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巧用修正系数校正面试成绩的技术值得借鉴
口试工作是公务员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成熟,笔试技术也会愈加建立。因此在笔试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还要破解的窘境,如考官评分标准不同会造成分数的差别,正基于此,在实践的探求中山东省巧用修正系数校准笔试成绩的技术值得借鉴。
比如:在2003年湖北省某地一个职位招聘20人、按照1:3的笔试比列从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次序确定60人泉参口试。如每位考生笔试时间按20分钟估算的话,每组每次最多只好安排30人笔试,那样还要分成2个口试小组,笔试分组由考生抽签确定。 #
因为两组考官评分标准不一致,第1组平均得分比第2组高出近15分。结果,第2组考生基本被淘汰。而两组考生面试得分平均分相当,悬殊的笔试成绩导致考生的争议。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将影响到笔试的公正性。 #
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考虑采取系数修正的方法:对因各组考官评分起评标准不一致导致的偏差进行修正。详细的做法是: #
一、将竞争同一职位的所有考生随机均衡地分成若干个口试小组 #
这儿指出的是考生分组应当是随机的,倘若不是随机分组而是选用其他方法分组(如按面试成绩从高到低分组),这么各组的整体水平或许确实差异较大,则此种修正方式不可用。
#
二、面试结束后,估算出各组的平均分及同一职位全部考生的平均分,估算平均分时应将异常分数(如因缺课而计为零分,或因故得分极低)消除口试零分或口试分数偏低(如十几分)的人员,假如将其也纳入估算平均分的对象,会影响整组平均分或全部平均分的真实有效性,从而导致修正的误差。
#
三、计算修正系数和最后得分 #
因为考生是随机分组,我们可以假定各组考生的整体水平是相当的,各组考生平均分应近似相等。通过修正因考官起评分不一致导致各组考生平均原始得分不相似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公务员成绩排名查询,由此得出:考生口试最后得分=考生在笔试小组得分×(同一职位全部考生口试平均分÷考生所在口试小组的平均分)上式中的“同一职位全部考生口试平均分÷考生所在口试小组的平均分”,即谓“修正系数”。 #
照此修正方法,我们在去年的笔试工作中进行了利用。从利用状况来看,此修正方法较差地修正了各组考官评分起评标准的差别,达到了进行修正的目的。现在年某地一个职位招聘64人,按1:2比列出席口试128人。一考生黄某在所在A组口试得分列第2,但A组整体评分过高,笔试分未修正前,其口试成绩在该职位全部考生中居28名,按修正系数进行校准后,其笔试成绩位居该职位第3名。 #
如不进行修正,黄某则因总分(面试加笔试总成绩)列第77名则不能聘用,修正后位次提早到第50名符合聘用条件。实践证明,选用此修正方法保证了笔试的客观公平,增加了考试聘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考生和社会侨界的认可。
#
修正系数并非解决口试瓶颈的“万金油”,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四点问题需造成留意: #
一口试前应将修正方法给予发布公务员成绩排名查询,并向考生做好解释与宣传工作,让考生了解口试分数的估算办法及修正的目的,维护考生的知情权。
二口试结束时必须场向考生宣布其在笔试小组的笔试成绩,在发布考生口试分数时,要发布考取同一职位全部考生口试平均分、考生所在口试小组的平均分、考生在笔试小组得分、考生最后得分、修正系数和估算方式,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三要认识到修正也是一种被动做法,目的是要平衡因各组考官评分起评标准的差别。为了防止各口试小组之间评分偏差过大,在笔试前应强化考官轮训,进行试评,统一各口试小组考官的评分标准,增加考官的评测水平,防止因笔试修正系数过大,给考生导致困惑。 #
四选用以上修正方法的前提为:每位口试小组的考生都是同一职位的考生,且每位口试小组的考生数量尽或许较差(2006年广东省确定为不超过20人),各个口试小组检测数量尽或许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