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第一次强风化泥岩3m,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2022-11-2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我是第一次碰到要求进入中风化泥岩这种情况,以前一般都是把持力层选在圆砾层或强风化泥岩上的。 #

昨天我们开了现场会,勘察单位的总工也来了。我问是否可以一桩一取芯?遭到了分包方和勘察单位的一致反对,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强风化和中风化的区别,呵呵。

#

勘察单位的总工提出两个判断标准相结合的办法。

#

一个是利用地质资料提供的标高,但是这个不太靠得住,因为两个钻探点相隔有几十米,不一定准确。另一个是看钻进速度,但是他没办法提供一个标准,我问他能不能明确一下,比如四个小时钻进不大于1m就算到了中风化岩层?他说不行。他只是反复强调强风化泥岩和中风化泥岩钻进难度区别是非常明显的,有经验的工人都清楚,很容易判断的。 #

我们的试成桩就在勘察孔边上,本来是个好事,但是倒霉的是这个勘察孔却没有钻进到中风化岩层,只是进入强风化岩层3m。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分包方说他们进入泥岩3m,钻进已非常困难,肯定到了中风化岩层,但勘察单位的总工却表示疑问,他们勘察时也进入了泥岩3m,但肯定没到中风化岩层。

#

那么这两家到底那个才是“有经验的工人”,那一个才是“清楚”的一方呢?

#

我昨天想来想去,理了个头绪:

#

1、首先是加强跟班监督,当成特殊过程处理,认真记录他们的钻进过程,重点放在进入泥岩以后。泥岩还是好判断的,随泥浆冲出来的土样为灰蓝色,和圆砾层的区别非常明显。

#

2、按勘察单位总工的说法,强风化岩层的层厚一般有3m到5m,考虑以3m为界,3m以后,钻进速度比前面慢了一倍的强风化和中风化的区别,我就当他到了中风化岩层。前提是加强跟踪,防止他们停机作假。 #

3、放弃“一桩一取芯”这个想法,虽然我们有一位资深技术人员说这个很简单,换个钻头就可以了,我不清楚他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可行,但是现在看来分包方肯定不会干的,即使技术上可行,但成本增加较多,也不能太为难他们。

#

4、从地质资料来看,勘察单位提供的强风化岩层和中风化岩层承载力建议值只相差20%,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搞错了?如果真的只相差20%,我看我们没必要在这个事情上浪费精力,应该把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其他地方上去。 #

5、本次钻桩,采用的是正循环工艺,清碴一定要控制好了,这个才是重点。

#

不知道我这些想法对不对,请诸位多指教。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