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国内目前的一些主要规范的脚手架施工强制条文(一)

2022-08-2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湖南湘乡当地注会筑工地脚手架倒塌车祸导致9人死亡,6人重伤;湖南省湘西土家族侗族自治州古丈县公商中行施工脚手架被毁致5人丧生,3人重伤,新乡市原阳区发生一起脚手架倒塌车祸,致2人死亡,4人重伤........

#

近期各类脚手架经常崩塌风波,令人触目惊心,给国家、企业导致了很大的损失扫地杆纵下横上图解,也给被害人员导致了很大的损失,导致的崩塌的各类成因都有,不能一一列出,但有一点必须造成我们的留意,然而国家和行业在脚手架方面有太多施工规范和细则,假如严苛根据规范施工,是不会发生车祸的,但很遗憾,许多企业和队伍对此不是很注重,因此才引起的施工脚手架频发,小编再度告诫,脚手架施工一定要严苛依照规范要求,否则害人要不得,得不偿失,现在,小编和你们分享一下我们国外现今的一些主要规范的脚手架施工强制条文。 #

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

7.1.1支撑结构禁止与起重机械设备、施工脚手架等连结。 #

7.1.3支撑结构使用过程中,禁止撤除构配件。

#

7.7.2支撑结构作业层上的施工挠度不得少于设计容许载荷。

#

2《建筑施工扣件式铁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 #

3《建筑施工扣件式铁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 #

4《建筑施工碗扣式铁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8 #

3.2.4选用厚板热焊接整体成形的下碗扣,厚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要求,薄板长度不得大于6mm,并应经600~650℃的时效处理。禁止运用废弃破损厚板转制。 #

3.3.8可调基座底板的厚板长度不得大于6mm,可调托撑厚板长度不得大于5mm。

#

3.3.9可调基座及可调托撑齿条与调节螺丝蜗杆宽度不得超过6扣,插入立杆内的宽度不得大于150mm。

#

5.1.4受压杆件刚度不得小于230,受拉杆件刚度不得小于350。 #

6.1.4双排脚手架首层立杆应选用不同的宽度交错布置,底层纵、横向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大于或等于350mm,禁止施工中撤除扫地杆,立杆应配置可调基座或固定基座(见图6.1.4)。

#

6.1.5双排脚手架专用外斜杆设置(见图6.1.5)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斜杆应设置在有纵、横向横杆的碗扣节点上; #

2在封圈的脚手架转角处及一字形脚手架端部应设置横向通高斜杆; #

3当脚手架高度大于或等于24m时,每隔5跨应设置一组横向通高斜杆;当脚手架高度小于24m时,每隔3跨应设置一组横向通高斜杆;斜赶规避称设置; #

4当斜杆临时撤除时,撤除前应在相邻立杆间设置相似数目的斜杆

#

6.1.6当选用铁管扣件作斜杆时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扣件扭紧扭力应为40~65N.m; #

2横向斜杆应在全高方向设置成命理形且内外对称,斜杆宽度不应小于2跨(见图6.1.6)。

#

6.1.7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规定: #

1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呈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结的一端应下斜连结; #

2每层连墙件应在同一平面,其位置应由建筑结构和风荷载估算确定,且水平宽度不应小于4.5m;

#

3连墙件应设置在有纵向横杆的碗扣节点处,当选用铁管扣件做连墙件时,连墙件应与立杆连结,连结点距碗扣节点距离不应小于150mm; #

4连墙件应选用可承受拉、压载荷的刚性结构,连结应结实牢靠。 #

6.1.8当脚手架高度小于24m时,底部24m以下所有的连墙件层应当设置水平斜杆,水平斜杆应设置在横向横杆之下(见图6.1.8)。 #

6.2.2模版支撑架斜杆设置应符合下述要求: #

1当立杆宽度小于1.5m时,应在转角处设置通高专用斜杆,后边每排每列应设置通高命理形斜杆或剪子撑;

#

2当立杆宽度大于或等于1.5m时,模版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横向剪子撑;后边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横向剪子撑,其宽度应大于或等于4.5m; #

