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真题及答案(1)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200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真题及答案(1)
近日相继有考生来电询问,200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真题的情况,我们从相关单位获悉2009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真题的相关消息。 #
一、名词解释:(30分) #
1.暴露: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欲研究的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和行为。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
2.病因概念: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 #
3.现况调查:现况调查又称横断面研究,它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通过普查、筛检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从而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
4.AR:归因危险度或特异危险度,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它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5.OR:优势比,又称比值比或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它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 #
6.爆发: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 #
7.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其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
8.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
9.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0.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
二、填空(15分)
#
1.生态学研究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
【答案】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 #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答案】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研究
3.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
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病例时,一般首选______,不提倡用______. #
【答案】新发病例;死亡病例 #
5.如果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灵敏度、特异度均不高的试验,为了降低误诊率,宜采用______方式进行联合试验。 #
【答案】串联试验 #
6.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
7.疫源地消毒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
8.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 #
10.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 #
11.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
【答案】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不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
12.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带入传染
#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中答案有一个正确的)(30分)
#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疾病 #
B.病人
#
C.健康人 #
D.人群 #
E.亚临床型病人 #
【答案】D #
2.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
A.每10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
B.某病患者中的死亡百分比
C.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
#
D.某病在所有死因中的比例
#
E.任何疾病的死亡结局
#
【答案】B
3.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
【答案】C #
4.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80人,因此得出:() #
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20/10万 #
B.某地某病患病率为20/10万 #
C.某地某病罹患率为20/10万
D.某地某病续发率为20/10万
E.以上都不是 #
【答案】B #
5.下列疾病病因的判断标准,哪一条欠妥:() #
A.联系的强度大
B.可重复性与特异性
#
C.因素与疾病分布一致 #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E.实验证据只供参考 #
【答案】E #
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
B.病死率 #
C.死亡率 #
D.患病率
#
E.罹患率 #
【答案】D
#
7.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RR=1,95%可信区间为0.7~1.5,这意味着:()
#
A.该R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 #
B.该RR值在0.7~1.5之间的机会为95% #
C.该R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 #
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
E.R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
#
【答案】B #
8.在队列研究中() #
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
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
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 #
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 #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
9.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
A.患该病病人
#
B.不患该病病人 #
#p#分页标题#e#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
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 #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
【答案】B
1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
A.预防和控制疾病
#
B.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
C.确定致病因素
#
D.向卫生官员报告某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状况 #
E.消灭传染源 #
【答案】A #
11.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爱滋病 #
B.病毒性肝炎
#
C.钩端螺旋体病
D.炭疽病 #
E.霍乱
【答案】E
#
12.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
C.活动范围的大小 #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
E.排菌量的大小 #
【答案】A #
13.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
A.绝对危险度 #
B.相对危险度 #
C.特异危险度
D.特异危险度百分比
#
E.人群特异危险度
#
【答案】E #
14.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х2=12.36,P<0.05,RR=3.3,正确的结论为:() #
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
#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答案】E #
15.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
#
A.预防接种 #
B.保护环境 #
C.合理营养
D.定期复查
#
E.消除病因 #
【答案】D
#
四、问答题:(25分) #
1.试述潜伏期的流行病意义及其应用?(8分) #
答:(1)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潜伏期较短的传染病流行常呈爆发型,如流行性感冒;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久。 #
(2)根据潜伏期判断患者受感染的时间。以此可追踪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
(3)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检验期限。一般期限为常见的潜伏期增加1-2天。对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留验或检疫时间需按最长潜伏期来确定。 #
(4)根据潜伏期可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
(5)根据潜伏期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如实施某项预防措施以后,经过一个潜伏期后发病数下降,则认为可能与该预防措施有关。
#
2.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的四个必须的条件是什么?(5分)
答:(1)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 #
(2)相对危险度的近似值
(3)α值
(4)把握度
#
3.何为阳性预告值?它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人群的患病率有何关系?(7分) #
答:(1)阳性预告值是指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也就是说被试者如为阳性时他患该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
(2)阳性预告值与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关。诊断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告值越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越高,阴性预告值越高。 #
阳性预告值与患病率也有关。当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变时,阳性预告值随患病率的增加而上升。当患病率低时,阳性预告值也低,因此只有在患病率高的人群中进行诊断才有意义。 #
4.简述疾病因果判断的标准?(至少说出五条)(5分) #
答:(1)关联的时间顺序
#
(2)关联的强度 #
(3)剂量-反应关系 #
(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
(5)关联的可重复性 #
(6)关联的合理性 #
(7)暴露终止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