拉开了今年全省事业单位招聘的序幕,期待已久的2002年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终于启动了。 #
今年江苏全省事业单位计划招聘6700余人,其中省直事业单位计划招聘708人。
从省直事业单位发布的招考职位表来看其中应届毕业生517人,占比超过了2/3;要求本科级以上的达285人,占比55%;硕士级以上的354人,占比68%;其中省委办公厅机关文印中心岗位招聘3位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其中编内职位630人左右,占比达90%;从开考比例来看只有省纪委一个职位要求开考比例为1:5,其它都为1:3。从上述岗位分析情况来看,今年江苏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岗位大部分都提供给了应届毕业生,缓解了应届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岗位职责来看还是分为三大类: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工勤技能类。
#
从考试形式来看部分岗位需要加试专业技能,比如说计算机岗位可能要考专业知识。 #
下面来看一下发布的公告及详细职位表。 #
江苏省今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
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苏办发[2022]9号)精神,为更好地选拔优秀适岗人才,优化省属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为省属事业单位管理类岗位、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类岗位的公开招聘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
一、招聘岗位
#
统一公开招聘的岗位为省属事业单位中除涉密岗位外的部分管理类岗位、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类岗位。具体是:
#
管理类岗位,包括事业单位中除单位领导人员岗位以外的其他管理岗位。 #
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事业单位中岗位等级在八级及以下的法律类、英语类、计算机类、经济类,以及部分其他类专业技术岗位(不包括教师岗位)。其他类专业技术岗位指各部门组织公开招聘时应聘条件或笔试中没有专业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经济类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会计、审计、统计和其他经济岗位。
工勤技能类岗位,包括事业单位中岗位等级在二级(技师)及以下的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
具体岗位及各岗位招聘条件等详见《江苏省今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岗位表》(附件)。招聘岗位表可在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查询。
#
二、资格条件
#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
3.品行端正,团结同志,廉洁奉公;
#
4.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4年6月1日至2002年5月31日之间出生)。应聘科级管理类岗位(管理岗位七级和八级)或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可放宽至40周岁;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以岗位表中写明的为准,年龄计算方法不变;
#
6.具备《江苏省今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岗位表》中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其中,“专业”条件按《江苏省今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审核;工作经历计算的截止时间为今年8月31日; #
7.资格条件中的应届毕业生,指国(境)内全日制普通高校今年毕业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
今年毕业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且读研期间无工作经历的,按应届毕业生报名。
#
今年和今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符合上述条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若仍未落实工作或学习单位,其档案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或社会人员报名。
#
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人员,如之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应聘时可按应届毕业生报名,其他情形按社会人员报名。 #
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按应届毕业生报名。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是指在国(境)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与国(境)内应届毕业生同期毕业,并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的留学人员;
#
8.资格条件中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要求的,需提供相应的合格证书,只有四级或六级考试成绩通知单的,相应的成绩原则上不低于425分。在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取得学历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应聘有英语四级、六级要求的岗位时,可以不提供英语四级、六级的合格证书或成绩通知单;
9.本次公开招聘没有户籍限制; #
10.取得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和取得祖国大陆承认学历的其他台湾居民应聘时按国家和江苏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招聘办法
(一)考试方式
#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专业测试、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
笔试由省公开招聘综合管理部门(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面试(专业测试、技能操作)原则上由招聘主管部门组织,“招聘主管部门”,系指参加本次招聘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具体可见招聘岗位表中“主管部门”栏。 #
(二)统一笔试
#
1.笔试科目 #
管理类岗位、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类岗位的笔试科目名称均为《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但考试内容各不相同。
经济类中会计、审计岗位的笔试试卷相同,统计和其他经济岗位的笔试试卷相同; #
“其他类”专业技术岗位与管理类岗位的笔试试卷相同。 #
各招聘岗位的类别见《江苏省今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岗位表》中“岗位类别”。 #
考试范围见《江苏省今年省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人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 #
2.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日期:将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提前10日在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另行公告,请报名成功者予以关注,并按公告明确的时间打印准考证,逾期者责任自负。
管理类岗位考试时间为9:00-11:30;
通用类专业技术岗位考试时间为9:00-11:30; #
工勤技能类岗位考试时间为9:00-10:30。
#
笔试地点:江苏省各设区市均设有考点,应聘人员在报名时任选一地点参加笔试。 #
3.应聘人员应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考点参加笔试。按目前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考生须提前14天申领“苏康码”(报名成功后即可申领),考试当天“苏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
笔试为全程封闭考试,考试期间不得提前交卷、退场。
#
4.笔试成绩以百分制形式在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的“江苏人事考试服务”栏目中公布,应聘人员可凭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查询。
#
(三)面试(专业测试、技能操作) #
1.确定面试人选。统一笔试阅卷结束后,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研究确定各类岗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和各招聘岗位拟聘用人数,一般岗位在笔试合格者中按1:3的范围内确定参加面试(专业测试、技能操作)(以下简称“面试”)人选常州人事考试网,招聘博士研究生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岗位在1:5范围内确定面试人选。在上述范围内的应聘人员,以及其他排名较前的人员,请在成绩公布后7个工作日内保持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招聘主管部门(单位)通知资格复审或递补,联系不到者视为自动放弃。 #
2.资格复审。招聘主管部门(单位)在面试前负责对参加面试的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如有复审不通过出现缺额的,在应聘同岗位的笔试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资格复审人员。通过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将在招聘主管部门等网站公布。对没有通过资格复审的,将被取消面试资格。如对资格复审有异议,可在收到复审结果的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向负责资格复审的招聘主管部门(单位)陈述申辩。 #
3.面试。面试由招聘主管部门(单位)组织。面试成绩现场通知应聘人员。面试没有形成竞争的岗位,面试合格分数线为面试总分的60%;形成竞争的岗位,除岗位表中有特殊说明外,面试合格分数线为面试总分的50%。如招聘主管部门(单位)有专业测试、技能操作要求,并且在岗位表中明确成绩所占比例的,其合格分数线与上述要求一致。
(四)总成绩计算方法
公开招聘综合管理部门组织的统一笔试成绩、招聘主管部门(单位)组织的面试成绩均按50%计算。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总成绩。
#
四、报名安排 #
(一)报名方式、时间
报名采用网络方式进行。报名、照片上传、资格初审和缴费确认,通过网络同步进行。报名网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的“江苏人事考试服务”栏目。 #
1、报名、照片上传:5月23日9∶00-5月27日16∶00; #
2、资格初审:5月23日9∶00-5月28日16∶00;
#
3、陈述申辩:5月23日-5月29日期间9∶00-16∶00; #
4、对初审异议的处理:5月23日9∶00-5月29日18∶00; #
5、缴费确认:5月23日9∶00-5月30日12∶00; #
(二)网上确认
#
1.应聘人员网上提交报名信息24小时后可到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招聘主管部门(单位)资格初审。如对初审意见有异议,请及时向负责资格审核的招聘主管部门(单位)陈述申辩,联系方式可从招聘岗位表中相应岗位的 “政策咨询联系人、电话及传真”栏内获取。
2.通过初审后的应聘人员须使用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行卡,在网上缴纳报名费100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应聘人员,先缴费确认,若没有违反考试纪律常州人事考试网,在参加考试后,凭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于笔试结束后第2-3个工作日到笔试所在地人事考试机构办理减免考务费登记手续,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统一退还报名费。 #
3.通过初审并且完成缴费确认的人员,即报名成功。 #
4.未按时在网上确认报名资格、上传照片、缴纳报名费的视为报名无效。 #
(三)准考证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