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学考试2023年新修订的专业考试计划及相关安排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上海教育考试院网站已发布上海市自学考试2023年新修订的专业考试计划及相关安排,为易于广大考生理解,提早做好学习、考试、毕业等安排,现就相关热点问题解答如下: #
1.新计划是怎样产生的? #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2023年)〉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3年)〉的通知》(教职成厅〔2023〕2号)文件要求,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以下简称“部考试院”)统一要求下,我们依托各主考学校对正常开考的专业进行了修订(停考专业除外),产生了新版专业考试计划(以下简称“新计划”,现行专业考试计划简称“旧计划”)。本次公布的为24个专业的新计划。 #
另外,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行政管理学专业(独立专科段)分别调整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考),新计划拟于2023年10月公布;会计专业(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本科)、金融管理专业(基础科)(大专)等3个专业,将按照部考试院安排适时公布新计划。
#
10个停考过渡期专业不再公布新计划,原则上继续执行旧计划。 #
2.新计划相对于旧计划主要有什么变化? #
相对于旧计划,新计划主要有以下两点变化:
#
(1)专业名称变化。新计划中本科专业层次也称为“专科”,专科专业层次合称为“专升本”。另外,一些旧专业合并后成为新专业,如:法律专业(专科)和法律专业(独立专科段)合并为法学专业(自考)。新旧专业名称对照表见专升本信息发布台的计划修订通知。
#
(2)课程设置变化。各专业与普通高等中学及高等职业中学同层次专业水平基本相当,各专业的课程均有不同程度调整,具体见各专业新计划。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专科层次专业,英文(二)调整为日语(自考);本科层次专业,英文(一)调整为日语(专)。新计划中,大专专业不再设置英语、俄语等英语课程,可以用其他英语取代。 #
举例:旧计划的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新计划的专业名称变为汉语言文学(自考)。新计划中的公共政治课和部份专业课承袭了旧计划的课程;英文课从德语(二)调整为日语(自考),部份专业课也调整为新课。 #
3.各专业新计划在哪里查看? #
考生可在上海教育考试院官网自学考试版块信息发布台和陌陌公众号“北京专升本综合服务平台”的通知里查看第一批24个专业的新计划及相关安排。自2023年10月31日起,考生可在专业计划查询()查询新计划的具体课程和新旧课程代替。为便捷考生查询对比,专业计划查询系统将分开设置新计划和旧计划。
举例:旧计划的英文(专科)专业,新计划的专业名称变为英文(自考)专业,专业计划查询系统上将降低“英语(自考)”,同时保留“英语(专科)”。
4.新计划从哪些时侯开始执行?(正常开考专业) #
新计划执行分为课程考试安排、论文与结业申报两个阶段。 #
(1)课程考试安排。根据部考试院统一安排,自2024年起,正常开考专业都将根据新计划安排课程考试。具体考试安排将在2023年11月上旬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专升本信息发布台上发布的相关信息。
#
(2)论文和结业申报。为保障广大考生利益,我们设置了论文和结业申报新旧计划衔接过渡,2024年为新旧计划衔接过渡期。过渡期内,考生仍可根据旧计划申报结业和专科论文。其中,2024年12月,专科论文以及本科结业最后一次根据旧计划申办。2025年6月,专科结业代办最后一次根据旧计划申办。
(3)各时间节点如下: #
业务 #
执行时间
添加专业 #
2024年起,根据新计划添加专业 #
报名及考试
#
2024年起,根据新计划考取、考试
#
申报论文
2024年12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申报专科论文; #
2025年6月起,根据新计划申报专科论文。 #
代办结业
#
本科:2024年12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代办本科结业; #
2025年6月起,根据新计划代办本科结业。 #
专科:2025年6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代办专科结业;
#
2025年12月起,根据新计划代办专科结业。
注:学位按结业时执行的计划代办,在中学规定的学位申报期内申报即可。
5.在新旧计划衔接过渡期,怎么申报论文与结业?(正常开考专业)
2024年为本次计划调整的过渡阶段,考生依然可以根据旧计划申报论文和结业。期间考生可以选考新计划中任意一门课程来取代旧计划中的课程,凡新旧课程总门数达到旧计划课程总门数要求(除公共政治课和英语课程外),可根据“门数对等”申报旧计划的论文与结业。 #
具体如何选择新课程与旧计划“门数对等”,建议考生于10月31日后,对照“专业计划查询”的新计划课程设置与旧计划具体了解。非常提醒,考生要注意上述专业的衔接过渡截至期,衔接过渡期结束后将以新计划申报论文与结业。
6.停考过渡期专业怎么安排?
