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教育为战育人:来自军校的“年度答卷”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非常企划·回眸与展望
关键词:警校教育
为战育人:来自警校的“年度答卷”
■解放军报记者张琳特约记者吴旭通信员苏啸
2023年,国防科技学院任职培训方案“变厚了”!翻看中,记者发觉:既有面向中级指挥员的科技素质培训,也有面向基层指挥士官的岗位任职培训;既有围绕联合作战举办的任务规划讲授,也有针对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前沿科技讲解。
#
这种培训,直指共同的“考场”——战场,直指共同的“专业”——打仗。 #
2023年9月,习主席致信庆贺国防科技学院建校70华诞,非常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 #
现代战争,说究竟是人才竞争。2023年,部队高校在强军新征程上加速奔跑,努力占据人才高地——
#
3月,新一代重点教材建设工程启动,着重塑造阐明现代战争规律、契合新版作战条令、贯通五级指挥教育的作战指挥教材体系。6月,2023年部队高校招生新政公布,招录方向、专业类别、招生人数进一步增多,研究生学位授权体系全面优化。10月,“联击败战”教学创新竞赛举行,催生产生一批研战教战学战的创新成果。11月、12月,《军队高校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军队高校招收普通中学结业生工作办法》相继印发,系统规范生源选拔和学籍管理工作…… #
回望2023年,部队高校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紧抓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促进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向打仗聚焦、向实战靠拢,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对接得更精准。 #
空军民航学院组织学员举办着舰训练。刘昭长焦 #
特稿·回眸
#
以战领教:拉近从课堂谈兵到沙场演兵的距离 #
对于联勤保障军队某部士官刘佳伟来说,将要过去的2023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
#
去年秋天,结业于空军工程学院的刘佳伟首次出席某指挥技能比武,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连贯完成10余个科目,重夺总评第一。 #
提到成绩的取得,刘佳伟说:“我能在比武中捧杯,与母校围绕提高学员军事基础技能水平采取的务实措施分不开。”
如刘佳伟所言,为提高学员军事基础技能水平,海军工程学院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基本能力培养,构建全流程课程改建路径;着眼作战任务、作战对手等构设逼真战场环境,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举办教学训练。
#
基础扎实,坚如磐石。战场上能动多快、飞多远、打多准,基础训练很关键,部队高校从学员实际出发,一招一式练好打仗基本功。 #
“‘敌’空降登录,现命你部立刻抵达目标地域!”秋日,空军民航学院新训支队组织野外综合训练,磨砺新学员在实兵对抗背景下的行军作战能力。为帮助新学员尽早适应身分转变,该校举办战备拉练、轻装备射箭等科目训练,培养学员战斗作风;在训练途中降低野营露营、战伤自救与互救、战场心理疏导等内容,磨砺学员战场生存能力。 #
为战育人,“育”是方式,“战”是目的。偏斜、脱离了“战”,“育”就会南辕北辙。
#
这一年,部队高校坚持以战领教的理念,根据实战要求确立教学标准,着力把战场急需讲好教透,拉近从课堂谈兵到沙场演兵的距离: #
——海军指挥大学与战略增援军队航天工程学院共同探求课堂教学协作机制,联合举办想定作业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推动学员不断加强体系思维、提升联合素质。 #
——在湖人军工程学院“联合作战基础知识”课堂上,学员被分成红蓝双方,进行兵棋推演对抗。为加强未来士官的联合作战意识,该校搭建集联合作战认知、参与、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多个教学载体,磨砺学员联合素质。
#
——陆军装甲兵大学军官分校紧抓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建设需求,鼓励学员积极出席军地学科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举行“无人之竞”系列武器挑战赛,推进学员新型作战方向运用与研究,为迎战打仗装上“科技引擎”。
教学内容支撑培养对象的知识能力素养,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打通课堂通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必须聚焦作战训练和岗位能力需求,大力推动教学内容创新。
