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教育集团:河海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就业前景分析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河海中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务为特色,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省重点中学河海大学大禹学院,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逐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河海学院于2009年7月在举行多年的水务类基地加强班的基础上组建大禹学校。作为荣誉校区,大禹学校致力培养具备家国情结、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
学校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溯源到河海中学1995年创立的土木水务安装工程类综合变革试点班。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土木水务安装工程类综合变革试点班于2006年改成土木安装工程基地加强班、水利水电安装工程基地加强班,2008年改为水务土木类基地加强班并新增安装工程电学基地加强班。2009年河海学院即将设立大禹学校,原水务土木类基地加强班改为水务类(大禹加强班),2010年新增安装工程电学(大禹学校徐芝纶班),2023年新增机电类(大禹加强班)、计算机类(大禹加强班),今年成立土木、水利与海洋安装工程专业。自2009年首届招生以来,已累计培养10届1347名中学生。除少量中学生选择就业外,攻读博士学位、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和出国(境)留学的总数量达1117人,2023届升学率约90%。
大学现有水务类(水文与水资源安装工程、水利水电安装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安装工程)、工程电学(徐芝纶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安装工程及其手动化)、土木水务与海洋安装工程四大培养类型。学校借助水务安装工程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一流硕士专业,推行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聚集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举办大班化研究型教学、导师制培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求个性化人才培养,确立一批高水平的校外外大专生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基地,与国际著名中学合作举办国际化培养。采取自主招生、滚动淘汰及二次选拔的方法,造就本硕博贯通“一体”培养方式,争创了“二精”(精品化国家级师资与课程、精准化国家科研平台与国家重大(点)安装工程)教学资源,打造了以“三全”(全覆盖、全程化、全方位)创新训练为契机,以“四元”(理论教学、科考实践、多维交流、创新培养)协同为核心的培养方式,造就了“成杰出之材,报家国之育”的大禹品牌文化。多维度、多过程的培养方式创造了具备“厚实基础、躬行实践、全球视野、自主创新”的拔尖人才。 #
学校注重国际化交流,每年选拔优秀师生赴港澳、日本、美国等国外外著名高校交流访学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约请国外外知名专家来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起草国际物理习奖励方法和语言奖励新政等,为师生搭建国际化创新能力实践平台,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
学校与水务基层、科研院所等单位密切联系,让大禹师生走出课堂,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找寻真知,在探求中反省现况。与美国水务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务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长江水务执委会、水利部黄河水务执委会、水利部美国科大学水安装工程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水科学研究院、长江保护与黑色发展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融合校外外资源,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009年建院迄今,大禹大学硕士生创新能力训练覆盖率保持100%,师生累计主持学院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7项,其中国家级92项、省级49项、校级216项。师生累计1198人次获县级以上学科和科技大赛奖励871项。申请专利267项。一大批师生获得全省十佳未来水务之星、宝钢优秀中学生特等奖、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师生、江苏省优秀中学生党员、江苏省优秀结业生等荣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交出了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