3剪子撑的斜杆与地面倾角应在45o~60o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

6.2.3当模版支撑架高度小于4.8m时,顶部和顶部应当设置水平剪子撑,后边水平剪子撑设置宽度应大于或等于4.8m。 #

7.2.1脚手架基础应当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初验。

#

7.3.7连墙件应当随双排脚手架下降及时在规定的位置处设置,禁止任意撤除。

#

7.4.6连墙件应当在双排脚手架拆到该层时方可撤除,禁止提早撤除。 #

9.0.5禁止在脚手架基础及毗邻处进行挖掘作业。

#

5《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细则》-2009 #

3.0.1油压升降整体脚手架架体及粘附支承结构的硬度、刚度和稳定性应当符合设计要求,防跌落装置应当灵敏、制动靠谱,防翻覆装置应当稳固、安全靠谱。 #

7.1.1油压升降整体脚手架的每位机位应当设置防跌落装置,防跌落装置的刹车距离不得小于80mm。

#

7.2.1油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在升降载荷下,横向主框架位置的最上粘附支承和最下粘附支承之间的最小宽度不得小子2.8mm或1/4架体高度;在使用载荷下,横向主框架位置的最上粘附支承和最下粘附支承之间的最小宽度不得大于5.6m或l/2架体高度。 #

6《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0

#

4.4.2粘附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规格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架体高度不得小于5倍楼层高; #

2架体长度不得小于1.2m; #

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径不得小于7m,柱形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两侧距离不得小于5.4m; #

4架体的水平挑檐宽度不得小于2m,且不得小于跨径的1/2;

#

5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径的相乘不得小于110m2。

#

4.4.5粘附支承结构应包括附墙支座、悬臂粱及斜拉杆,其构造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横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位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

2在使用载荷时,应将横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

3在升降载荷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导向的结构装置; #

4附墙支座应选用插筋螺母与建筑物连结,受拉螺钉的螺丝不得超过两个或应选用弹簧螺母加单螺丝,螺杆显出螺丝端部的宽度不应超过3扣,并不得大于10mm,托板规格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大于100mm×l0000mm×10mm;

#

5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结处水泥的硬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大于C10。

#

4.4.10物料平台不得与粘附式升降脚手架各部位和各结构钢梁相通,其载荷应直接传递给建筑安装工程结构。

#

4.5.1粘附式升降脚手架应当具备防沉没、防跌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的安全装置。

#

4.5.3防跌落装置应当符合下述规定:

#

1防跌落装置应设置在横向主框架处并粘附在建筑结构上,每一升降点不得多于一个防跌落装置,防跌落装置在使用和升降载荷下都应当起作用; #

2防跌落装置应当选用机械式的全手动装置,禁止使用每天升降都需重组的自动装置; #

3防跌落装置技术功耗除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外,还应符合表4.5.3的规定。 #

4防跌落装置应具备防尘、防污染的举措,并应灵敏靠谱和运转自如; #

5防跌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应当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

6钢钢梁式防跌落装置,钢钢梁尺寸应由估算确定,且不应大于φ25mm。

#

7《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铁管托架安全技术细则》-2010

#

3.1.2插稍外表面应与水平杆和斜杆杆端扣接头内表面吻合,门闩连结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抗拔力不得大于3KN。

#

6.1.5模版托架可调托座抬起顶楼水平杆或双型钢托梁的悬臂宽度(图6.1.5)禁止少于650mm,且导轨外露宽度禁止少于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型钢托梁宽度不得大于150mm。

#

9.0.6禁止在模版托架及脚手架基础回填深度影响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

#

9.0.7撤除的托架钢梁应安全地传递至地面,禁止投掷。 #

6.3.2脚手架应当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应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基座上皮不小于200mm处的立杆上。纵向扫地杆亦应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靠近横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当将高处的横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小于1m。靠路基底部的立杆轴线到路堤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图6.3.2)。

#

5.3.5立杆稳定性估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述规定:2当脚手架搭设规格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宽度有变化时,除估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应当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宽度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校核。