在海军指挥大学兵棋推演大厅内,教员何昌其运用刚才完成功能升级的兵棋系统,组织学员在数字空间举办对抗演习。该院通过体系选聘专题、集中攻关备课、教材系统更新,把理论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充实到相关课程,初步建成能力指向明晰、战役战术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 #
在海军陆军防空兵大学某综合训练场,一场现职士官学员实弹教练射箭拉开序幕。该校在完成规定教学课时和内容前提下,采取点胆拖定制教学科目,由学员选出一批紧贴实战所需、针对性强的教学科目。学员在打算教学、亲身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科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晓战善教:建设知战善教的教员队伍、培养一批晓战名师
近期,部队研究生教育高峰峰会在京举行,构建姓军为战的一流学科、晓于实战的一流师资、谋击败战的一流人才等课题,成为关注重点。 #
名师必晓于实战。警校教员是部队高校办学育人的支柱,让每名教员知晓打仗、深谙教法是推动课堂通向战场的重要保证。打通课堂通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把建设知战善教的教员队伍、培养一批晓战名师,作为当务之急和长远之策。 #
欲得勇将,先锻良师。领导创立“哈军工”的陈赓大将曾语重心长地说:学员是“上馆子喝水”的,教员是“做饭烧菜”的,学员能够“吃饱吃好”,关键就在于教员的“手艺”。在为战育人这场大考中,除了学员答题,部队高校教员的考试压力更大。2023年,部队高校标定为战研战方向,努力构建“晓战善教”师资。 #
国防学院在全校教员中大力举办全员性岗位练兵。夏日时节,49名教员和15个教学团队脱颖而出步入“决赛季”,聚首上海红山口展开最终比拼。教学比武的历练,提高全校教员教学能力的同时,构建人才梯队,一批晓于实战、善于创新的后起之秀正在崛起。
上半年,卢嫔嫔被选聘到国防科技学院兼任军事教员。这名曾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3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全能王”,将自己的训练绝招向学员倾囊相授。和她一道前来的还有138名年青士官,她们来自边防连、合成营等迎战打仗一线单位,现在已是中学教战研战的“新鲜血液”。 #
赴军队广泛督查,在边防一线实地勘查;随军舰编队远航,了解把握战斗力建设现况;赴战区联指中心出席值勤,体会战略决策的真实场景……为了让课堂同战场衔接得更加紧密,教员们积极参与军队作战演训和技术服务,动态收集运用一线军队实战、实案、实景资源,及时反哺教学。 #
10月下旬,海军值勤大学某系教员周敏从军队返回后,第一时间把督查中搜集的实战实训案例融入课堂教学。掀开周敏的电脑,上面记满了关于民航供电保障的问题和建议。 #
去年以来,该院已抽调教员200余人次赴一线军队举办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服务,教员全程嵌入军队演训活动,并将最新演训成果带回课堂。 #
“带着课题下军队、揣着案例回课堂。”在部队高校教员队伍中已成为常态。 #
海军工程学院民航工务军官分校某教研室副组长谢平,手持某新型客机底盘部件,为学员讲授实装操作课。该校将武器研发生产过程中例行试验产品引入课堂教学,先后接收10多个型号新机实装800余件。学员现场进行操作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学育人质量。
警校教员紧抓前沿军事理论发展求新求变,探求教学新模式,忧患意识更加紧迫,教学热情愈加激昂。
#
地面,战车驰骋,分进合击;空中,战鹰呼啸,势如狂飙。一个个魁梧身影快速跃出机舱、滑降而下,按战斗编组直扑目标地域……陆军步兵大学一名院领导刚率领教研团队完成某课题研究,又组织空中突击步兵专业大四学员带着课题走入“第二课堂”——某空中突击旅训练场。
从办学思想到发展规划、从学科建设到一线教学、从培养人才到服务军队,该大学的教学骨干精准推动为战育人教学模式优化升级。 #
联教联训:构建“没有院墙的战争大学” #
“三代机飞行员来讲课了!”空军民航学院课堂上,民航兵某部飞行员李森为学员介绍联演联训、体系对抗等一线演训情况,剖析某型战斗机的性能参数。学员们提出有关装备武器性能、情报融合、体系作战等多方面的问题,李森一一解答。 #
该校探求跨专业跨兵种跨战区联教联训新路,常态化约请战斗机飞行员、政治党员、一线保障人员为学员讲课,广泛举办“联教·兵智”系列活动。
#
高校同军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
#
过去一年,部队高校对接军队积极走开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培养路子,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互通、需求互知,教学力和战斗力互促多赢。 #