#
各停考专业的停考过渡期时间保持不变,均按之前发布的通知执行。2024年起至停考过渡期结束,各停考专业的考试、论文及结业等安排如下: #
专业 #
考试、论文及结业安排(2024年起) #
新闻(本科)、新闻学(专科)、广播电视编导(独立专科段)、动画(独立专科段)、教育技术学(自考)、汽车服务工程(自考)、酒店管理(独立专科段)及能源管理(大专)共8个专业
#
专专科英语课程分别调整为日语(专)和德语(自考)。 #
各“专升本”专业不再安排英语㈡(00016)、俄语㈡(00017),可出席德语专业(自考)中第二英语(英语)(00840)、第二英语(英语)(00839)的课程考试来代替英语课程。
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课程继续依照旧计划安排课程考试。
#
继续依照旧计划申报论文、毕业与学位,直到停考过渡期结束。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
具体安排将另文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上海专升本信息发布台和陌陌公众号(上海专升本综合服务平台)。 #
计算机网路专业(独立专科段)
具体安排将另文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上海专升本信息发布台和陌陌公众号(上海专升本综合服务平台)。 #
7.考生考过的旧课是否还有效?
#
考生考过的课程仍然有效,简单来说,2024年过渡期内,考过的旧计划课程可直接用于代办结业(或申报论文)。过渡期结束后,旧课或继续延用、或可顶替新课使用。具体见计划修订通知附件中各专业新计划的课程列表和顶替关系,也可在专业计划查询中查看(10月31日起)。 #
举例:右图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旧计划的课程顶替关系,右侧中“上一执行期”课程以及两侧中“当前执行期”课程均可以顶替新计划中的相应课程。考生可于去年10月31日之后在专业计划查询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大专)新计划的顶替关系中查看。 #
8.为何有的课程没出现在文件的新旧课程顶替关系中? #
考生早已合格的课程,如没有出现在这次公布的新计划中新旧课程顶替关系里,通常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考生通过的课程在新计划中一直使用,无需顶替。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论(03709)等,新旧计划中课程名称和代码完全相同,所以视为一门课,不用设置顶替关系;二是考生的课程属于上一执行期的课程,即为上图右边的课程北京教育考试院网,这次在文件中不出现,我们会在管理系统内设置,考生可通过网站专业计划查询具体查看;三是考生通过的课程是更早执行期的课程,这次调整前早已未能顶替现执行期的课程。 #
9.旧课顶替新课是否须要代办手续? #
新旧课程顶替通常无需考生代办手续,系统会手动提取旧计划课程合格成绩顶替新计划课程。特殊情况仅见于法律(独立专科段)的部份课程(本科层次课程): #
下表3取自法学专业(自考)与法律(独立专科段)中的本科层次课程顶替关系。须要先在个人中心代办免考手续(此功能预计今年上线),方可用旧执行期课程顶替新执行期课程,且申领免考手续的课程仅可在申报法学专业(自考)的论文和结业时使用。
#
非常提示:法律(独立专科段)与新计划法学(自考)中的课程顶替,考生只须要代办表3的课程免考,表2课程(见通知)无需申领。 #
10.新旧课程顶替关系里的“任意一门顶替任意一门,门数对等”是哪些意思? #
“任意一门顶替任意一门”是指考生可选择旧执行期“N选1”中任意一门课程,之后拿来顶替新计划“N选1”中的任意一门课,课程数目对等即可。 #
11.新计划推行后,申请学位对法语课程有哪些要求? #
出席各自考专业学习的考生,若要申请学位,原则上均需出席专业计划内设置的课程“英语(自考)”的考试,或则符合语文课程免考规定(具体规定见)。考生已通过的英文(二)(课程代码:00015)成绩仍然有效,可以取代法语(自考)(课程代码:13000)。
#
考取中国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学院主考专业的考生,倘若未取得“英语(自考)”合格成绩,须在选设课程中另加考2门课程补齐学分,满足结业条件后先申请结业。之后在取得结业证书一年内,出席由中学组织的专升本学士学位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凭着合格成绩申请学位。 #
12.考生假如想继续考德语(二)或英语(二)如何办?
新计划将不再设置英语(二)(00016)、俄语(二)(00017),考生可以添加考取语文专业(自考)中的课程第二英语(英语)(00840)、第二英语(英语)(00839),取得合格成绩后顶替英文(自考)(13000)。 #
13.本次新计划为何没有公布课程使用教材和课程说明?
#
课程使用教材将于2023年11月下旬随2024年自学考试时间安排一齐公布。因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仍未下发全省联考课程的课程说明,故课程说明公布时间待定。 #
14.新计划开始执行后考生应注意什么问题? #
对于正常开考专业北京教育考试院网,考生应非常做好以下2个问题: #
(1)考试安排。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将根据新计划课程安排考试,2023年10月将是旧计划课程最后一次考试。须要考旧课程的考生,应捉住2023年10月最后一次旧课程考试机会。须要注意的是,新计划一直延用了部份旧计划课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这种课程在新计划中继续开考。 #
(2)新旧衔接过渡期安排。在2024年新旧衔接过渡期内,考生考新课程取代旧课程,根据新旧课程“门数对等”完成旧计划的论文与结业,简单说,只要符合旧计划的总门数要求即可。过渡期结束后,将严格依照各专业新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取代申报论文与结业。考生要非常注意做好新旧衔接过渡期的考试与结业(论文)安排。
#
对于停考专业,考生可根据上述停考过渡期安排做好考试、毕业等规划,建议考生抓紧时间完成考试、论文、毕业与学位等,停考过渡期结束后将不再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