#

6.2.2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述规定:1主节点处应当设置一根纵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禁止撤除。

#

3.1.3铁管的规格和表面品质应符合下述规定:2铁管上禁止钻孔。 #

6.3.5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楼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应当选用对接扣件连结。

#

7.3.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述规定:1禁止将直径48mm与51mm的铁管混和使用。 #

6.4.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述规定: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应当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平行宽度不应小于建筑物的进深,并不应小于4m(两步)。 #

6.4.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务必选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靠谱联结。 #

6.4.5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述规定:2连墙件应当选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

6.6.2剪子撑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规定: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应当在两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子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

6.6.3纵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述规定: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应当设置竖向斜撑。 #

7.1.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回填,否则应当采取加固举措7.3.1脚手架应当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少于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

7.3.8连墙件、剪刀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下述规定:2剪子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纵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

7.4.2拆脚手架时,应符合下述规定:1撤除作业应当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禁止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件应当随脚手架逐层撤除,禁止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撤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撤除高差不应小于两步,如高差小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

7.4.3排渣时应符合下述规定:1各构配件禁止投掷至地面。

#

8.1.3扣件的初验应符合下述规定: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品质检测,有裂痕、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丝应当更换。 #

9.0.1脚手架搭设人员应当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评管理规则》GB5036考评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复查,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

9.0.4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员。不得将模版托架、缆风绳、泵送水泥和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悬挂起重设备。

#

9.0.7在脚手架使用其间,禁止撤除下述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

#

7.3.8连墙件、剪刀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下述规定:2剪子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纵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

7.4.2拆脚手架时,应符合下述规定:1撤除作业应当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禁止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件应当随脚手架逐层撤除,禁止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撤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撤除高差不应小于两步,如高差小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

7.4.3排渣时应符合下述规定:1各构配件禁止投掷至地面。 #

8.1.3扣件的初验应符合下述规定: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品质检测,有裂痕、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丝应当更换。

#

9.0.1脚手架搭设人员应当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评管理规则》GB5036考评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复查,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

9.0.4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员。不得将模版托架、缆风绳、泵送水泥和混凝土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悬挂起重设备。

#

9.0.7在脚手架使用其间,禁止撤除下述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

#

5.2.11悬挂吊篮的托架支撑点处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小于所选择吊篮各载荷的载荷最大值。 #

5.4.7悬挂机构前托架禁止支撑在外墙上、女儿墙外或建筑物拱顶边沿。

#

5.4.10配重件应稳定靠谱地安放到配重架上,并应有避免随便联通的举措。禁止使用受损的配重件或其他代替物。配重件的净重应符合设计规定。

#

5.4.13悬挂机构前托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平行扫地杆纵下横上图解,脚轮不得受力。

#

5.5.8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应少于2个。

#

6.3.1在提高情况下,三角臂应能绕横向屋架自由摇动;在工作情况下,三角臂与横向屋架之间应选用定位装置避免三角臂摇动。 #

6.3.4每一处连墙件应起码有2套杆件,每一套杆件应才能独立承受架体上的全部弯矩。

#

6.5.1防护架的增强锚链应使用现行国家标《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规定的钢丝绳。钢丝绳半径不应大于12.5mm。

#

6.5.7当防护架提高、下降时,操作人员应当站在建筑物内或相邻的架体上,禁止站在防护架上操作;架体安装完毕前,禁止上人。 #

6.5.10防护架在提高时,应当根据“提升一片、固定一片、封闭一片”的原则进行,禁止提早撤除两片以上的架体、分片处的连结杆、立面及顶部封闭设施。 #

6.5.11在每天防护架提高后,应当逐一检测扣件紧固程度;所有连结扣件旋紧扭力应当达到40N·m~65N·m。

#

7.0.1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按照安装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安装工程师初审后推行。 #

7.0.3总承包单位应当将工具式脚手架专业安装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队伍,并应签署专业承包协议,明晰分包、分包或出租等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

#

8.2.1高处作业吊篮在使用前应当经过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的初验,未经初验或初验不合格的吊篮不得使用。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