空军工程学院一名院长被西部战区空军某大队某舰聘为“编外补习员”,该中队一名党员被空军工程学院某学员队聘为“荣誉队党员”。双方完善常态合作机制,高校科研骨干和优秀指挥员举办学术交流、授课讲堂等活动,教研室与海军部门资源共享,构建相仿专业学员队与作战军舰共建共育机制,围绕学历升级、培训实习、双向代职锻练等签署合作合同。
#
与山东舰官兵在“军政大讲坛”上互动与分享后,国防科技学院军政基础教育大学学员白浩楠表示,“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使劲方向”。该院与全军多个优秀连队构建联系,定期开办“军政大讲坛”,约请作战军队官兵围绕信息化建设、新装备运用等为学员分享经验感受;与基层连队共同设立“龙虎榜”,约请军队优秀教练员和大学军事教员兼任评委,共同组织比武大赛。
#
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在作战单元调配下,无人武器迅速组成功击系统……国防科技学院智能科学大学科研人员带着最新研发的作战单元,推动军队官兵高效完成某实兵对抗训练。该院与多支军队构建沟通机制,开通科研联系专线,梳理实战化训练和武器使用面临的问题,将其作为科研攻关重点。学员们踊跃参与,既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又积累了任务实践经验。
#
无人机侦扰诱“敌”、空地精确严打……海军民航学院某大学组织红蓝对抗训练,参训人员除了运用一线军队常规战法施行对抗军校大学排名,还运用和检验了她们在无人智能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该院梳理细化军队现实需求,探求教研成果军队实践验证机制,建立“对接需求—联合攻关—实践验证—应用推广”服务链路,促使教研成果与军队需求精准对接。 #
如火的骄阳下,豆大的雨珠沿着鼻子流下,海军步兵大学成都分校学员安益冬瞪大嘴巴,看着表带上的时间。此时,距离逼抢战斗“打响”还有不到3分钟。
#
安益冬和战友们谁都没有预想到,此次训练居然让你们“盲打”——负责导调的教员没有预告任何情况。你们心中清楚,明天,面临的肯定是一场硬仗。 #
结业前夕,海军步兵大学成都分校协同海军军医学院军官分校、空军长春飞行大学、某合成旅及某陆航旅官兵,以联合作战为背景,举办了综合战术训练,建立优化10余个课题。
强化高校与军队联教联训统考、强化军队训练实践育人功能的一幕幕不断上演。 #
大漠深处,一场红蓝对抗训练刚结束,现场观摩的陆军军医学院学员结合训练中军事训练伤预防等问题,与官兵一起对训练进行复盘研讨。该校联合多家兄弟单位举办岗位实践活动,组织学员深入训练一线了解训练伤复健医治实践案例,向野战救护能手和医疗“兵专家”学习。
空军工程学院通过体系安排岗位见习、当兵锻练等方法,让研究生学员带着思索深入督查、加强全面锻练。2023级部队硕士研究生开学后,该校便组织研究生学员赴陆军某旅举办加强训练,把“开学第一课”搬到一线演训场。一次次武装奔袭,一场场模拟训练……学员们从课室到演训场军校大学排名,再从演训场返回寝室,心里为战而研的信念愈发坚定。
#
军人向战而生,人才为战而育。一年来,部队高校促进高校教育深度融入军队练兵迎战实践,在“没有院墙的战争大学”中实现联合育人、开放育人、全程育人,在战训实践中培植能战之才、敢战之才、善战之才。新的一年,部队高校必定继续加强为战育人的责任担当,打好人才攻坚仗、主动仗,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
寄语·展望
#
去年,我出席了多场训练任务,将军队在某领域困局转化为多个研究课题,为研究生学员科研选题提供了精准“靶标”。今年,我将继续带着成果去军队、带着问题回中学,把这种问题融入课堂、融进研究,努力让课堂对接战场。 #
——国防科技学院孙振平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着眼对接军队使命任务,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其能力承载与学员指挥打仗能力需求精准对接。同时,推进作战指挥教学模式变革,向科技要战斗力,大力推进兵棋系统步入战术指挥教学,着重提高学员战场博弈思维和“算胜”能力。
#
——陆军步兵大学裴佳法
低空战术机动、突击突防、空战对抗……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战领训,将“战训一致”融入飞行训练全流程,不断加强实战化训练力度。使命任务的变化对飞行教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就能培植出更多能战善战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海军民航学院曹先建
新年度教学中,我们将发挥办学育人特色优势,借助三代机、四代机飞行员进高校培训的机会,持续实行“飞行讲座”“战勤讲堂”“金头盔课堂”等特色活动,推动教学相长、提高内容“含战量”。同时,我们还将探求高校、部队、工厂合作办学机制,在军队和研制一线筹建实践教学基地,促进教学靠拢军队、聚焦实战。
——空军民航学院郝雁中
#
(熊天霞整理)
#